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號,我國決定決定對美國軍工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實施反制,原因是向我國臺灣地區長期出售武器。那麼,有朋友就有疑問了,制裁這2個公司有什麼用嗎?答案是,當然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兒。
洛克希德·馬丁創建於1912年,前身是飛機制造廠,例如在二戰時,一共生產了19278架飛機,佔二戰期間美國飛機制造總量的60%。
目前,洛克希德·馬丁是美國最大的軍火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防務承包商,控制著世界防務市場40%的份額。例如美國五角大樓每年採購預算的1/3都支付給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同時它還幾乎包攬了美國所有軍用衛星的生產和發射業務。
2021年5月,洛克希德·馬丁在“2021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中位列134位。2021年6月2日,《財富》雜誌評選的美國500強中排第49 位。2021年10月,入選福布斯2021全球最佳僱主榜,排名第27位。可以說,它是名副其實、無可爭辯的世界第一軍火頭子。
首先,必須要承認,被制裁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在中國的直接業務不多,但其關聯公司在中國境內還是有一些業務的,並且涉及到多個領域。
而且,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產品並非只有軍火,它在中國業務還有飛機、能源和電子等三個板塊。
2003年3月,上海西科斯基飛機有限公司成立,美國西科斯基公司以外資的身份佔有大股東位置,持股49%,主要從事民用直升機的銷售、維修、配件及技術服務等,想要在中國直升機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其主要客戶包括中信海洋直升機有限公司、中國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
美國西科斯基是一家傳統的直升機設計製造商,應用廣泛的黑鷹直升機,就是由它研發製造。2015年,西科斯基公司被洛克希德·馬丁以約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除了民用直升機,洛克希德·馬丁還有一款混合動力飛機一直想賣給中國,洛克希德·馬丁投入了數億美元來研發這款飛機,主要目的是降低偏遠地區的貨運成本。
這款飛機結合了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和氣墊船的技術,不需要機場。因為它可以降落在幾乎任何未經處理的表面,包括水面、冰面或沙地。其首架飛機可以運送20噸貨物,飛行距離1400英里,相比傳統的重型直升機,燃料消耗減少30%,碳排放減少80%,北被看做是一款里程碑式的飛機產品。
洛克希德·馬丁認為,中國市場是這款飛機投入使用的理想之選,甚至想透過中國,在在亞太地區設立據點,以擴大這項業務在全球的版圖。
2019年9月,洛克希德·馬丁曾向中國奧凱航空出售了2臺全任務飛行模擬器。
另外,中星系列通訊衛星中有一顆中星5A通訊衛星,是由洛克希德·馬丁製造的。
除此之外,能源方面也少不了洛克希德·馬丁的身影。
2010年,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所屬的國核自儀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跟洛克希德·馬丁在美國華盛頓簽署協議,採用技術合作方式,聯合開發新一代核反應堆安全級數字化儀控系統和平臺。
而到了2017年,聯合研發的核電站中樞神經系統,成功獲得中美兩國政府核安全監管機構頒發的行政許可證。
而在此之前的2013年,洛克希德·馬丁還和我國的華彬集團簽署協議,聯合開發全球第一座10兆瓦陸基海洋溫差發電站。
所以,透過上面這些,大家應該能瞭解到,洛克希德·馬丁在我國的情況。
那麼關於雷神公司,情況跟洛克希德·馬丁類似,有一些關聯業務在中國。
那麼到底如何制裁他們呢?其實除了禁止交易以外,很多人會馬上想到稀土,而稀土,的確是可以狠狠地卡一下美國的脖子。
首先,稀土是軍工產品必備的重要生產材料。像常見的導彈、戰鬥機、雷達都必須使用稀土元素。
其次,稀土是我們中國的壟斷性資源,並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形成了完善的供應鏈,同時掌握了大量的核心專利,舉個例子,即便是稀土資源不是從我國開採的,但想要加工成有利用價值的稀土材料,那麼就可能使用到我們中國的專利技術,或者透過中國的企業、中國控股的國外企業進行處理。這點跟我們在半導體領域的情況很像,美國一道禁令,臺積電就不能給華為代加工晶片,因為生產線上有美國的技術、美國的裝置和美國的原材料。
美國一直在尋求發展自己的稀土供應鏈,但一直沒能如願。而美國每年消耗的稀土,約80%是從中國進口的。所以一旦我們徹底斷供,結果可想而知。
至於這次我們會不會使用稀土這個王牌,暫時還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樣,以前西方國家動不動就搞點事情,然後我們只能忍氣吞聲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即便是對於這些行業巨頭,相比收益,我們制裁導致的損失可能不算大,但也要讓他們明白,中國已經不允許你們再胡作非為了,這點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