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寒潮還不肯走,連廣東都過了個10年來最冷春節。
但有些國寶級的美景,恰好在這個青黃不接的二月悄然上演。
比婺源更神秘,四億年才成型的萬座山嶺間,萬畝花海正旺;
不輸瑞士,“最後的香格里拉”,一片比稻城亞丁更絕的神秘淨土;
不必去冰島,千年不化的火山黑石築成的山村,是個少有人至的中國版“空中之城”;
媲美馬爾地夫,《國家地理》盛讚的最美海島,春暖花開人正少;
跟隨我的腳步,去領略二月也美出圈的神仙美景;在春天到來之前,體驗錯峰出行的快樂~
01
貴州·萬峰林
/“中國最後的隱秘田園”/
低調如貴州,卻有著無數讓世界級雜誌都盛讚的景色。
萬峰林就是讓《國家地理》和《孤獨星球》都讚不絕口的寶藏秘境,徐霞客也曾對它一眼萬年,讚歎"唯有此處峰成林"。
這裡也是全國油菜花海最早盛放的地方,比婺源早整整一個月,比隔壁的羅平也要早上半個多月。
萬畝燦爛的油菜花田,散落在4億年才得以形成的2萬座山峰間,當陽光灑下時,彷彿熠熠金粉抖落在山水畫間。
這裡還延續著600多年的人間煙火,布依族世世代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將這裡的荒蕪,慢慢改造成世外桃源。
而納灰河穿過自然形成的八卦田,載著布依族人代代吟唱的"布依八音"湧向珠江。
這裡全年均溫在16-18℃,除了身體能感受到的溫暖如春,村落間的煙火氣息也是格外溫暖人心。
02
四川·木裡
/“最後的香格里拉”/
一個世紀前,美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納西族嚮導的指引下,從瀘沽湖騎馬進木裡。
他將當時的見聞刊登在《美國地理》上,由此將這片淨土的面紗向世人緩緩揭開。
如果說香格里拉是最後的淨土,那麼木裡,或許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去海拔3630米,木裡最大的高山湖泊——寸冬海子,欣賞如同海島般、會隨風飄移的神奇草甸。
去不輸瑞士的康塢牧場,看高原生靈悠閒地漫步在純淨的草場,靜默佇立的木屋藏著孤獨又安寧的故事感;
去曾經沒落而又重生的三大寺廟,看古老舞蹈杜基嘎爾,躍然於代代流傳下來的誦經聲中……
(三大寺廟指瓦爾寨大寺,康塢大寺,木裡大寺)
03
浙江·烏石村
/“中國版空中之城”/
還有什麼,比雲端山居更避世的存在?
《三十而已》曾經帶火過這座山村,而熱鬧過後,烏石村依舊留存著世外桃源的古樸樣子。
大約是1100年前,第一批村民來到此處,用千年未化的火山黑石,一點點築成整個村落。
又或許用了同樣久的歲月,在群山間開墾出壯闊的梯田。
因建於500多米的高山上,黑色的玄武岩壘成了高高的地基,所以烏石村也被叫做“空中鄉村”。
古樹、古井、古屋,在這個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中隨處可見。磐安純淨的自然環境,也能在這裡深入體驗。
在這裡,很容易想起“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的田園詩詞。
至今村裡依舊留存著淳樸好客的民風,屋前院後栽種的果子,總是不吝嗇地分享與遊人;陌生避世的村落,讓人沒來由一股熟悉的鄉愁。
04
廣西·潿洲島
/“不遜三亞的小馬爾地夫”/
二月正值潿洲島旅遊的淡季,卻正是拍照最好的時節;此時來這裡,能享受人少景美的絕妙體驗。
晶石般透亮的玻璃海,斑駁鮮亮的海岸,琳琅滿目的海鮮,和夏日回憶一起湧入眼簾。
其他地方的寒潮還未退卻,這裡已經開始春暖花開。
一半火山一半海,很破次元壁的一件事是,寫出了《牡丹亭記》的湯顯祖,也曾踏足這片海島,寫詩盛讚。
也許是因為海島與生俱來的浪漫,也許是這一層特殊的連結,讓人提起潿洲島,就想起初夏和甜甜的戀愛。
從奇石密佈的鱷魚山公園,到天主教堂;從綺麗的石螺口海灘,到落日絕美的五彩灘,每一處都帶著深海的澄澈,與火山島嶼的奇幻。
歡迎關注@繞著地球玩推薦有趣的目的地和小眾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