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很多朋友都想把自己過年期間長長了的頭髮修剪一下了,一般很多朋友都會挑在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這一天進行剪頭髮,而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又叫做龍頭節,下面一起來了解下農曆二月初二為什麼又叫做龍頭節?為什麼說這天剪頭髮好?
農曆二月初二為什麼又叫做龍頭節?
龍頭節又稱“龍抬頭”或“春龍節”,節日日期為農曆二月初二,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
為什麼叫做龍頭節的說法很多,下面來看看有哪些?
古代的中國人把天上的星系,以北斗七星為中心,在四面劃分了四個區域,東方為蒼龍,西方為白虎,南方為朱雀,北方為玄武。東方的星系如一條龍,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格外顯現,故稱“龍抬頭“。
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區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
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其實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想象加工出來的。
為什麼“二月初二龍抬頭”要剪頭髮?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曆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對這一天來理髮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理髮本身,而是討個吉利:大家都來剃龍頭。另外,在我國民間流傳著“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在臘月理完髮後,一個月都不再去光顧理髮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民間禁忌近年來在年輕的一輩中已逐漸淡化。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介紹,你們對龍頭節這一天的習俗有沒有了解更深了呢?很多人選擇這一天剪頭髮其實就是延續傳統圖個吉利,並不是說一定要這一天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