每個耳機燒友應該都有一款讓自己入坑的耳機產品,似乎我也不例外。記憶的深處仍時不時想起兩年前入手的HIFIMAN DVEA,這是我首次接觸到真正高階的平板振膜大耳,也是我當時能買到的最具價效比的有線加藍芽的大耳。即使到如今,我依然對這款產品的喜愛未減半分,基本上一有空閒就會一個人躲在書房戴上這款耳機享受音樂的美妙。雖然很喜歡也很滿意它,但在使用這款耳機的同時,我還是會經常不經意的疑問,HIFIMAN DEVA似乎已如此完美,那它的下一代產品該要做成什麼樣呢?
對於我的疑惑,HIFIMAN的工程師們似乎也有感知。在等待了不算久的兩年時間後,男人家終於釋出了HIFIMAN DEVA Pro。從命名上看,這款新的耳機應該不算是換代產品,更有可能是一款全方位進化的產品。我也老早拿到了這款被眾多燒友期待的產品,使用了挺長時間,下面和大家好好聊聊這款產品有哪些進步的地方。
從外觀上看,HIFIMAN DEVA Pro還是延續了初代DEVA的經典設計,整體的變化不大,可能是因為初代的外觀已經足夠完美,所以輕易的去改變確實有些難度。硬要說一點不同,那就是橫樑的配色。由初代充滿時尚熱情的棕色變成了相對沉穩百搭的黑色,不知道其他的燒友怎麼想,這一點改變對於我來說還是挺喜歡。畢竟棕色過於外放,出門戴著的回頭率有點過高,相反黑色的HIFIMAN DEVA Pro戴出去應該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心理負擔。
在實際的佩戴體驗上,HIFIMAN DEVA Pro和初代DEVA的差別沒有太大,不過隱約能感受到DEVA Pro還是會稍微輕一些些,不確定是不是工程師對耳機有過進一步的最佳化,但這種佩戴的感覺確實舒服,即使長時間的戴著聽歌,也沒有那種耳廓的壓迫感,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進步吧。
說到耳機本身,依然記得兩年前選擇DEVA的主要原因:平板振膜加bluemini藍芽。平板和奈米振膜技術一直是HIFIMAN在業界最富盛名的拿手絕活,也是很多發燒友的追求方向,畢竟這就代表這高階。相較於傳統的動圈耳機,平板耳機的音圈是均勻分佈在振膜表面,因此驅動振膜振動發聲的電磁力對振膜表面的作用比音圈作用於動圈耳機的錐盆式振膜表面要均勻的多,所以聲音的相位失真要低很多。聲音重放的空間資訊受到的損失也低於動圈耳機,聲場不僅大了,定位也會好很多。也因為如此 ,初代DEVA兼顧了20Hz到20kHz的頻響範圍,聲場的立體感很強,各種聲音的細節也很精準。
HIFIMAN DEVA Pro相比初代DEVA,不僅延續了以上的平板振膜設計,這次還加入了更加高階產品才有的隱形磁體結構,據說和頂級大耳SUSVARA是同款。兩千多的產品就能擁有和三萬多產品差不多的配置,男人家這次為了給燒友們更具價效比的產品,真的是下了血本,大氣呀!相比DEVA,這套隱形磁體結構的加持,DEVA Pro有著更加最佳化的磁鐵縫隙間的空氣流向與反射特性,讓磁鐵在聲波面前的干擾降到最低,實現更加純粹的聲音還原。而且隱形磁體的特殊形狀和構造,是聲音可以出色的穿過磁體,不會像傳統磁體那樣存在音質劣化。在頻響失真方面,DEVA Pro也會比同價位的動圈耳機控制的更加優秀。
介面方面,HIFIMAN DEVA Pro和初代DEVA配置了3.5mm Pro平衡四級耳機插孔,聲道的分離度提高了20分貝,功率更大也更高效。預設配線雙邊3.5mm接線,但是也可以在左側連線單端的3.5mm平衡線,對於有不同需求和愛好的使用者來說,這樣的配置更加人性化。
除了隱形磁體結構的升級,HIFIMAN DEVA Pro另一個重量級的進步應該就是它的藍芽模組了,隨機附送的是Bluemini R2R藍芽模組。從名稱上就能知道,Bluemini R2R是一款搭載了HIFIMAN自研喜馬拉雅DAC晶片的藍芽模組。
對於這款自研的DAC晶片,之前在介紹其他產品時也做過解析。在與其他R2R型別的DAC晶片的對比時,HYMALAYA R2R DAC晶片在信噪比和總諧波失真方面,有著不亞於PCM1704的表現;其原生支援24Bit,效能達到R2R DAC晶片第一梯隊。取樣率768KHz以上,理論上可達1.5M左右。不僅如此,在省電續航方面也控制的更加優秀,能耗僅20MW, BlueMini R2R藍芽模組的整體續航可以達到8小時以上。
雖然有自研DAC晶片加持,但是Bluemini R2R的淨重依然控制的很不錯,保持住了初代Bluemini同樣25g的重量,同時信噪比也從95dB升級到了114dB,音質方面的提升很多。另外Bluemini R2R內建了大功率的耳放,擁有發燒級的濾波器和緩衝,所以在儲備功率方面的能力會更強更充沛。實際試聽時,在聲音動態和細節的表現,真的不亞於一些臺式耳放。再加上本身優秀的演算法和電路,Bluemini R2R還能模擬出電子管清澈、空靈的音色特徵。藍芽傳輸方面,Bluemini R2R目前支援的協議包括LDAC、aptx HD、aptx、ACC、SBC等,基本上滿足各種場景的使用需求。除此之外,這款藍芽模組還支援USB-C有線連線,可以連線電腦,再配合Foobar2000播放軟體,各種高品質音樂信手拈來。
耳機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可玩性,雖然HIFIMAN DEVA Pro有著各種黑科技加持,但是實際的使用還是相當的方便。低至18Ω的阻抗以及高靈敏度,日常使用非常容易驅動,無論有沒有前端,使用這款耳機都能得到非常優質的體驗。
藍芽模式下,連線的是榮耀新發布的60Pro手機。聽得比較多的歌曲是一隻榴蓮演唱的《海底》,經過Bluemini R2R藍芽模組的調校和解析,呈現出的人聲猶如潺潺的溪流緩緩流入心底,說不清的清澈通透,細節滿滿;偶爾撥弄的幾下吉他聲,與人聲來回縈繞,舒適溫潤。在聽鄧紫棋演唱會版本《泡沫》時,整體人聲的表現飽滿厚實,低頻下潛深聲音且很有爆發力,中頻至高頻的過度也非常順暢,聲音的每個細節都恰到好處,很難相信這是透過藍芽模組所呈現出的聲音。
就我個人體驗來說DEVA Pro和Bluemini R2R藍芽模組的組合是不亞於一些專業有線大耳的,三頻相對均衡,高頻通透明亮、中頻厚實飽滿、低頻深沉有力,高中低過度圓潤連貫,保證了聲音的每個細節都能很好的呈現。當然我也不是說它絕對完美,至少在同價位的藍芽耳機裡面,能夠威脅到DEVA Pro的肯定不多。
在有線方式連線時,我大部分使用的是手機或者筆記本直推,沒有任何前端的情況下,DEVA Pro得益於低阻抗和高靈敏度,還是非常容易推動的,而且聲音的細節表現也是相當出色。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還是加一個前端,聲音多少還是有些區別的。我使用的是第三方的桌面耳放,增益適中,播放馬克西姆的《克羅埃西亞狂想曲》,低頻很強,聲場飽滿寬闊,聲音凝聚有實體感,高中低音層次分,而底噪幾乎不存在。
也聽了不少陶喆《Soul Power Live》演唱會的歌曲,DEVA Pro出色聲音延展和寬容度,精準的解析出演唱會中的人聲和樂器聲音的細節。可以清晰感受到每個鼓點的敲擊感,彭拜的聲音有種拳拳到肉的感覺,猶如身臨現場。豐富但不復雜,簡單但清澈,輕鬆且舒適,這大概就是我這段時間聽HIFIMAN DEVA Pro所獲得的的最直觀感受吧。
寫在最後,就我個人對HIFIMAN DEVA Pro的體驗來看,這是一款充滿著“友好”的產品。在價格上與初代DEEVA相比其實沒有增加多少,但是在產品力的提升上,不僅有隱形磁體結構的加持讓聲音更純粹完整;還有自研喜馬拉雅DAC晶片的加持,也讓新Bluemini R2R擁有比肩一些臺式耳放的細節和動態,在功耗和續航上的表現也相當優秀。有線加藍芽的這種專業大耳,本身也有著豐富的可玩性,同價位中應該很難找出第二款類似的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