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夢》是黑澤明和本多豬四郎共同執導的劇情電影,由寺尾聰、笠智眾、倍賞美津子、原田美枝子等出演,於1990年上映。
分享菌最近在追黑澤明導演的諸多經典作品,但他的很多電影片長達到了三小時很讓人難以接受,今天這部《夢》的片長是兩小時,算是比較短篇的了,本片由八段夢境組成,每段夢境的主題各不相同,觀眾可以從這些光怪陸離的夢境中感悟出導演與現實的批判以及對社會發展的思索,看著很有韻味。
第一個夢:太陽雨。
“我”沒有聽從母親的囑咐,在一場有太陽的大雨中前往森林看到了狐妖的婚禮,引來了狐妖的憤怒,母親拿著狐狸送來的短刀,要求“我”向狐狸謝罪。最終“我”走向彩虹盡頭尋找狐狸的家。
這是本片最美的一幕,也是最有日本傳統風情的一幕,山谷的風景象徵著孩童心中的美好幻想,而狐妖的詭異以及母親的震怒都是孩童心中最大的陰影,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夢境,很有代入感。
第二個夢:桃園。
女孩節,“我”在家中發現一個別人都看不見的女孩,好奇之下追到了曾經的桃園,在這裡“我”遇到了一群詭異的人偶,與變成人偶的桃樹之魂對話,從而獲得了他們的原諒,也見到了他們獨特的舞蹈,但舞蹈結束後,被砍伐的桃園又變回了原樣。
雖然看起來是桃樹之魂來審判男孩,但其實是藉此行為讓男孩說出了自己心中對美麗桃園被砍伐的不捨,對美麗桃園的眷戀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從而進入了這場奇妙的夢境。
第三個夢:風雪。
這個夢境就稍顯平淡了,暴風雪中一隊探險隊陷入了危機,風雪讓這些隊員失去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逐漸打擊著他們的信心,而在隊員逐漸陷入昏迷之時,領隊看到了勸人沉眠的雪女,但他沒有聽從雪女的安排反而大聲呼喚同伴振作,最終在幾步之遙的位置發現了安全的營地。
這是個比較勵志的故事,也象徵著很多現實中的問題,有時我們離成功僅有幾步之遙,但此時卻是最困難也是最容易讓人放棄的時刻,只有遠離誘惑堅守本心才能成功。
第四個夢:隧道。
“我”是一名指揮官,戰敗後獨自回到了家鄉,然而在隧道里卻逐漸出現了已經死去計程車兵,“我”不得不安撫這些士兵,並讓他們明白已經死去的事實,讓他們離開陽間。
這裡展現了本片的反戰思想,雖然沒有明說,但大致可以猜出這是對侵華戰爭的反思,指揮官稱呼這場戰爭為“愚蠢的戰爭”,說這些陣亡計程車兵死得很不光彩,算是日本電影中少有的對戰爭的反思。
第五個夢:烏鴉。
喜愛繪畫的“我”在博物館中欣賞梵高的油畫時,卻不知為何進入了畫中世界,遇見了梵高。
這一段場景用真實的演繹還原出梵高那些經典的畫卷,在分享菌看來是一種對電影實力的展現,哲學系的思考倒是不多,不過這種見到自己偶像的夢境倒是現實中很多人的夢。
第六個夢:紅色富士山。
雖然是紅色的富士山,但這一段並不是火山噴發,而是講述的眾多核電站爆炸後民眾所遇到的困境,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這裡代表的是災難發生後日本的覆滅。
這個部分展現的是民眾對於無法掌控的災難的畏懼,雖然官員說核電站沒有風險,但真正發生災難之後,連官員都不想活在輻射裡,那些民眾也只能等死,這是一段悲觀的夢境,卻也是人常出現的夢。
第七個夢:鬼哭。
這一部分延續了上個部分核輻射的思索,幻想了輻射之下人類變成了食人魔,而植物卻開始瘋長,人類互相攻擊,活在各自的痛苦之中。
這算是夢境中對未來災難的幻想,也是對核能運用的反思,雖然不太客觀但確實有一定的意義。
第八個夢:水車村。
“我”來到一個人類心中的世外桃源,這裡的人不用各類電器反而追求淳樸的生活,“我”巧遇一名老者,他已有103歲高齡,正準備去參加“初戀情人”的送葬慶典,他們歡快地慶祝一位老人的離去,畢竟她曾為這個村子帶來很多的歡樂。
老者說的話,很是令人深思,“我”問老者夜晚沒有電燈不會很黑嗎,老者卻說夜晚本來就很黑,那些新的技術發展讓人開始享受各種以前不存在的歡樂,卻也逐漸讓人忘記了曾經原始的生活方式。
村子裡的人只要有空氣、水、自然就能活得很開心,但現實社會中的人即使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卻越來越難以感到快樂,這值得所有人深思。
這八個夢幾乎貫穿了人類生活的所有主題,戰爭與和平、社會與人生。其中的很多場景甚至大家也夢到過類似的,而這些夢境帶來的思考想必每個人也不同,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這部寓意深奧的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