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講《莊子》(德充符)裡王駘的故事,他被砍去了一隻腳,卻活得非常的從容,如平常人般自然。他不發一言,但卻可以學生滿堂。超脫形式而心靈感化,學生們空虛而去,滿載而歸。莊子假借孔子的話道,王駘能把萬物看成一個整體,他不論外界情況發生什麼變化,只要守住根本,便能排除干擾,強化自己的內心。
那麼我們在現實生活裡,能否找到像王駘一般的老師呢?也許很難,但既然王駘是莊子虛構的人物,那麼我們透過閱讀《莊子》,理解莊子的看法,不也正和遇見王駘一樣嗎?透過閱讀經典理解經典而獲得人生智慧,不正是強大自己內心的方法嗎?
二,前幾天看羅翔老師的一段影片,朗誦了特瑞莎修女的一首詩,名字叫《不管怎樣》(《Anyway》),非常符合上述的意思,即人要活在道和上帝之間,才能真正立於內心的不敗之地。此處抄錄《不管怎樣》,供大家學習與參考。
特瑞莎修女:《不管怎樣》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
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
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當你功成名就,
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
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誠實和率直的,
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
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
他們可能會嫉妒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
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
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
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而絕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