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淮海
豫東戰役勝利結束以後,粟裕率西兵團(即外線兵團)於S月下旬開抵山東泰安、曲阜一帶休整。至此,分兵一年的華東野戰軍部隊實現了東、西兵團會合。
10月上旬,我參加了華野前委在山東曲阜召開的前委擴大會議,聽取傳達9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制定的“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奪取全國政權”的決策精神,參加討論了華野全軍如何作出相應的部署,並且圍繞學習毛主席關於“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油目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重要指示和華野前委擴大會議透過的《關於加強紀律性,克服無政府狀態的決議》,對我們六縱兩年來的工作進行了檢查總結我深感曲阜會議是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使華野全軍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更加團結,組織上和行動上更加統一,紀律性和戰鬥性大大加強,為我軍奪取淮海戰役的勝利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組織準備。在曲阜會議上,我們還參加討論研究了淮海戰役的作戰部署,遵照毛主席制定的《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對戰役第一階段的作戰計劃、兵力部署作了全面安排。會後,我六縱廣大指戰員很快投入了淮海戰役的各項準備工作。
淮海戰役第一個作戰目標,是鉗制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殲滅黃百韜兵團,首先砍掉敵人的右臂。華野首長賦予我六縱的任務,是和兄弟縱隊一起,向徐州以東新安鎮地區的黃百韜兵團實施主要突擊,迅速殲滅該敵。戰役發起之前,我六縱透過傳達貫徹曲阜會議精神,總結經驗教訓,整頓作風和紀律,開展攻堅作戰訓練,使會議精神迅速轉化為奪取新勝利的力量,全縱上下牢固樹立起打前所未有的大仗、惡仗的思想。
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我六縱和兄弟縱隊一起,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新安鎮地區的黃百韜兵團攻擊前進。敵人懾於被各個殲滅,遂令黃百韜兵團於7日晨放棄新安鎮,向徐州收縮靠攏,以作決戰防禦。我們在判明敵人的這一突然變化後,來不及等待上級的具體指示,即根據華野戰字第13號攻擊命令中關於“如發現敵收縮集結徵候,應不失時機的展開挺進截擊,各個殲滅之”的精神,急令各師迅速越過隴海鐵路,從東向西追擊敵人。全縱指戰員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不怕打亂建制,不被小股敵人糾纏,以日行百里的速度,晝夜兼程,猛打窮追,至11日晚進抵碾莊、曹八集以南以西地區;此時,華野十三縱隊乘何基洋、張克俠率部起義之機,由北向南直插隴海鐵路,與我六縱會合,達成了對黃百韜兵團的包圍。至此,黃百韜兵團的五個軍,除六十三軍和一00軍的四十四師在西逃中已遭殲滅外,其餘被全部圍困在碾莊及其周圍不到18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帶。在完成對敵包圍後,我六縱乘敵驚魂未定,連續兩天出動六個團的兵力掃清外圍,繼續壓縮包圍圈,攻佔了碾莊東南、西南的大張莊、王家集和王莊等要地。
11月13日前,我軍圍殲黃百韜兵團的戰鬥,是在邊追擊、邊合圍、邊攻擊狀態下進行的,因而組織準備工作不夠嚴密充分,戰果也不大。為了加速圍殲黃百韜兵團,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於14日晚召開有關縱隊負責人會議,總結經驗教訓,區分任務,調整部署。這時,我六縱正在準備當晚攻擊彭莊的事宜,就由縱隊副司令員皮定均和副政委陳時夫出席會議。會上確定,由華野副政委兼山東兵團政委譚震林和山東兵團副司令員王建安統一指揮各縱隊,並下達我六縱首先攻殲彭莊、前黃灘之敵,爾後向碾莊實施突擊的作戰任務,這與我們原來的部署相吻合。會後,粟裕、譚震林專門來電話查詢攻打彭莊的準備情況,問把握性大不大。
我們作了肯定回答,並報告具體作戰計劃,得到粟、譚首長的批准。彭莊位於碾莊西北3公里處,敵一00軍軍部、直屬炮兵營、工兵營、特務營、六十三師師部及三個步兵團糜集於此。敵人在村內和村周圍突擊構築以野戰地堡群為骨幹的防禦陣地,形成犬牙交錯、縱橫貫通的野戰工事,企圖固守頑抗。我們針對一00軍的防禦特點,採取了三面攻擊、一面截擊與阻擊的部署,力求全殲該敵,不使逃脫。
11月14日晚20時許,華野司令部配屬給我縱的火炮,加上我們原有的火炮,發起了10分鐘火力急襲,壓制了彭莊東北角的敵炮兵火力,並摧毀了突破口的大部工事。隨後,我十八師由西南及西北,十六師由東及東南,同時發起攻擊。十七師則在彭莊和黃灘之間截擊與阻擊,並向黃灘進行近迫作業。戰鬥發起後,敵以彭莊陣地為依託,進行連續反衝擊,並乘我進擊部隊立足未穩之際,集中炮火進行還擊。我攻擊部隊充分發揮近戰夜故特長,實施多方位攻擊,與敵逐堡、逐屋、逐村地反覆爭殺,戰局進展緩慢,敵我形成膠著狀態。為加速殲敵,防其逃向碾莊,我們迅速調整和加強攻擊力量,調十七師一部投入戰鬥。在戰術上,採取攻其指揮首腦機關,亂其部署的戰法。15日凌晨2時,我兩個團直插彭莊中心,割裂敵防禦部署。這一著震撼了彭莊守敵的軍心,局勢發生了有利於我軍的急劇變化。各部隊乘敵動搖之際,猛打猛衝,一鼓作氣,將敵分割成幾小塊,再以炮火、爆破及突擊相結合的戰法,將其各個擊破。敵軍除軍長周志道負傷後率少數殘兵逃竄到黃灘外,副軍長楊詩云、軍參謀長崔廣森以下,全部被俘。
剛攻下彭莊,就接到上級命令,繼續向彭莊以東的前、後黃灘攻擊。於是,我們要警衛人員將俘獲的楊詩云、崔廣森帶走,部署新的戰鬥。黃灘在碾莊以西1.5公里處,敵四十四軍軍部,一五O師、一六二師兩個師部及所轄的三個步兵團盤踞於此,防禦工事比較堅固.11月16日晚18時,我們先以一部兵力發起攻擊,由華野司令部配屬給我六縱的七輛坦克在前開路。由於戰前對敵情和地形偵察不夠周密,首次使用坦克和步兵協同作戰沒有經驗,步兵與坦克脫節,所以進展較慢到17日凌晨3時,雖突破了敵前沿陣地,但我步兵在突破口遭敵三面火力夾擊,攻擊受阻。友鄰十三縱對後黃灘的攻擊也未奏效。上級指示,十三縱南調執行新的作戰任務,攻擊前、後黃灘的任務由我六縱獨立完成。這樣,我們及時調整了攻擊部署.為進一步掌握敵情,17日黃昏,十七師師長梁金華化裝成國民黨軍,開著兩輛坦克,抵近敵前沿陣地偵察。我軍坦克大搖大擺地開到敵陣地前,梁金華等人主動發話,我們是第二兵團派來與黃司令聯絡的.敵士兵喜出望外,紛紛爬出塹壕,迎接“援軍”到來。但是敵軍官十分狡猾,不準士兵回話。我偵察入員乘此良機,仔細觀察了敵指揮所及工事的具體配置。我們根據新偵察到的敵軍部署情況,周密進行了總攻前的準備各部隊深入進行了戰地動員,用兄弟縱隊痛殲黃百韜兵團其他各部的勝利捷報鼓舞指戰員,全縱上下鬥志昂揚,決心在殲敵一00軍的基礎上,再殲敵四十四軍。
11月18日零時,我六縱所有火炮一齊開火,對敵黃灘陣地進行了30分鐘的火力急襲,守敵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敵工事大部被摧毀。我攻擊部隊迅速發起衝擊。十八師首先從西北角一舉突破,緊接著十七師和十六師也分別從南面和西面突破我兩個團由西向東直插敵核心陣地,在坦克引導下,猛攻敵指揮所。敵軍指揮癱瘓,一片混亂。我軍經4小時激戰,全殲前、後黃灘之敵,敵四十四軍中將軍長王澤俊被我生俘。一五O師在我政治攻勢下,由師長趙璧光率部投降。至此,黃百韜伸向徐州方向的一隻臂膀已被我們砍掉,由西通向碾莊的障礙已全部掃清。18日上午,腿部負傷、滿臉灰塵的敵四十四軍軍長王澤浚被帶到我縱隊指揮部。我們按政策以禮相待。他以濃厚的四川口音,講了他這個非嫡系部隊被蔣介石擺弄的境況,然後感慨地說:“現在完了,被打得精光了!”淚珠簌簌滴了下來。
19日22時,我軍向碾莊發起全線總攻,六縱奉命由西南發起攻擊。兩小時後,我們接到華野首長電令,要我六縱撤出戰鬥,揮師南下,與兄弟縱隊一起進擊援敵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該兩兵團被中原野戰軍阻擊在安徽固鎮以北的任橋、花莊集一線。為了保障中野集中兵力圍殲黃維兵團,華野首長根據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意圖,提出集中五個縱隊殲擊李延年兵團的部署。六縱的任務是,沿儈河以南向津浦線固鎮、新橋段攻擊前進,斷敵退路,阻擊援敵,然後協同兄弟縱隊包圍和殲滅固鎮任橋之敵。11月27日晨,六縱由薪縣集奶奶廟地區出發;28日,先頭部隊第十八師由河集南渡懈河,進抵李園一線,沿途殲敵一部。這時,李延年見我大軍迅猛南下,為免於被殲,狼狽南逃,猜集於蚌埠、把河之間東西地區。我六縱於30日在南嶽廟截斷了敵三十九軍獨立團和軸重團的退路,戰至黃昏,殲其兩個營。獨立團團長鄧糾夫、副團長楊滌非、軸重團作戰主任朱德昌等人,見大勢己去,率部向我投降,受到我軍寬大待遇。他們紛紛訴說:“國民黨快倒臺了,再不能幹下去了,大官搶在前面逃命,我們不願意替他們當炮灰口”李延年在南逃後,受到蔣介石的嚴辭斥責,不得已再次與劉汝明率部北進,以解黃維兵團之圍。為此,六縱於12月1日進抵蚌埠以北的預定位置,在東起徐鄧,西至古城,南起曹老集,北至張集,正面70餘里,縱深40餘里的地帶,以清溝灣河為依託,阻敵北援。
12月2日,李、劉兩兵團在坦克和炮兵支援下,以三個軍的兵力,對我仁和集、曹老集、周家口一線進行攻擊。我六縱各部依託工事,反覆爭奪,激戰至5日黃昏,我十七師、十八師相繼轉移至界溝沿、陳集、石橋子、張八營一線阻擊。中原野戰軍二縱趕來參戰,與六縱並肩抗擊敵人。6日,敵人以三個軍的兵力繼續發動攻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軍沉著應戰,頑強阻擊。堅守陳集的十六師四十七團兩個連等敵人進至陣地前80米時才開槍,以密集的火力將敵打退,殲敵300餘人,我僅輕傷3人。敵人兩個營向石橋子我十七師五十團九連進犯,連黨支部書記號召大家沉著射擊,要“一槍打一個“。結果全連等敵人進至陣地前沿時猛烈射擊,斃敵130餘名。在一週阻擊期間,我六縱以頑強的堅守、迅猛的反擊和不斷的夜襲,給敵以重大殺傷。在我節節抗擊之下,敵進展緩慢,傷亡慘重。華野首長屢次增調部隊前來參戰,更增強了六縱的阻擊力量,鼓舞了指戰員勝利的信心。從12月11日起,敵人投入20餘輛坦克,對我發動了更加猛烈的進攻.戰至15日午夜,黃維兵團於雙堆集被全殲,李、劉兩兵團全線潰逃,我六縱轉入分路追擊之中.此後,六縱又奉命北上宿縣地區集結待命。
我們在淮海戰場上迎來了1949年元旦。1月10日,杜聿明集團被我軍全殲於陳官莊地區。1月17日,我六縱再次南下,於19日強渡淮河,進入蚌埠。
在淮海戰役中,我們以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計60萬兵力,同以徐州地區為中心的南線國民黨軍34個軍,計80萬兵力,進行主力決戰,總計殲敵55. 5萬餘人.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我華野六縱,在兄弟縱隊密切配合下,兩個半月浴血奮戰中,共殲敵28900餘人,其中俘敵四十四軍軍長、一00軍副軍長以下13800餘人,圓滿地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