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全國患高血壓的人數在2015年就達到了2.7億,高血壓患病率達到25.4%。
每年新發的腦卒中有150萬例,死於腦卒中的有100萬例;每年死於冠心病的,也超過100萬例。腦卒中、冠心病的發生,高血壓是主要原因之一。
原發性高血壓不能治癒,只能透過藥物治療。我國高血壓人群,服用藥物的人很多,但是血壓達標率並不高。一般人群建議控制血壓在140/90mmHg以下,對於糖尿病、腎病患者,建議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血壓達標率不高的原因:
藥物使用不規範、治療量不足、聯合治療不足、對治療的依從性差!
高血壓藥物的種類:
包括:利尿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固定複方製劑;α受體阻滯劑;中樞性降壓藥。
其中前5個是最常用的降壓藥,也是人們常說的:“常用的5大類降壓藥”。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類),也叫“地平類降壓藥”;
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類),也叫“沙坦類降壓藥”;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也叫“普利類降壓藥”;
β受體阻滯劑,也叫“洛爾類降壓藥”。
各類降壓藥的特點:
1、利尿劑:
適應症:適用於大多數沒有禁忌症的高血壓患者的初始治療和維持治療。尤其適合於老年高血壓患者、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心力衰竭合併高血壓、鹽敏感性的高血壓等。
分類:袢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保鉀利尿劑。
袢利尿劑,以呋塞米(速尿)為代表,它屬於強效利尿劑,用於降壓的時候比較少。
噻嗪類利尿劑,它屬於中效利尿劑。又分為噻嗪型和噻嗪樣利尿劑,代表藥分別為氫氯噻嗪和吲達帕胺。
保鉀利尿劑,代表藥物是螺內酯,屬於低效利尿劑。
吲達帕胺相對於氫氯噻嗪,對血壓的控制更理想,特別是對降低中心動脈壓更理想。
我國曾進行過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入選5665例發生過腦卒中,卻沒有嚴重併發症的患者。經過3年觀察,發現採用吲達帕胺治療,可以使再次腦卒中的發病率降低29%。
2、地平類降壓藥(CCB類)
分類:分為二氫吡啶類和非二氫吡啶類。
臨床用得比較多的是二氫吡啶類,比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西尼地平、貝尼地平、馬尼地平等。
非二氫吡啶類,主要是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
適應症:
二氫吡啶類優先適用於:容量性高血壓、合併動脈粥樣硬化的高血壓;
非二氫吡啶類優先適用於:高血壓合併心絞痛、高血壓合併室上性心動過速、高血壓合併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
禁忌症:
二氫吡啶類,可以引起心率增快,因此,高血壓合併快速性心率失常的患者為相對禁忌。
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可以減慢心電傳導,禁用於二、三度的房室傳導阻滯阻滯。心力衰竭為相對禁忌。
通道不同:
硝苯地平是L型通道阻滯劑;氨氯地平是L和N型通道阻滯劑,以L型為主;西尼地平是N型通道阻滯劑;貝尼地平是L、N、T三通道阻滯劑。
N通道可以減慢心率,有N通道的地平類降壓藥,出現心率加快副作用的機會較小。
聯合用藥:
地平類(CCB)可以和沙坦類(ARB)、普利類(ACEI)、噻嗪類利尿劑、洛爾類(β受體阻滯劑),這四種藥物中的任意一種聯合用藥,並獲得良好的用藥效果。
地平類和沙坦類聯合用藥,經過臨床試驗發現,僅僅應用八週以上,就能夠使血壓達標率明顯提高。
3、沙坦類(ARB類)降壓藥:
包括:氯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奧美沙坦、阿利沙坦、伊貝沙坦、纈沙坦等。
其中,氯沙坦最早上市;替米沙坦半衰期最長;奧美沙坦降壓幅度最大。
阿利沙坦,是我國研製的藥物,24小時降壓谷峰比值大於60%,可以平穩降壓。
適應症:輕、中、重度高血壓患者均可使用。對於左室肥厚、微量蛋白尿、慢性腎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尤其適用。
禁忌症:禁用於妊娠、高血鉀、雙側腎動脈狹窄。
臨床對照試驗,薈萃分析顯示:對於有左室肥厚的病人,沙坦類藥物的緩解率最高,其次是地平類,再次是普利類,然後是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
糖尿病患者合併微量蛋白尿,沙坦類藥物能夠明顯降低蛋白尿,從而可以降低長期蛋白尿對腎臟的損傷。
聯合用藥:
推薦沙坦類與利尿劑,或地平類(CCB)聯合應用。
臨床試驗顯示:單藥治療不達標的患者,聯合應用沙坦類和地平類治療8周,可以使76.8%的患者血壓達標。
4、普利類(ACEI類)藥物:
包括:卡託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吲達普利、賴諾普利、培哚普利等。
適應症:合併左室肥厚、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合併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合併代謝綜合徵、糖尿病腎病、微量蛋白尿的患者;合併無症狀的動脈粥樣硬化、周圍動脈疾病、或冠心病高危的患者。
絕對禁忌症:妊娠、血管神經性水腫、雙側腎動脈狹窄、高血鉀(血鉀>6.0mmol/L)。
相對禁忌症:刺激性咳嗽、血肌酐顯著升高(>265vmol/L)、高血鉀(>5.5mmol/L)、有症狀的低血壓(高壓<90mmHg)。
聯合用藥:
可以聯合噻嗪類利尿劑,也可以聯合地平類(CCB類中的二氫吡啶類)。
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早期聯合應用普利類和噻嗪類利尿藥,可以使全因死亡率降低。
5、β受體阻滯劑:
包括:普萘洛爾、阿替洛爾、拉貝洛爾、比索洛爾、美託洛爾、卡維地洛、阿羅洛爾、奈必洛爾等。
比索洛爾和美託洛爾,是高度β1選擇性阻滯劑。可以減慢心率,卻不容易引起支氣管痙攣;
阿羅洛爾,是α、β阻滯劑;
奈必洛爾,可以增加一氧化氮的釋放,降壓效果更好。
適應症:適用於伴有快速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衰、主動脈夾層、交感神經活動增高的高血壓患者。
禁忌症:支氣管哮喘、二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心動過緩的患者。
調查發現,我國高血壓人群,大多數心率偏快,因此多數人適用於β受體阻斷劑。
一項meta分析,將345項隨機雙盲安慰劑降壓研究,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在5類常用降壓藥中:
β受體阻滯劑是降低低壓效果最好的,其次是地平類,然後是沙坦類、普利類,最後是利尿劑。
降低高壓最好的是普利類,其次是β受體阻滯劑,然後是地平類和利尿劑,最後是普利類。
缺點:可以增加新發糖尿病的發病率;有可能導致高齡患者心率過慢;對於重度高血壓沒有優勢。
6、固定複方製劑:
研究發現,固定處方的血壓達標率,比多藥自由聯合的血壓達標率要高一點。包括:傳統制劑和新型製劑兩種。
傳統固定複方製劑:
主要成分為氫氯噻嗪、利血平、雙井屈嗪,其次是可樂定,還有鎮靜劑、中藥、維生素、鈣鎂鉀等成分。
傳統複方製劑價格較便宜,但是副作用較多,欠缺循證醫學證據。主要適用於基層、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血壓患者。
利血平的副作用:消化性潰瘍、抑鬱、自殺傾向、竇性心動過緩。
可樂定的副作用:抑鬱、自殺傾向。
雙井屈嗪: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患者慎用。
因為藥物含量小,因此這些副作用並不大。如果長期應用沒有特殊副作用,可以繼續應用。但是對於有抑鬱傾向的人,建議避免使用。
新型固定複方製劑:
一般是:普利類或沙坦類中的一種,與噻嗪類利尿劑聯合;或者,普利類或沙坦類中的一種,與地平類聯合(CCB類中的二氫吡啶類)。
包括:
ARB+利尿劑: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纈沙坦/氫氯噻嗪;替米沙坦/氫氯噻嗪。
ACEI+利尿劑:培哚普利/吲達帕胺;卡託普利/氫氯噻嗪;貝那普利/氫氯噻嗪。
CCB+RAB:氨氯地平/纈沙坦。
CCB+ACEI:氨氯地平/貝那普利。
另外,還有CCB+他汀(氨氯地平/阿託伐他汀)、ACEI+葉酸(依那普利/葉酸),這些複方製劑。
研究發現,當同型半胱氨酸≥10vmol/L時,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的發病率,可以增加12~17倍。
總結:
高血壓治療的目標是:平穩降壓,並使血壓達標;減少或防止心腦血管及腎臟的併發症;降低因高血壓導致的致死率和致殘率。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儘量選擇有循證醫學證據副作用較少,對靶器官保護較好的藥物;儘量選擇能夠維持24小時以上降壓效果的長效降壓藥物;如果單藥不能使血壓達標,就需要聯合用藥。
只有透過合理的治療,才能讓血壓達標,才能讓更多的高血壓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