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旦身體出現某種不適的情況,大家都會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措施,第一時間,先去醫院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以達到早期治療的方法。
生活中若出現感冒方面疾病問題時,身體就會引起發熱的表現,一般主要就是由於炎症感染原因引起來的感冒發燒的現象,所以就應該及時的藥物控制炎症感染的問題,及時的進行治療。
炎症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症,可由各種因素引起,是指損傷因子作用與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後產生的防禦反應,炎症過程的關鍵是血管反應。
炎症也就是俗稱的“發炎”,這是機體的防禦反應,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甚至會影響機體功能,炎症包括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兩種型別。
炎症的病理階段
其一:變質
炎症的第一個階段是變質,變質是指炎症發生的部位組織出現了變性和壞死的現象。變質通常是致炎因子直接作用的結果,或者是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作用的結果,變質的輕重與致炎因子的性質、強度有關,症狀表現不一,嚴重時可導致組織功能障礙。
其二:滲出
炎症的第二個階段是滲出,滲出的過程主要包括流血動力學改變、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滲出和細胞滲出等。
流血動力學改變通常包括細動脈短暫收縮、炎症充血和血流速度減慢等,血管通透性增加會導致炎症發生部位液體和蛋白質滲出。
其三:增生
增生是指在致炎因子的刺激下,炎症發生部位的細胞出現的再生和增殖的現象,在臨床上,炎症增生是很重要的防禦反應,能夠有效限制炎症的擴散,促進組織的修復。
對於炎症的發展,大家也有著不少的困惑,部分人覺得炎症在身體內時間久了就會出現癌變的情況,那麼炎症真的會發展為癌症嗎?期間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呢?
“炎症”發展為“癌症”需多長時間?
對於發炎和癌症的關係,炎症是經常會發生的,不管手磕、碰、劃傷,都會引起紅、腫、熱、痛,但是慢性炎症,比如小腿潰瘍經久不愈或是胃潰瘍總是有炎症、慢性潰瘍,可能有的修復過程中就不好,就會引起惡變,但這種機率還是比較小的。
炎症和腫瘤的比值相對來講,炎症大的多,而腫瘤的機率、癌症的機率很小,當然發炎只要用消炎藥,而癌症不是消炎就能治好的。
炎症控制好,急性炎症就會治好,而慢性炎症經久不愈,就要小心有癌變的可能。
那麼從炎症到癌變需要多長時間,目前科學研究沒有定論和準確資料,炎症病人不一定會發展到癌變,但部分炎症有可能發生癌變。
對於發生癌變的慢性炎症稱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分為高級別癌前病變、中級別癌前病變、低級別癌前病變,高級別癌前病變如果不積極治療,在短期內可以發生惡變,最短的時間是2-3個月,所以儘早治療、徹底治癒是防止癌變的關鍵。
提醒:3類炎症不宜“拖”
腸炎
腸炎這種疾病在早期的時候就會導致拉肚子的現象,腸炎也是分為急性腸炎和慢性腸炎的,再出現腸炎之後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並不會導致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如果長時間沒有進行治療很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病。
胰腺炎
胰腺炎會引起胰腺癌的,一般是慢性胰腺炎容易引起胰腺癌的機率比較多,胰腺炎通常是由於經常暴飲暴食或者肥胖患者血脂高,有肝膽疾病的人發生機率大,經常與飲食習慣不好有很大的關係。
慢性胰腺炎是有機率會變成胰腺癌的,大概有3.6%~5%的機率,因此為了保證身體的健康,患者就要多注意正確的進行治療,以有效地控制身體的炎症。
肝炎
肝炎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演變為肝癌,如果只是輕度炎症,經過及時的治療之後炎症反應得到控制,病情就不會向縱深發展,演變為肝癌的可能性就小很多。
但如果肝炎沒有經過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徹底、治療方法不對,引起肝炎活動反覆遷延進行,時間久了就會刺激肝臟纖維組織增生,逐漸形成肝硬化,在肝硬化的基礎上就非常有可能出現細胞惡變,也就是向癌症轉化。
所以肝炎演變為癌症要經過比較長時間的進展,基本上都要經過肝硬化這個階段才會演變為肝癌,所以有了肝炎之後一定要及時、正確的治療。
結語:因此,大家如果發現自身有炎症的情況時,儘量不要拖,該看病看病,該治療治療,只有,有一個好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