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透過歷史看氣候,人類該反思些什麼?

河南的暴雨似乎還淹沒著我們的思緒,美國的龍捲風已經讓老美們找不著北。

這些自然災害的出現,不厭其煩地撕毀我們關於“歲月靜好”的幻想。不少人開始深思:人類是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人類歷史中的氣候變化:從史前到現代》一書中,來自美國菲奇堡州立大學地球科學專業的副教授伊麗莎白·戈登,聯手同校的歷史學教授本傑明·利博曼,兩人整合了天文學、地質學和氣候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就氣候變化與人類歷史的相互影響提出開創性的觀點。

在這本書裡,我們能看到氣候變化是如何改變地球上的環境,進而改變人類社會,而人類社會的變化發展又是如何反作用於全球氣候變化的。

透過歷史看氣候,人類該反思些什麼?

一、氣候變化影響人類進化

想想人們第一次看到一隻黑猩猩用疊箱子的辦法拿到吊在高處的香蕉時腦中所想的東西:啊,黑猩猩這種人類近親如此聰明,想必我們的祖先就是靠著這種智慧進化出今天的我們吧!

事實上,這種將人類進化看作是偶發性事件的思維很難獲得科學的支援。

儘管直到今天,人們還無法弄清,在猿人進化成直立人、直立人又進化成智人、尼安德特人等多種直立人後代種群的過程中,是什麼因素形成“篩子”將智人——現代人類的祖先——以外的所有直立人後代淘汰。但更多嚴謹的資料收集和分析表明:影響人類早期進化的源頭並非可以簡單歸因到食物短缺及生存環境惡化兩個方面,在這兩者背後起了推動作用的氣候變化很可能是導致人類進化的終極因素。

透過歷史看氣候,人類該反思些什麼?

數百萬年前,南方古猿(下稱“南猿”)出現在陸地上。和居住在非洲熱帶雨林中、仍需四肢共同攀爬行動的“遠親”黑猩猩相比,南猿“解放”了雙手,成為猿族中利用雙足行走的“異類”。

學者們據資料推測,南方古猿出現這一時期,非洲熱帶雨林受持續性氣候改變的影響,難以在越來越低的氣溫中保證大量水果食物的供給,這就導致南猿離開賴以生存的樹上,轉而走出雨林,到陸地上尋找食物的結果。

不再以水果為主要食物的南猿需要透過捕獵獲得能量的補充,一些發掘於非洲東部330萬年前的捕獵、屠宰工具以及有著明顯食用痕跡的動物遺骸證實了這一轉變的發生。

到了距今260萬至1.17萬年前的更新世,地球開始在冰期與間冰期中反覆交替,冰原的生長消退主導了早期人類向非洲以外地區擴散。

地球史上出現過幾次冰川極盛期(簡稱“冰盛期”)。冰盛期來臨時,地球上的部分陸地會被大面積的冰原覆蓋,生存範圍的劇烈縮減使得智人等直立人後代不得不做出繼續遷徙的決定。

透過歷史看氣候,人類該反思些什麼?

約4萬年前,造成地球氣溫驟降的海因裡希事件和布里特火山爆發同時發生,地球上共存的直立人種中,除智人以及殘存在某孤島上的疑似直立人後代種群以外,通通滅絕在這次氣候變化導致的大降溫中。

到了距今1.7萬年前,隨著孤島上的疑似直立人後代種群全部滅絕,智人成了地球上唯一倖存下來的人類種群。氣候的變化在人類還沒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之前,就完成了它對人類進化過程的影響。

二、氣候變化影響人類發展

在書本里,作者提到一個關於海冰消退對人們生活造成影響的案例:

美國阿拉斯加是一個高緯度地區。曾經,當地居民靠著海冰抵禦海浪和風暴的襲擊。如今,海冰消退,海平面上升,生活在阿拉斯加的居民少了天然的“防護屏”而暴露在風暴的威脅之下。

書上的另一個例子更是突出了氣候變化帶給人類發展的嚴重影響。

書本271頁出現了角度相同的兩幅攝影圖,它們分別拍攝於1941年和2005年。照片紀錄了美國冰川灣國家保護區中的繆爾冰川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巨大變化。

透過歷史看氣候,人類該反思些什麼?


書本271頁

在(a)圖中,我們能清晰看到遠處山峰上耀眼的白色積雪和近處奇形怪狀的冰面。冰雪的白與山體的黑相互映襯,一派寂靜荒涼中透出大自然的神聖與威嚴。

而在(b)圖中,也就是時隔64年後,大部分的山頂積雪已經融化,裸露出黑黢黢的山體。而曾覆蓋冰凌的河川早已融化成水,河面倒映著環繞的群山,無聲地記錄著氣候的鉅變。

如果仔細觀察,還能看到,在(b)圖左下角的地方長出了鬱鬱蔥蔥的樹木,這是64年前拍攝的(a)圖中從未出現過的景象,側面說明了全球氣候在變暖。

全球變暖使得凍土融化,一方面形成北半球寒帶獨特的“醉林”現象。另一方面,凍土融化而成的水不斷沖刷著地底的土壤,久而久之,鬆垮的土壤被沖走後,人造的地表下方就會形成空洞,地面塌陷因此產生。

“塌陷的地面破壞了道路、電線和建築物。下方永久凍土的融化,還會導致房屋下沉或傾斜。”這是書裡原話,也是我們在過往報道中看到過的“奇怪現象”。

透過歷史看氣候,人類該反思些什麼?

不是氣候學家們追蹤記錄、深入分析,誰能想得到遙遠地區的一場冰雪融化,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大的不便?

而隨著冰川的加速融化,那些依賴冰川取水用電的人們雖然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充足的水資源,但長遠來看,不斷升溫的環境終會消耗盡這些有限的生命源泉。一旦冰川融水耗盡,生活在冰川附近的居民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遇。

由這些例子可見,氣候變化已然不是從前那個我們想方設法去緩解的發展難題,它甚至變成一個我們不可忽略的龐然大物,正迫使自欺欺人的我們不得不去面對它,面對它的改變所帶來的生存困境。

三、人類發展影響氣候變化

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歷史都強有力地證明了能源的使用是人口和經濟雙增長的關鍵。但這一決定作用有時是相反的,即人口與經濟的快速增長導致了能源的快速消耗。

17世紀,因為人口增長過快,依賴煤炭這一燃料供暖的英國開始擴大對媒炭資源的開採和運輸。寫下荒島求生小說《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丹尼爾·笛福這樣描述彼時英國媒炭運輸的場景:“龐大的船隊源源不斷地為這個需求日益增長的城市運來煤炭。”

及至18世紀晚期,燃煤蒸汽機的投入使用讓工業革命之火在英國首先點燃。這一事件標誌著人類大規模開採使用能源的時代的到來。

透過歷史看氣候,人類該反思些什麼?

機械化生產雖然讓英國許多新興城市就此名聲大噪,但其為工業化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可忽視的。作品以反映現實生活見長的19世紀英國偉大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艱難時世》中再現了一座工業革命中的城市景象:

“這兒到處都是機器和高聳的煙囪,從煙囪裡冒出無窮無盡的煙蛇,盤旋在城鎮上空,永不消散。這兒還有一條黑色的運河,一條紫色的河流混合著難聞的燃料......運轉中蒸汽機活塞,單調地一上一下,就像一隻處於憂傷癲狂之中的大象的頭。”

這座出現在小說中的“焦煤鎮”,在近兩個世紀以來的許多工業化城市中都可以找到影子。而隨著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的開發使用,本就深受溫室效應影響的大氣狀況進一步惡化。

人類智慧凝結而成的汽車、冰箱、空調等機器,在為人類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還無聲撕裂著地球上空的臭氧層,讓幾萬億年來被有效遮擋的紫外線直直照射到地表。同時,二氧化碳濃度的快速提升,也把地表溫度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球變暖的結果是:兩極冰川融化,被冰有效覆蓋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大量溫室氣體隨冰川融化被釋放出來,進一步引發氣溫上升。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而極端天氣中的乾旱又進一步刺激人們使用空調等製冷機器,機器釋放的物質不斷積累又會再次加重全球變暖的可能。

人類就這樣在自我設下的“怪圈”中嚐盡氣候變化帶來的反彈苦果。

的確,工業化的到來雖然解放了一批勞動力,讓經濟躍升至一個新高度,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人類只不過是以暫時撇下生態平衡作為代價,換來一個看似繁榮,實則正在滑入深淵的社會。

透過歷史看氣候,人類該反思些什麼?

寫在最後

曾經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用盡智慧去開採利用資源的人心,在過度的貪婪下逐漸變質、反向侵蝕,以至於我們選擇性地忘記,人類的命運還牢牢把握在地球手中。

這本書給到普通讀者最深刻的啟發莫過於:人類從來都不能自詡為是地球的“霸主”。從生命誕生之初,我們的命運便註定要與地球自然交相輝映。

如果說,我們從來都不想成為毀滅地球的“劊子手”,那麼,我們也不應成為事不關己的“旁觀人”。

@瀾滄月別質疑作為個體存在的你我為綠色低碳做出的微薄貢獻。哪怕只是像1.01後面的小數一樣努力,全世界的微小力量聚集在一起,也會像1.01的365次方一樣得到遠大於1的力量。而我們總能在這大於1的力量中找到看見明日曙光的路。

分類: 收藏
時間: 2021-12-28

相關文章

孫中山國葬細節:遺體再行防腐手術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孫中山國葬細節:遺體再行防腐手術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1929年,位於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終於落成.此時,距離孫中山死後靈柩被"暫厝"北平(以下稱北京)西山碧雲寺已經整整四年. 四年間,孫中山的靈柩險些被奉系軍閥焚燬.也正因此,杜聿明曾 ...

孫中山身後事:遺體險因張宗昌迷信風水被燒,張學良到碧雲寺阻止

孫中山身後事:遺體險因張宗昌迷信風水被燒,張學良到碧雲寺阻止
"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要喚起民眾積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 1925 ...

孫婉:拒絕父親孫中山的禮金,不肯見他最後一面,保留其照片54年

孫婉:拒絕父親孫中山的禮金,不肯見他最後一面,保留其照片54年
1914年,孫中山次女孫婉和王伯秋喜結良緣,"月下老人"正是父親孫中山.只可惜,後來的孫婉一門心思認定,父親才是自己婚姻的破壞者. 右一孫婉 直到73歲的孫婉,在與時隔50年才相見 ...

細說南京“內十三”城門

細說南京“內十三”城門
南京明城牆,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下令修建的,長度約23公里. 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把南京13座城門編成了童謠:"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鍾阜,儀 ...

時隔24年後,翟雲英來到丈夫劉亞樓墓前:你交代我的事,都完成了

時隔24年後,翟雲英來到丈夫劉亞樓墓前:你交代我的事,都完成了
前言 1989年清明,在北京西郊八寶山革命公墓陵園.一位頭髮灰白,年逾花甲的女同志捧著一束親手栽培的鮮花來到原國防部副部長.空軍第一任司令員劉亞樓上將的靈前. 她的腳步很輕很輕,就像當年生怕打擾正在運 ...

為何淑嘉皇貴妃死後可以陪葬乾隆,而純惠皇貴妃卻不行?

為何淑嘉皇貴妃死後可以陪葬乾隆,而純惠皇貴妃卻不行?
編輯丨霹靂小海蘭 排版丨後宮冷嬸兒 在<如懿傳>中,嘉妃做了很多壞事,樁樁件件都害人性命,也讓觀眾們都恨得牙癢癢. 劇中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個 "外國妃子". 來自玉氏也就 ...

49年開國大典前夜,兩名日本人在天安門前,為何看到毛主席就跑?

49年開國大典前夜,兩名日本人在天安門前,為何看到毛主席就跑?
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 前言 每逢重大節日,天安門的城樓上都會掛起漂亮的宮燈,但其實在開國大典的時候,城樓上掛著的並不是宮燈,而是八盞大紅燈籠.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八盞燈籠卻是由日本人設計並製作的.那麼 ...

精品推薦—孫中山中圓銀幣

精品推薦—孫中山中圓銀幣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 ...

盤點浙江10大高山,最高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你去過幾座?

盤點浙江10大高山,最高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你去過幾座?
旅遊風物誌,攬四海勝景,博人間風華. 浙江,簡稱浙,地處東南沿海,北連上海.江蘇,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毗鄰,東面是遼闊的大海,這裡經濟發達,山水秀麗,大山名山數不勝數,下面盤點浙江10大高山,最高 ...

「收藏大家訪談錄」9 古董教父安思遠

「收藏大家訪談錄」9 古董教父安思遠
他是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泰山北斗,被稱為"中國古董第一教父",他對明式傢俱收藏頗具建樹,又被稱為"明代之王".他是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 ...

1949年開國大典,舉國歡慶之時,人在廣州的蔣介石又在做些什麼

1949年開國大典,舉國歡慶之時,人在廣州的蔣介石又在做些什麼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在隆隆的禮炮聲中,開國大典正式開始. 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用他那濃重高亢而又讓人倍感親切的湖南鄉音,向全世界宣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一時間,毛主席的聲音透過無線電波 ...

任弼時:黨內無爭議,因病未參加開國大典,46歲病逝,周恩來淚目

任弼時:黨內無爭議,因病未參加開國大典,46歲病逝,周恩來淚目
周恩來,共和國最主要的締造者之一,新中國總理:任弼時,中共中央五大書記處秘書長,有大功於祖國和人民的偉大共產黨員,更被人稱之為"黨內無爭議之人". 這兩位偉大人物年輕時代就主義相投 ...

仙遊、仙遊,神仙遊歷過的地方,定能藥到病除,疫去人安

仙遊、仙遊,神仙遊歷過的地方,定能藥到病除,疫去人安
前言 很不幸,在嚴防死守下,福建莆田市的仙遊仍被新冠撕開了一個小缺口,成了這波疫情的焦點.我們堅信仙遊,特別是楓亭等這些傳說中神仙遊歷過的地方,定能很快藥到病除,疫去人安. 仙遊縣,這個富有仙氣的縣名 ...

揭秘開國大典前夕,第一屆政協會議始末:毛主席並非全票當選主席

揭秘開國大典前夕,第一屆政協會議始末:毛主席並非全票當選主席
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現場 1949年8月28日下午,北京前門火車站,毛主席一行正在等待一列從上海來的專列. 這是宋慶齡前來,參加新政協會議的場面. 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在即,同時也意味著全國解放的程 ...

深受張家大恩,郭松齡卻起兵反奉,如若成功,東北會出現什麼局面

深受張家大恩,郭松齡卻起兵反奉,如若成功,東北會出現什麼局面
郭松齡 圖片來自網路 在張作霖控制東北時期,雖然在內部也經常性地會出現一些矛盾和爭鬥,如張作霖和馮德麟.張作霖與湯玉麟之間的爭鬥,但從整體上來說,奉系內部沒有出現過像關內那種軍閥混戰,各位大佬今天高高 ...

盧慕貞:與孫中山體面離婚後,定居澳門,夫死寫文悼念,86歲辭世

盧慕貞:與孫中山體面離婚後,定居澳門,夫死寫文悼念,86歲辭世
"今宵露寒,先生再見!轉身卻是淚水潸然,這似水流年,我們不虧不欠." 這是後世為盧慕貞寫給孫中山的<再見先生>裡的一句,這段歌詞並非出自盧慕貞之手,可它卻無比準確地將她 ...

1969年宋子安離世,遺囑寄二姐宋慶齡:請她接收屬於她的遺產

1969年宋子安離世,遺囑寄二姐宋慶齡:請她接收屬於她的遺產
"請她接收她的遺產." 1969年,一封美國發來的航空郵件飛入早已深居簡出的宋慶齡家中,寄件人稱自己是宋慶齡最疼愛小弟宋子安的美國律師,告知她宋子安突然在香港逝世的訊息,請她接收由 ...

藍妮:孫中山的兒媳,90年代重新住進上海的別墅,1996年悄悄去世

藍妮:孫中山的兒媳,90年代重新住進上海的別墅,1996年悄悄去世
提示:如果今天藍妮的經歷還能給人們些許啟示的話,那麼,這兩點就是最實惠也最樸素的:一是做"官太太"就別做去做生意,即使能正經做成了生意,也多少有些說不清楚:二是如果能對他人好一些, ...

大奉打更人後記1

大奉打更人後記1
懷慶二年,夏. 皇宮,御花園. 涼亭裡,一身青袍的魏淵坐在圓桌邊,手 裡捻著棋子,沉吟片刻,道: "如今大劫平定,四海安寧,再過幾日, 我便辭官,帶著太后雲遊天下去." 石桌對面的 ...

「收藏大家訪談錄」14 日本頂級收藏家安宅英一

「收藏大家訪談錄」14 日本頂級收藏家安宅英一
日本人到底多喜歡中國瓷器?近些年來,不斷地出現大量的中國古董被蘇富比.佳士得.嘉德.拍賣等國際大拍賣公司所拍出,這些中國古董都有一個共同的來源,那就是日本收藏家! 如果您要去追溯這些日本收藏家的收藏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