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所創作DIY配置單,比較主觀,所寫配件只是基礎,各位朋友可在這基礎上選擇更好的配件進行升級,也可直接簡單照搬使用。
你們自己DIY裝機還是去買整機,都可參考我寫的配置單進行比價和調整參考。
一般情況不建議買比我配置單上寫的配件更縮水的(價效比也不能太極端追求,還是要考慮效能售後這些的)
個人娛樂(基礎辦公)來說,建議別買太好的配置,量力而行,成年人可能沒那麼多時間玩遊戲(專業軟體工作用,還是別太省錢)
原則上我個人不推薦購買溢價顯示卡,非專業遊戲玩家(不追求高畫質),1599元沒漲價的6500XT其實可考慮,3050如果價格未來降到1899元是更好的選擇(大部分人顯示卡預算其實是2000元以內)
目前全球疫情+美狗狂印錢的背景下,顯示卡可能很難回落到GTX1660 Super 1300元左右的時候了,可能真的要接受沒有價效比甜品顯示卡的現實了(RX 6500XT 效能不夠甜)
2月電腦DIY市場 主觀閒聊
2月與1月市場變化最大的是英特爾12代CPU,漲價100-200元左右
RX 6500XT,最低基本在1599元(首發價),1599-1699能很好買到
RTX 3050,市場現貨價最低2299元(某寶是翔升,某魚有其他品牌的全新未拆封)
其他30系和RX 6000系顯示卡,有小幅降價,3060Ti依然5000最低起步,3070Ti最低有5599-5799元左右的,3080Ti丐版最低是9299起步(耕升 追風)中端型號10599左右(七彩虹 AD OC)高階型號11400-11900(七彩虹 火神,微星 超龍)。
主機板-記憶體-散熱器-電源-機箱-硬碟:(科賦的雷霆系列記憶體漲價幾十元,追風者AMP 650W金牌全模組的淘寶特價賣光了)其餘沒有明顯漲幅變動
主觀配置推薦介紹
CPU:
i3-10105F,價效比之選(原因:便宜)適合未來不升級高效能顯示卡
i3-12100F,單核效能確實強,網遊效能比i3-10105F明顯強一些,4核心8執行緒對於某些大作遊戲(比如戰地2042)效能還是不太夠用。
i5-12400F,並不是秒5600X(某些遊戲5600x更強,比如CSGO)搭配H610M主機板價格不算太貴(比5600X套裝便宜)
AMD 5600X,和i5-12400F的綜合性能差不多,某些遊戲5600x還更強一些,目前搭配微星 B450 MORTAR MAX主機板(這主機板老款屬於停產清倉了,B550新版搭配CPU要貴300元左右)價格上和i5-12400F搭配B660M入門型號主機板差不多。
i5-12600KF,秒11代英特爾全部,比5600x和5800x綜合性能強,只拼多核效能弱於5900X,適合工作高用途軟體要求,也適合遊戲高配玩家(有CPU超頻基礎的,可選擇Z690入門主機板)
i7-12700F,適合對CPU多核心效能有要求的專業軟體,生產力工作為主,打遊戲為主請選i5-12600KF
AMD 5900X,多核效能強於i7-12700F一點,單核效能理論上弱於i7-12700F,同樣也是比較適合專業軟體,生產力工作為主。
i7-12700KF,大部分人沒必要買,建議把錢加到顯示卡預算上,i5-12600KF已經很強
主機板:
H610M支援記憶體3200頻率,想上更高頻率需B660M主機板(入門款差價100元左右)
i5-12600KF i7-12700F搭配了B660M中較貴的2款,考慮到工作用途CPU高佔用率,帶來的主機板供電散熱壓力)
Z690主機板,選擇i5-12600KF和i7-12700KF可考慮使用,提供了CPU的超頻能力
(需要自己花時間去B站搜尋教學影片學習,這個過程不是很簡單,適合有一定基礎或學習能力較強的)
散熱器:
12代CPU的散熱器扣具需要LGA 1700,購買時一定問清楚商家客服,找可以送1700扣具的商家購買。水冷散熱器,對於大部分不追求拷機極限折騰的朋友,更多的意義在於機箱內部顏值,配置單中推薦了Asetek 7代泵水冷,追風者 240價格在599元左右(其實200元風冷就夠用,溢價部分你要想好)
記憶體:
光威 弈Pro 3000,國產記憶體顆粒,綜合考慮價格和終身保修售後方便程度,推薦京東自營購買
科賦 雷霆 3200 8G X2 CJR或DJR顆粒,比英睿達C9顆粒 3600頻率便宜100多元(英睿達C9 3200 8G目前在售款超頻能力大削弱,一般只能3200頻率使用)
英睿達 鉑勝 3600 8GX2 C9顆粒,目前價格599元左右有點太貴了,不太推薦。
RGB記憶體,推薦了芝奇 幻光戟和皇家戟,推薦的是3200 3600這種使用不太能超頻顆粒的(超頻強的型號貴非常多),價效比為主。
固態硬碟:
致態PC005是配置單4款裡面效能最強的,金士頓A2000效能比鎧俠RC10稍強一點點,固態硬碟使用的顆粒(致態更好,鎧俠和致態一樣用的原廠正片,金士頓可能是白片顆粒)
PCIe 4.0固態硬碟,想支援國產可選致態,綜合性能來說浦科特那款更好
電源和機箱:
100元上下的機箱其實都一般,200元價位的用料會好點整體結實一點
先馬 坦克3散熱和用料都不錯就是醜了點,不喜歡光汙染及側透可選先馬 朱雀Air
300元以上的一線機箱品牌,用料做工比100元的我個人感覺好很多,推薦了追風者 酷冷至尊 LINLI
電源,我的推薦僅供參考,不要買太便宜的一般問題不大,其實目前正經品牌的電源沒有太差的,我個人觀點是一分錢一分用料吧,用料和設計方案相對好的綜合來說穩定性耐用性更好點,價格差距不大的話優先去京東自營購買(售後上門取件不需要郵費,電源重一點自己郵寄一般都是超快遞起步價的)
RX 6500XT配置單
效能沒有達到預期,市場熱情不高,導致價格回落,目前最低價1599元(首發是1599元起步)遊戲入門顯示卡,4G視訊記憶體是硬傷沒法支援高畫質大遊戲暢玩。
RTX 3050
實際效能可以理解為增加了RTX和DLSS支援且視訊記憶體更大的GTX 1660Ti(不開DLSS和RTX時,效能不如RTX2060)
目前現貨最低價2299,比首發最低價1899貴400元,不是剛需的可選擇等降價。
3050顯示卡算力比較菜,礦老們不會搶購,供不應求現象目前不存在。
RTX 3070Ti
3070Ti比3060Ti強15%左右(比3060Ti貴700元),比3070強5%左右(3070Ti缺點是功耗和散熱都高不少)
目前市場行情來看,對剛需來說可能3070Ti更值得購買
RTX 3080Ti
綜合性能比3070Ti強20%左右,更適合4K解析度使用,如果你是2K解析度顯示器,我個人不太推薦買3080Ti(可能一些遊戲會出現顯示卡佔用率不高,顯示卡無法滿血輸出發揮性能的情況)
預 算 還 行
CPU自帶顯示卡
對於不值得買什麼顯示卡來用的, 想等顯示卡降價再說的,本文CPU自帶顯示卡配置方案適合你
如果家用辦公沒有特殊要求的以上兩款適合,如果預算不是特別緊張的話,建議選擇i3-10105配置方案。
目前預算有限,未來想加一張效能不差的顯示卡(RTX3050,500W電源足夠)
對於遊戲有一定要求,就當於給自己買了一張750Ti 2G顯示卡(5600g自帶顯示卡效能=GTX750Ti)LOL DNF CF那些暢玩,NBA 2K低畫質玩一下,CSGO不要求高幀數也能玩的水平。
搭配H610主機板的缺點是記憶體最高只能3200頻率,想更高記憶體頻率需要加錢100元起升級B660M入門型號。
如果想升級性能比較高的顯示卡(3070Ti 3080這種),電源可考慮買個650W金牌全模組(我的上一篇文章有推薦)
遊戲工作全能CPU,至少90%的人都夠用那種
綜合遊戲效能較強,適合重度遊戲愛好者
工作用途,主要是專業軟體
具體哪個軟體和側重CPU還是顯示卡,需要你個人瞭解,這個框架就是讓你自己根據實際對顯示卡的需求進行後續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