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清王朝是我國最屈辱的一個朝代,清朝之前,全世界都以中國為驕傲,當時的歐洲和西方國家都不遠萬里來中國進貢。但到了清朝後,這些西方國家發現在中國有利可圖,於是用鴉片作為開啟國門的藥引。慈禧掌控的清朝不斷走向衰亡,在西方炮火打到中原的時候,慈禧想到的並不是如何抵禦外敵,而是想著如何保全自己的地位和權力。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她不惜透過割地賠款的方式來平息戰爭。但我們知道,這種懦弱的撤退,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
當時北京和天津這兩個地方的清軍總兵力高達11萬人,此外當地還有至少7萬人的民間武裝力量,而當時西方列強的兵力不過只有2萬人,但在這樣懸殊的力量差距下,依然沒能阻擋住西方列強的炮火。很多人絞盡腦汁都想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打2萬人都打不贏,到底輸在哪裡了。進入清王朝領土之後,侵略大軍的鐵蹄一路向紫禁城進發。10天的時間,西方列強從天津抵達北京。一路上並未遭遇什麼阻礙,但到臨近北京的時候,阻擊隊伍變得多了起來,義大利軍隊傷亡慘重,只剩下十幾個人。
為了避免全軍覆沒,他們選擇返回天津的大本營。在天津街頭閒逛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座不起眼的廢棄軍火庫。在撬開門鎖後推開一看,眼前的一幕簡直讓自己不敢相信。因為在這座不起眼廢棄的軍火庫內,儲存了大量清軍的武器裝備,還有很多戰略物資。有些武器還是非常先進的!他們數了一下,並且列舉了一張清單。上面清楚地記載著軍火庫的武器種類及數量。7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炮60門、87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大炮36門,機關炮156門這麼多武器都是早些年從歐洲國家購買的,沒想到買回來就放在那生鏽,根本沒有使用過的痕跡。
除此之外,還有4萬支剛出廠不久的曼利徹牌毛瑟槍和來復槍,這麼多武器,在西方列強進攻時居然不拿出來使用,實在讓人有些費解。滿滿一倉庫的武器裝備,按照現在的價值來估算的話,起碼值好幾個億。這些侵略者在看到這些武器後,心裡不禁感慨,能打贏真的是純屬僥倖。因為像這樣的軍火庫,天津大大小小至少還有十幾處,如果當時都拿出來使用的話,八國聯軍可能根本就沒機會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