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線上教育一百年

線上教育一百年

導讀:這是一篇舊文。內容來自翼鷗教育ClassIn創始人宋軍波於2019年線上教育增長大會上的演講。此刻重讀,仍有新得。有人說,2021年是線上教育的最後一年;也有人說,2021年是雲端教學的元年。宋軍波在2019年的那場演講時說過這麼一段話:“在過去的百年曆史上,教育科技的創業者們,有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記錄,甚至有過全軍覆沒的時刻。與其努力了卻失敗了,也好過什麼都不做。教育科技的進步,需要我們保持敬畏之心,認真地研究基礎教育理論,更需要我們保持熱情,不斷創新不斷開拓。”

準備這次演講時,我試著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教育技術,與大家分享百年裡的線上教育案例。

我們須知,用技術推動教育進步,並不僅是這一代網際網路人的夢想。每一次資訊科技的進步,都將帶來一波教育的創新,每一波的創新,都一樣波瀾壯闊,也一樣的折戟沉沙。

每一代人面對的教育問題都不一樣,只有認清當前本質,才知順勢而為。

1

印刷術與郵政時代

“從0到1”

科技對教育最大的一次推動,毫無疑問發生在五百多年前。

1455年,古騰堡在歐洲首次大規模使用印刷術,《聖經》得以大量印刷,賣到了普通民眾手裡。在這之前,書刊非常貴重,一個鎮子上可能只有一本書,就是教士手中的《聖經》,這本《聖經》的價格可以買下半個鎮子。梵蒂岡下沉到“三四線”的教會,掌控著書刊,也掌握著俗世的裁決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想而知,各地的鎮子在教會的控制下處於何種的“黑暗時代”,各國的國王也需要對教會馬首是瞻。但是,在印刷術出現之後,一切都開始變得不一樣了。識字的民眾越來越多,他們發現《聖經》裡的真義與教士們宣揚的不同。在民智開啟的基礎上,馬丁·路德發動了宗教改革,他提出,教會與普通民眾在上帝與《聖經》面前人人平等,教士也與普通人一樣。從此,教會在“三四線”失去了控制力,歐洲各國擺脫了梵蒂岡的控制,走出了黑暗時代。

那時,有個創業者,他推著小車去歐洲的鄉下賣《聖經》,賺了很多的錢。後來他的家族開始在出版、教育、媒體領域發展,推動著知識的傳播。這個家族距今已經有170年曆史了,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團,名字叫貝塔斯曼。

三百多年前,英國人在美洲大陸建立了全球最發達的資訊網路——波士頓郵政系統,此舉大大推動了邊遠地區教育的發展。他們的模式不復雜卻非常高效。週一,將一週的講義與練習冊郵寄至學生家中,週五,取回學生的作業並給到教師。下週一,再將本週的講義與上週作業的批改郵寄至學生家中。如果你願意,還可將你的通訊地址與作業發給其他同學,你將會收到同班同學的來信,並與他們建立友誼。

這種“離線版”的一對一,在後續的150年裡持續擴散,從美國佛羅里達群島到中國山西平遙的鄉村,都有學生用這種模式學習,這種“線上大學”英文名稱是correspondence college,翻譯為中文即函授大學。如果你不知道函授大學是什麼意思,你可以回家問爸媽,說不定在他們的箱底就有一張函授大學的文憑。

我們想象一下,週末的你宅在家裡,翹首以待郵差為你送來新的閱讀書目,偶爾還會夾著愛慕者的點贊,想想就浪漫的不行。有一家日本公司,也許是從這個模型獲得了靈感,他們時至今日依舊在使用郵政系統傳送光碟與讀物,他們產品名稱叫巧虎。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刊物,《嬰兒畫報》與《幼兒畫報》,使用者量與收入可以秒殺掉任何線上兒童創業專案,同樣採用了郵政模式。

再牛逼的APP,也抵不住給孩子創造一份期盼!

郵政系統繁榮了150年,函授大學也興旺了150年,然後美國人發明了無線電,沒幾年,抖音的爺爺,第一代的時間殺手——電視出現在人類眼前。這一波的資訊科技革新,讓心懷教育夢想的人激動不已。

2

電視時代

“從1到100”

自此,人類進入了無線電時代。我們有了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資訊的電臺,可以實時廣播超級碗現場的比賽,為何不可以廣播波士頓大學們的課堂?所以,電臺剛出現,便吸引了教育界的注意。美國的很多大學開始在校園內架設電臺,將課堂上教師的聲音廣播出去。有的還組建了專業的電臺教學機構,製作專業的音訊內容。

遺憾的是,各個大學很快發現,專業的大學課程,有入學資格的學生寥寥無幾,採用成本昂貴的音訊,卻僅僅教十多個學生,這賬算不過來。並且,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教學內容每年都需要更新。

對於書刊,更新15%的成本是較低的,但是對於音影片,更新15%與重新錄製是一樣的工作量。100年後,面對著製作成本更高的MOOC,美國各個大學又一次熱情地投入,結果卻是又一次失望。泡沫總會輪迴,美國也不例外。

電臺過後,電視到來。比起音訊,直播影片的體驗更具有臨場感。電視對於教育的意義,又一次吸引了創新者的注意,這其中包括了大發明家愛迪生,他對電視教育寄予了厚望。愛迪生認為:“電視教育將會替代美國大部分教科書,並將改變美國的教育制度。”

在全球各個政府層面,同樣對電視教育不遺餘力,美國成立國家公眾廣播電臺(PBS),中國在文革後便成立了中國教育電視臺,後來改名國家開放大學。

電視的確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進步,不過距離愛迪生的期望相差太遠。電視既沒有代替書本,也沒能對教育制度形成什麼影響。對此,美國的教育界進行了完善的研究,並對影片教學的優點與侷限進行了分析。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明白這些理論研究。也許中國大量的線上教育專案就不會走彎路了。我們也會明白,為什麼MOOC當紅時,美國的教育學術界對MOOC平臺卻持觀望態度。

線上教育一百年

我們以籃球賽為例。在一個NBA的球場上,我們看得到對抗(一對一),也看得到團隊的合作與競爭(小班),在球場的看臺上是興奮的觀眾(大班)。站在“觀看”的視角,選擇在看臺上觀看影片,或是在家中看電視(也許未來用VR),這兩種觀看體驗雖然有差異,但依舊有可比性。但是,對於球員,在家中觀看電視與在球場上打比賽,目前還沒有技術能夠替代差異。

於是,問題來了:課堂上的學生,是球員還是觀眾?

很顯然,學生不該是觀眾。固然,不少糟糕的課堂致力於把學生變成了觀眾,也改變不了學生應該是球員的真相。“觀看”不是本相,“參與”才是奧義。對於電視教育,美國的教育界有清楚的定論:參與課堂與觀看課堂影片是兩件事情。老師的工作並不是傳遞資訊,而是激發學生問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所以,課堂與課堂影片,是小鮮肉與鮮肉的區別,雖然個別小鮮肉還不如鮮肉有營養。

在MOOC的浪潮中,矽谷愛講什麼故事講什麼故事,美國的教育理論界對各種以影片為主導的教學模型,有著客觀的評價與恰當的應用方向。正確運用的電視影片,對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68年,PBS(美國公眾廣播協會)發起了一個電視教育專案,取名《芝麻街(Sesame Street)》。迄今為止,這是獲得艾美獎獎項最多的一個兒童節目(150+)。這個節目綜合運用了木偶、動畫和真人表演等各種表現手法向兒童教授基礎閱讀、算術、顏色的名稱、字母和數字等基本知識,有時還教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

60年代是美國社會最為動盪的時期,很多孩子在貧窮中成長,甚至無法上學,美國社會種族歧視嚴重。貧窮家庭的孩子雖然不缺乏基礎教育的書刊,但卻缺乏正確和適時的學習指引。因而美國人制作了這樣一款電視教育節目,這是一款“逼格”極高的節目,美國人投入了其最優秀的兒童教育專家與編劇,不同的人物形象代表了不同的種族與不同的信仰,整個產品的趣味性與有效性取得了完善融合。

美國教育界對《芝麻街》的效果也進行了長期跟蹤,實證可以證明,其有效地幫助美國弱勢家庭兒童建立了良好的學習認識。PBS對電視教育有三個詞彙:傳播(Inform),激發(Inspire),愉悅(Happiness)。這三個詞,我非常喜歡,我個人認為這是影片類教育產品的製作方向,而且也可將這三個詞彙用在“大班”課的教學設計中。TED的Slogan是“Ideas worth spreading”,可以說是這三個詞彙的另一種陳述。翼鷗教育的產品理念是:專業、創新、開放,融入了PBS的教育觀念。

3

資訊爆炸與社交時代

“缺的不是知識,缺的是思考”

印刷術用於資訊的傳遞,電視用於學習興趣培養,兩次資訊傳播技術的都極大地促進了教育的進步。一切看著很完美,然而到了八十年代,看芝麻街的孩子們長大後,美國的教育,卻遇到“大麻煩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人針對他們的教育狀況做了一次調查,出了一份報告《危險中的美國(A nation at risk)》,這份報告寫道:“美國的基礎教育正在被一股平庸的浪潮所侵蝕”,“如果一個國家將現在的教育體系強加給美國,我們會將這視為戰爭行動。”

這有些危言聳聽了,不過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政府採取了“激烈”的行動。他們調查了500家大型企業與政府服務部門,尋找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最終他們得出下列的架構:

線上教育一百年

美國人認為,3R(閱讀、寫作、理解)技能導向的教育,是掃盲時代的產物,由於物質條件與資訊條件的變化,已經無法適應21世紀的人才需要。因此他們進行了重大的教育改革,推出基於4C核心能力的CCSS教學體系。在教學實施中,注重實施SEL(Society environment learning)、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Peer Learning(合作式學習)等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將孩子們放在一個社團中,透過團隊之間的協作與競爭,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讓孩子們學會跨文化的合作,學會去領導這個世界。

舉個例子,在前一段時間的奧數風波中,中國隊沒有取得好的成績,對此網上意見紛紛。有媒體採訪了美國隊的教練羅博森教授,他提到了美國隊在培訓他們的選手時,主要採用的是圓桌討論式教學。即學生們之間相互討論,共同解決數學難題。這種教學模型在中國奧數隊的培訓中不知道有沒有,但是在我們平時看到的奧數培訓班中,老師灌輸+學生刷題才是主流的教學模型。在這種教學模型下,中國人拼的是天上掉下陳景潤、拉馬努金的可能性,拼的是人口基數出個把天才的機率,然後把這種機率視為中國教育的成績。然而美國人拼的是教育本身,拼的是成為一個真正的數學強國。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我們想想我們的體育,中國拿多少奧運會金牌,也不能證明中國是個體質強國。

講到這裡,我們開個分支話題,談一談大班、小班與一對一。在一名專業的教育者看來——

大班就是大班:激發、傳播、愉悅是大班的教學理念,在群體的氣氛中歡呼,在看臺上為球員加油,是我們每個人都享受的事情。

小班就是小班:團隊能力、溝通能力、獨立思考與創造性思維,是小班教學中要注重培養的。小班教學最重要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不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ClassIn目前還沒有開發完成分組教學功能,還不能說是個完整的小班教學系統,這是我們內心中一件愧疚夥伴們的事情,分組功能希望能夠在下半年釋出。(注:本文為2019年演講內容,如今功能已更新完備)

一對一就是一對一:解決孩子們的個性化問題。一對一好處多多,但是離開團隊的教學,既培養不了獨立性,也培養不了創造性,也無法像大班一樣培養激情。

所以,無論是對於一名教育者,還是對於一名學生來說,都不存在什麼小班比大班好,一對一比小班好的概念,根據孩子情況與學科目標,進行不同的組合才是正道。設計教育產品,應該站在孩子角度考慮,僅僅站在家長的角度去包裝產品,雖然營銷上受益,但是必然在教育效果上出問題。

扯遠了,我們繼續談全球教育面臨的兩大問題。這個時代的教育行業正在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也恰恰是教育創業的重要機會。

線上教育一百年

第一個問題是資訊爆炸。當下有一種病叫“知識焦慮症”,主要發病人群是30-40歲的成年人。為什麼會有知識焦慮症呢?是因為知識太少了嗎?恰恰不是,是因為資訊太多了。在過去,資訊要依賴我們每個人去主動尋找,而現在則是資訊在找人。在大資料和AI演算法的基礎下,各種平臺都可以精準地把為你量身定做的資訊推送到你的眼前。每個標題都是精心設計的,你開啟看了就會覺得自己已經輸給了這個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種窘迫的感覺,會覺得我懂得好少啊,我要趕緊學習啊。每隔三五天就會有一個熱點事件出來,每隔幾個月就會有一些新的名詞出現,讓我們每個人都陷入到“如果不學習,三個月就被時代拋下”的焦慮中。

我們意識到,獲取資訊並不重要,在海量的資訊中保持獨立的思考能力才是關鍵。成年人尚如此,我們將來的孩子和我們學校裡面的學生,他們面臨的問題是什麼?他們首要學會的,是去學習如何獲取更多的資訊嗎?當然不是的,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去真正地甄別資訊,如何去思考,如何自我學習。而我們要做的,是要培養他們的辯證性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讓他們能夠在各種標題黨的資訊爆炸中篩選出有價值有意義的資訊。我們把這種關於學習的學習能力,稱為“元認知”能力,如何培養孩子的元認識能力,是這個時代教育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這個問題不只出現在中國,在全世界普遍存在。

第二個問題是社交時代的到來。這一點是我最初沒有意識到的,直到前兩天我在去美國的路上剛好讀到了一本書,書中提到一名美國老師研究學校的孩子使用各種社交工具進行溝通與學習,那本書上的觀點非常鮮明:這是一個社交年代,孩子們的學習行為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教科書、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正在快速落伍。

我們必須承認,新的社交媒體在這幾年裡已經從成人世界在向我們的孩子快速滲透了。我們不妨關注一下今天的孩子是怎麼做作業的。我的女兒做作業時,坐在書桌前,她喜歡將ipad拿出來豎在面前,然後在他們的群裡或是好朋友之間討論。他們會把試題分工,每個人負責不同的板塊,大家做完以後再集中討論一下。我沒有過多幹預她們這種學習行為,在我看來這個挺好的。從教學本身上,這是一種合作式的學習,是教育工作者日思夜想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型之一,但是當這個時代真的到來時,我們卻沒有做好準備。

我們的教學體系,它太陳舊了,以至於根本無法應對孩子們的合作式學習方法。合作式的學習是這個社交時代逃不掉的學習模式,應該修改的不應該是學生的行為,應該禁止的也並不是手機等移動裝置,而是我們日益變得陳舊的體系,應該禁止的是我們教室中那些光鮮亮麗但是卻脫離了教學實際的昂貴裝置。

我們的教學體系和教育的文化是基於掃盲時代設計的,不是為未來的AI時代,也不是為了未來的社交時代和資訊爆炸時代所設計的。過去和未來一定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的,作為教育行業的創業者,不管你做的是工具還是教學服務,你都要敏銳的意識到,這種差異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你必須要思考現今的我們所面對的家長群體,他們可能是90後,95後,再過幾年甚至是00後,你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嗎?你知道他們準備讓自己的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嗎?隨著時代的推進,他們逐漸不再喜歡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灌輸式教育,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經歷他們走過的彎路。這是問題,同樣更是機會,這是所有我們創業者的一個巨大的機會。

所以,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是很有前瞻性的。他們比我們早走了幾十年,提前進行了教育變革,最終推出了基於4C能力的教學體系。但是面對如此迅速發展的世界,如此割裂的社會人群,他們也是一頭霧水。我前兩天在矽谷見了一個專門做教育的投資人,跟他講了講ClassIn的設計,同時也討論了一下中國教育的設計理念和方向。他聽完以後感嘆地說:你們中國的教育產品都是教育者出身,不像我們美國的教育產品都是不懂教育的技術人員做的。我聽完了沉默了一會,然後堅定地回答:“Yes!”

這真是一個全球比“爛”的時刻,但是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在過去的百年曆史上,教育科技的創業者們,有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記錄,甚至有過全軍覆沒的時刻,雖然我們不是那樣專業,有時也被教育專家嘲笑。但是,與其被嘲笑,與其努力了卻失敗了,也好過什麼都不做。教育科技的進步,需要我們保持敬畏之心,認真地研究基礎教育理論,更需要我們保持熱情地不斷創新不斷開拓。

大家都知道最近的教育行業並不太平,隔三差五的就會蹦出一些負面新聞,類似的事情我相信在未來的一年中還會持續地出現。未來的幾年,將會是一個行業的轉換期,有的破滅,有的興起。在這個行業的轉換期,我本來想了這樣一句話來作為我演講的結尾,“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差的時代,這是一個破滅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希望開始的時代”。我原想用這句話的,但是後來我想到了一句更貼切的話,是《小時代》裡的一句話——

“或許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卻是一個屬於我們的時代。”

分類: 國際
時間: 2022-02-17

相關文章

中國駐里約熱內盧總領館嚴厲譴責總領館遭爆炸物襲擊一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9月17日,中國駐巴西里約熱內盧總領館就一男子向總領館投擲爆炸物一事進行回應,稱上述暴力事件性質惡劣,中方對此表示嚴厲譴責.中國駐巴西使領館正就此同巴方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溝 ...

外媒:民調顯示超半數巴西人支援彈劾博索納羅

外媒:民調顯示超半數巴西人支援彈劾博索納羅
據埃菲社聖保羅9月18日報道,福利亞民意調查公司週六釋出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0%的巴西人認為該國總統.極右翼的博索納羅有可能發動"政變",超過半數的民眾支援對他進行彈劾. 民意調 ...

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 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強調攜手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9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 ...

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

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
9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

圖文故事丨習近平與老鄉的故事

圖文故事丨習近平與老鄉的故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不瞭解農村,不瞭解貧困地區,不瞭解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就不會真正瞭解中國,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國,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國." " ...

【黨史百年·天天學】習近平復信國際友人親屬,信中都提到了誰?

【黨史百年·天天學】習近平復信國際友人親屬,信中都提到了誰?
近日,"習近平復信國際友人親屬"的要聞引起關注. 斯諾.白求恩.柯棣華-- 這裡有不少我們熟悉的名字,您又是否瞭解他們與中國的故事? 今天,跟隨<國家記憶>一起來了解. ...

學習進行時丨習近平深情講述這些英雄故事

學習進行時丨習近平深情講述這些英雄故事
來源:新華網 [學習進行時]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習近平總書記非常崇敬英雄,在不同場合多次深情講述英雄們的動人故事.新華社<學習進行時>為您梳理. 夏明翰的豪邁誓言 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 ...

習近平是“體育迷”

習近平是“體育迷”
習近平總書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體育迷".少年時期,他就經常踢足球.滑冰,工作後,他保持了游泳.登山的習慣,喜歡排球.籃球.網球.拳擊.武術等運動,愛看冰球.速滑.花樣滑冰.雪地技巧 ...

趙立堅: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現場出席上合峰會
Q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訊息,在9月1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總檯央視記者提問:習近平主席今天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 ...

習近平:把本國發展進步的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下午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我們要堅定製度自信,絕不接受"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堅定支援各 ...

習近平出席上合組織和集安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阿富汗問題聯合峰會

習近平出席上合組織和集安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阿富汗問題聯合峰會
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阿富汗問題聯合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 ...

習近平:為人類徹底戰勝疫情作出應有貢獻
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下午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中方迄今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將近12億劑疫苗和原液,居全球首位.中方將加緊 ...

習近平:共同維護比金子還珍貴的和平穩定
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下午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阿富汗問題聯合峰會.習近平強調,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都是阿富汗近鄰,大家是命運共同體,也是安全共同 ...

山鄉鉅變入畫來——紮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紀實之三

山鄉鉅變入畫來——紮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紀實之三
湖南日報·華聲線上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甘秋蓮 又是一年秋色好,三湘大地煥新顏. 擺脫貧困後的鄉親們,笑容滿面;現代農業紮根沃土,廣袤田野演繹精彩蝶變;鄉村振興鋪開疊彩新畫卷. 一年前的這個美好時節-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連續第九年出席上合峰會,讀懂這些關鍵之處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連續第九年出席上合峰會,讀懂這些關鍵之處
9月17日,習近平主席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這是2013年以來他連續第九年出席這一峰會,也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第二次以影片方式與會.習主席在會上發表了講話.讀懂這篇重 ...

外媒關注習近平上合峰會講話:堅持共商共建共享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電 17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影片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發表題為<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開啟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同日, ...

習近平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六屆峰會作影片致辭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9月18日,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六屆峰會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舉行.應拉共體輪值主席國墨西哥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峰會作影片致辭. 習近平指出,10年前,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追求 ...

習近平總書記論偉大抗戰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論偉大抗戰精神
"慶祝抗日勝利,中華民族解放萬歲!"翻開1945年9月3日的<新華日報>,二版中線位置毛澤東同志的親筆題詞格外醒目.這幅筆力遒勁的題詞,抒發了一個偉大民族推翻帝國主義壓 ...

滿文鬥《習近平用典》

滿文鬥《習近平用典》
<習近平用典> 滿文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138x69cm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習近平將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
新京報快訊 據外交部網站訊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佈: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9月21日以影片方式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 編輯 趙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