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聯4:2擊敗利茲聯的比賽中,曼聯終於打破了139個角球無法破門的尷尬,由馬奎爾頭槌破門打進1球。賽後Eric Laurie對曼聯的角球進球戰術進行了分析,認為曼聯的角球戰術有了非常良好的變化,曼聯的角球開始普遍採用擋拆、跑動牽扯等方式,成功給主攻球員製造了空檔。我們透過比賽的畫面來進行簡單的回顧和分析。
變化一:禁區內不再堆積球員
在開出角球之前,曼聯在禁區內只有4名球員,改變了過往在禁區內堆積人員的方式。林加德、布魯諾費爾南德斯、麥克托米奈等待第二落點,這就導致利茲聯不得不安排球員在禁區外圍看防。
曼聯在禁區內的站位分成兩部分,林德洛夫在球門前吸引兩名防守球員的注意力。對手不得不防止林德洛夫干擾門將的可能性。博格巴、馬奎爾、C羅三人擁擠在一起,和利茲聯的三名防守球員糾纏在一起。但是分工不同。博格巴、馬奎爾試圖擋拆其他球員,C羅處於最外圍,C羅是相對自由的跑動,這就給於利茲聯球員一個誤判,C羅是主攻球員。
變化二:角球開出之前的無球跑動
曼聯角球開出的時間,不再由主罰人員決定,而是由C羅決定。當C羅在禁區線上向近門柱跑動時,帶走了中路的1名防守球員,博格巴開始跑位到馬奎爾身前,幫助馬奎爾擋拆球員。
博格巴攔住了兩個球員之後,馬奎爾處於空位。這時候馬奎爾可以擁有自由跑位的空間,這就是開出角球的訊號,盧克肖也是在這時候開始開出角球。
變化之三:林德洛夫的牽扯
在盧克肖開出角球的瞬間,也給了林德洛夫一個訊號。林德洛夫開始向近門柱跑位,在角球的落點還無法完全判斷的情況下,利茲聯兩名看防林德洛夫的球員,只能跟防向近門柱跑去。
博格巴的大體格作用開始體現出來,他把利茲聯中路的兩名防守球員直接撞開,C羅也已經跑動到位,對手也跟防到位。但是,博格巴、C羅之間的位置出現了一條通道,這條通道恰恰是馬奎爾向前的唯一通道。當曼聯的角球戰術進行到這時候時,戰術安排基本已經實現了。
變化之四:利用衝刺牽扯防線
如果是過往的比賽中,C羅、博格巴、林德洛夫都會站在等待搶點,但是這一次角球進攻沒有站位,而是選擇了衝刺。林德洛夫的跑動直到小禁區外圍才停止,把禁區內部留在中路的三名球員。
C羅向近門柱、博格巴向遠門柱跑動,把利茲聯的球員完全分攤開,這就給馬奎爾創造了單挑對手最後一名防守球員的機會。而且對手還是後來補防到位的,已經完全失去了起跳時機,馬奎爾等於是在無人看防的情況下完成了頭槌攻門。
結束語:4人擊敗6人
在這一次角球進攻當中,曼聯在禁區內只有4名球員,而利茲聯在禁區內安排了不含門將在內的6名球員,林德洛夫幫助帶走了2人,博格巴、C羅分別帶走了1人,並且都形成了1對1的進攻模式。
這種模式在曼聯過去的戰術中有所使用,但是跑動牽扯都是差了一個檔次。這一次算是比較完美的一次戰術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