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顯示卡價格下降了一些,但是本月由於香港疫情導致CPU無法進來,最近intel漲價不少,本來12代intel本月會持續降價,現在不降反升了。
配置推薦
1、關於硬碟容量和記憶體容量: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新增,其他硬體一般不受影響。
2、相容的情況下,硬體品牌和型號可以根據自身喜好隨意更換。
2000預算:日常辦公、普通家用、LOL/DNF等網遊需求
由於目前顯示卡價格較高,後續等顯示卡降價之後再搭配一張入門級的顯示卡(比如3050),玩遊戲也是不錯的。
3000預算:家用辦公、網遊、大型遊戲入門等需求
5600G這顆U核顯效能挺強,不僅能滿足網遊需求,還可以低畫質玩一些吃顯示卡的遊戲,比如吃雞低畫質也能到達60幀,還能玩玩只狼、GTA5這類遊戲,是很不錯的過度選擇,不過核顯比較吃高頻記憶體,可以小超下U和記憶體。
4000預算:輕度生產力、1080P中畫質遊戲
6500XT在PCIE3.0下會損失一定的效能,所以建議是選擇PCIE4.0平臺,比如11400F,或者還可以更換成12100F+H610,12100F的遊戲效能更強,但是隻有4核8執行緒,且目前價格較高,現在6核已經慢慢普及了,4核戰未來能力不足,這套配置在1080P解析度基本都能暢玩,吃雞可以達到140幀左右,大型3A英靈殿、賽博朋克這些適當降下畫質也能60幀流暢玩。
5000預算:輕度生產力、1080P高畫質遊戲
上個月英偉達釋出了入門卡3050,這卡其實就是帶光追和DLSS的1660super,雖然效能不高,但也是目前這個價位最好的選擇了,在1080P下基本可以通吃遊戲。
效能:輕度生產力、1080P高畫質遊戲、2K入門
6000和7000預算的具體區別就是板U不同,前者是10400F+b560爆破彈,後者升級為12400F+b660迫擊炮
12代在單核效能上提升很大,12400F是純大核,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價效比還不錯,現在比5600X便宜,替代了5600X原本的位置,還可以搭配H610主機板,會便宜三四百,但記憶體最高僅支援3200Hz。
6600XT是一張1080P定位的卡,但也可以當作是2K解析度入門卡,大部分3A遊戲在2K解析度也能高畫質達到60幀流暢玩,部分遊戲需要適當降低畫質。
效能:輕度生產力、2K高畫質遊戲
9000預算顯示卡升級成了3060Ti,3060ti以上級別的卡,我個人更推薦中端型號,像華碩的TUF、微星魔龍、七彩虹AD OC、索泰天啟這些都是不錯的你也可以選擇價效比更高的丐版,或者顏值、用料更好的旗艦型號,這卡的效能在2K解析度已經基本通吃了。
效能:中度生產力、2K高畫質遊戲
CPU選擇了5800X,同價位有12600KF,但是最近12600KF漲價不少,目前板U2800+,比5800X貴了三四百,價效比不如5800X,5800X 8核16執行緒,ZEN3架構,積熱稍微嚴重,不過不超頻的話200元的散熱器穩壓,這裡散熱器用的FS140,想超頻可以換成240以上的水冷。
效能:中度生產力、2K高畫質遊戲、4K入門
12700F 8大核4小核、20執行緒,單核效能強,多核效能更是碾壓5800X,目前來說價效比還不錯
這裡固態換成了1TB 致鈦PC005,長江儲存的快閃記憶體顆粒,純國產固態,效能表現還可以,支援國產可以選擇。
效能:中高度生產力、4K高畫質遊戲
顯示卡升級成了3080,目前新出的12GB版本在效能上略強且沒有礦卡,也是不錯的選擇。
效能:高度生產力、4K高畫質遊戲
板U換成12700KF+Z690-A,因為這裡升級顯示卡的意義不大了,Z690-A PRO雖然說是丐版,但是做的不錯,甚至可以帶12900K,完全不像丐版,價效比很高,同樣顯示卡升級成了3080Ti 中端型號,3080TI基本就是遊戲使用者的天花板,實際效能和卡皇3090的效能差距極低,對標A卡的6900XT,但是6900XT在高解析度表現略弱於3080Ti,這裡也可以選擇了6900XT。
效能:中高度生產力、4K高畫質遊戲
這套配置和18000的配置一樣,均為12700K+3080Ti,但是主機板升級成了戰斧,顯示卡升級成了旗艦型號,微星的超龍,效能基本無差別,但是硬體的品質上了一個等級。
再往上就是12900K、3090、D5平臺各種拉滿的配法,遊戲玩家不是很有必要,當然有錢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