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總覺得資歷越深,能力越大,但往往現實中並非如此,有人到中年還是一事無成,有的人青年才俊、事業有成。在歷史中,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也是如此。
說起四大文明古國,他們無一例外都屬於農耕文明,說白了就是種地的。因為在最原始的社會里,只有農耕文明才能做到長期的自給自足,保證人口穩定,長期繁衍增長,畢竟對於老百姓來說,吃飯生存才是根本,也只有這樣國家才能維持穩定。
但是,不可否認,農業文明也意味著國家的發展會比較緩慢。人們只想著眼前的穩定生活,不會想著去改變現實,如農耕慣了,有飯吃,有衣穿,壓根兒就不會想著去做買賣賺大錢,沉溺於現狀,不謀求發展,這就是最大的弊端。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四大文明古國基本都是依託於河流發展起來的,古巴比倫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也就是現在伊朗的境內,在公元前539年就不幸滅亡了。古埃及位於尼羅河流域,古印度位於印度河流域,古中國位於黃河流域。
這些文明幾乎集中在同一個緯度上,他們有著相似的氣溫,相似平坦的平原和充足的水源,這些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給了這些文明誕生的機會。依山傍水,人們開始在這裡繁衍,讓他們擁有了自己的輝煌時代,這是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成的,但同時也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對於國家的發展,他們需要一步步的探索,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前車之鑑,作為歷史的開荒者難免會走彎路、走錯路,這些東西都是不可避免的。就好比我們北方地區普遍農村每家分到的土地多一些,家裡幾代人靠種地就能生活,而南方的地少一些,人們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窮則思變,就只能外出謀求打工,打工打好了比在農村種地不知強好多倍。
廣東為什麼那麼發達?好多網友說廣東的發達靠的是千千萬萬的打工人在這裡辛辛苦苦的打拼,從而創造瞭如今的GDP、如今的財富。
說起來,美國和這種情況類似。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對於一群移民者來說,他們本身就不安於現狀,因此也就不會在美國老老實實的搞農業,哪怕是搞農業也是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效率不知道比普通人工、小農經濟高了多少倍,更何況這些移民的人們都是帶著技術來的,他們簡單粗暴的統治了這片土地,不需要去改革任何人的思想,以最快的時間、最簡單的成本就把最新的科技帶到了美國。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求發展,美國的起跑線就比四大文明古國快得太多了。
四大古國是在自己一點一點地摸索著,而美國則是一出手,簡直就是開了掛一樣。從科學技術到思想文化到政治體制,美國吸收了太多的新東西,而這些新東西相輔相成,都要比其他國家先進的多、發達的多。更何況,美國建國以後趕上了好時候,兩次工業革命讓美國的科技實力和生產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美國的土地下蘊藏著大量的資源,煤炭礦石應有盡有,有了這些資源,再加上技術的最佳化,美國在工業的發展上突飛猛進。
不僅如此,兩次世界大戰也讓美國嚐到了戰爭的紅利。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是歐洲戰場、非洲戰場、太平洋戰場、大西洋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是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歐洲戰場,這兩次世界大戰都遠離美洲大陸,因此美國非常的幸運,本土根本就沒有受到任何的戰爭波及。
我們不妨再看一看美國的地理位置,這個國家幾乎獨佔了北美洲,任何一個國家想要攻打美國,要麼就要橫跨太平洋,要麼就要橫跨大西洋,這樣的成本和風險不是一般的大,所以美國才能在戰爭中免於炮火的洗禮。
可以說,戰爭對美國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我們學過歷史都知道,曾經的海上霸主——英國在二戰後大傷元氣,我國更是在戰爭的肆虐下千瘡百孔,印度在英國的殖民下也是一貧如洗,只有美國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美國的發展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正是這些多方面的因素才讓美國成為了當今的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