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2021年9月22日,開庭那天,被告席上的王曉,一如檢察官第一次見到她時的樣子,眼睛紅腫,頭髮凌亂,嘴唇緊緊地抿著,表情悲慼又惶惑。
從提審到宣判,王曉的認罪認罰態度都很好。但承辦檢察官從管教那裡瞭解到,王曉在看守所裡情緒起伏比較大,因為想念兩個孩子,經常徹夜難眠。
1為給女兒治病她欠下20萬元網貸
王曉之前的生活還算舒適,父母是做小生意的,家境不錯,她有個姐姐,因為是小女兒,父母和姐姐都很寵她。中專畢業後,王曉始終沒有固定的工作,她幹過超市理貨員、快遞代發員,也做過兒童用品的代理,最後在一家手機店做店員。
王曉的老公在工程隊裡做技術員,月薪1萬元左右,王曉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他們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小虎6歲,小女兒梅子4歲。平時,王曉夫婦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家是農村的,沒有固定收入,但整體家庭情況還不錯。
王曉認為,她的生活是從結婚後開始變糟糕的。結婚後有近兩年的時間,王曉一直沒懷上孩子,她的婆婆非常不滿。老公帶著王曉,四處求醫,花去十多萬元費用後,王曉終於懷孕。
王曉的老公和婆婆更疼小虎,對梅子要冷淡些。王曉自小就比較好強,不喜歡重男輕女的人,對老公和婆婆很有意見。因此,她對女兒格外上心。
2017年底,王曉漸漸發現,梅子和同年齡小朋友不太一樣,她的情緒焦躁,膽子特別小,不敢見生人,大人叫她也沒有明顯積極的反應,不喜歡和小朋友們玩,連“爸爸媽媽”都不常喊,只在發脾氣的時候才發出“咿咿呀呀”的叫聲。
王曉懷疑梅子有問題,開始帶孩子就醫。一開始,在本地就醫,醫生說,沒有大毛病,聽力發育正常,就是孩子不願意和別人交流,也許是性格內向的原因。王曉不放心,多次帶孩子去大城市醫院就診。最終,醫生認為梅子有輕度自閉症,且語言和社交中樞都有些輕度發育遲緩。
也有醫生說,孩子現在還小,大了情況或許慢慢會好一點。
王曉覺得即便情況輕微也需要治療,但老公和婆婆覺得,醫生都說孩子沒有什麼大問題,隨著歲數增長就會好轉,所以沒必要花這個錢。
三人因為梅子的病情發生了分歧,慢慢地,老公和婆婆對梅子也少了關心。王曉只能獨自帶孩子去北京、上海看病,耗費了很多精力財力,效果卻不明顯。
孤軍奮戰的王曉心理壓力、經濟壓力很大,老公和婆婆不給錢,也不給好臉色。於是,王曉向孃家人、朋友借錢,卻不敢也不想問婆家親戚借,後來,就從網路上貸款。
經過治療,梅子的情況越來越好。終於,醫生建議王曉不需要頻繁來醫院了。
沒想到,王曉緊繃的心才剛放下,命運又給她開了個玩笑。有一天,梅子突發高燒,後醫院確診,梅子感染了腦炎。王曉幾乎崩潰了,恰巧此時,姐姐要買房子,讓她把之前借的錢還給她。王曉一時間陷入了困境。
沒辦法,王曉只好再去網上借小額網貸應對危機。王曉一共借了20多萬元,但利滾利滾到了近60多萬元。
2拆東牆補西牆,“窟窿”卻越來越大
頻繁的催債電話讓王曉精神崩潰,她特別擔心那些催債的人會傷害孩子。老公和婆婆則明確表態,不會為她出一分錢。
王曉於是想做生意賺錢還債,她做了一陣子微商,但銷量有限、利潤微薄,無法解決問題。
走投無路的王曉,有了更大膽的想法,她根據之前商品銷售的情況將客戶群定位為寶媽。她先在朋友圈釋出了大量低於市場價的商品廣告,吸引了大量的顧客來購買,這些人大多是她之前的顧客及顧客推薦的朋友,然後,她再去以原價進購商品。
王曉先將小部分商品發貨,再告知顧客因為價格低所以發貨慢,可以等就等一等,不能等她就退款,大部分顧客都被低價及大量贈品吸引,選擇等待,王曉就拿這部分貨款先還債。
王曉設想得很好,拿著貨款投資賺錢,以後再進貨、發貨,打個時間差賺錢。但現實很殘酷,沒有投資經驗的王曉不知道怎麼投資,也不敢去買股票、基金。給客戶約定發貨的日子很快就到了,顧客一直催貨,並且要求發承諾的贈品。
王曉只能發更多低價貨品的資訊在朋友圈,然後用後面顧客的貨款,高價進貨,發貨給前面的顧客,拆東牆補西牆,“窟窿”卻越來越大。
由於王曉一直在朋友圈和朋友中營造做微商很賺錢的虛假狀況,她的同事和朋友很是羨慕,都覺得她是個做大買賣的能人。殊不知,王曉已經把主意打到同事和朋友身上。
王曉先是借投資的名義,給出豐厚的回報,向周圍同事借錢,後來直接讓她們投資。例如,投資9999,一個月之後返本金9999並支付2000元利息或者直接送手機一部。
在巨大利潤的誘惑下,很多親友紛紛入夥。王曉則拿這些錢進貨,給之前的顧客發貨。同時,她利用自己手機專賣店店員的身份,開始做活動,充值送手機,充值2499元送價值2499元的手機一部,2499元可以用來買任何商品,不想買也可以申請退款。以此種形式,王曉圈了不少錢。
3父母的20萬元養老錢都被她賠了進去
2020年12月,王曉的錢斷了鏈條,父母的20萬元養老錢都被她賠了進去。催債的、催發貨的不斷,她覺得自己完了,甚至想到了自殺,但她不想把債務和罪名留給孩子,為了孩子,她也應該勇敢面對,給被害人一個交代。
放棄自殺的想法後,王曉找了她最大的客戶李莎說明情況,然後去派出所自首,同時王曉的同事、朋友聯絡不上她,也已經報警。
2021年7月5日,本案移送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提審過程中,除非承辦人訊問,王曉很少提到老公。
案發後,公安機關曾詢問過王曉老公,王曉老公對王曉的行為非常不解,對她也充滿了厭棄,反覆強調,王曉借錢的事情,他不知情,所有債務與他無關。他還強調,他為了給女兒看病也向親友借了十多萬元,自己已經還完錢。他甚至懷疑妻子借這麼多錢沒都用在給女兒治病上。王曉案一審尚未判決,老公就透過律師告知王曉要離婚。
檢察官詢問王曉婆婆,是否願意拿出部分積蓄替王曉賠償被害人以獲得諒解,王曉婆婆一口拒絕。
2021年9月底,法院以詐騙罪判處王曉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5萬元,並責令其退賠16名被害人444萬餘元損失。(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本文為《方圓》雜誌原創稿件,轉載時請在醒目位置標明作者,並註明來源:方圓(ID:fangyuanmagazine)。
編輯丨肖玲燕 王麗 設計丨劉巖
記者丨張振華
通訊員丨李曉波 孫開磊 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