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想要身體好,就得要吃飽點,但是研究發現,“少食”會讓你更健康,更有益於延壽。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限制食物的攝入,能夠顯著推遲衰老的過程,並且延後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時間。
研究發現:細胞自噬可以延緩衰老
“自噬”從字面意思來看,可理解為自己吃自己,人體的細胞由外而內分為3層結構: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由於生命活動的進行,細胞每天在進行生理和化學的反應,在反應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多雜質,長久以後,雜質的堆積會加速細胞的衰老和死亡。
因此,“細胞自噬”就是自我清除細胞質中的代謝殘渣、恢復正常的細胞活動。
而如果能夠按照需要開啟人體細胞的自噬功能,不僅可以延緩衰老,還有可能治癒某些疾病。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海南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曾經對171名百歲老人進行相關的RNA測序分析,結果發現,百歲老人的自噬-溶酶體通路基因表達上調。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細胞自噬真的可以延長壽命。
如何才能促進人體開啟“細胞自噬”功能?
劍橋大學的分子神經遺傳學教授David Rubinsztein曾發表過一篇研究,稱在小鼠身上能夠看到24小時禁食可以促進體內細胞的自噬功能。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同時也提出,透過增加飢餓的誘導療法可以細胞自噬-溶酶體的功能,把在人體衰老過程中產生的損傷和有害物質消化掉,並利用降解產生的物質進行代謝,釋放出能量維持機體的生存。
當然,研究同步指出,“適當保持飢餓”並不是為了長壽而不吃飯,而是在保證生物體必需的營養下可以適當禁食。
相反,如果吃太多會面臨怎樣的危害呢?
第一,會導致肥胖
如果長期吃得很飽,攝入多、消耗少,就會導致脂肪堆積,尤其是在晚上人體代謝速度明顯減慢的時候,晚餐吃太多,代謝不掉,更易產生脂肪。
第二,易患上急性胰腺炎
暴飲暴食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尤其在過節期間,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明顯會升高。
第三,增加胃腸癌的風險
吃太多的食物會增加胃腸道的消化負擔,而且對腸道菌群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久而久之會增加胃腸癌的風險。
第四,誘發冠心病、腦梗塞等疾病
吃太多會導致過多的脂質成分堆積在血管壁上,脂質成分越堆積越多,最終會堵塞血管造成心肌缺血、腦供血不足等,引發冠心病和腦梗塞等重病。
第五,引發糖尿病
吃的過多過油膩,會刺激胰島素過度分泌,增加胰臟的負擔,久而久之胰島素耗竭分泌不足,以致於不能很好的調節血糖,引發糖尿病。
最後,我們提醒各位的“少吃”是指的在滿足人體必需營養的情況下吃7分飽,“禁食”是指間斷性的不吃,比如每天晚上7點到早上7點,這12個小時能不要吃任何食物。否則,過低的營養攝入會引發免疫系統功能不足,容易發生感染。
因此,在保證必需營養攝入的前提下,適當“少吃”和夜間“禁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