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2022年山東銀保監局轄區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進一步學習傳達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銀保監會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全省工作動員大會精神,總結近年來銀行保險監管工作,分析研判當前形勢,研究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山東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邢桂君出席會議並講話。山東銀保監局領導,機關各部門、行業協會、駐濟銀行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銀保監分局及轄內銀行保險機構相關負責人在分局分會場參會。
會議指出,2021年,轄區各銀行保險機構和各級監管部門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銀保監會、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紮實推進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轄區銀行業保險業改革發展和監管工作實現良好開局。
——金融服務新發展格局作用進一步發揮。紮實推進國家戰略實施,出臺金融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2021年末,沿黃9市各項貸款餘額5.28萬億元。增強對先進製造業等中長期資金支援,加大海洋強省建設金融支援,全年轄區製造業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較年初增加820.74億元、6985.5億元,新投放現代海洋產業貸款291.61億元。著力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幅35.84%。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普惠型涉農貸款餘額5787.54億元,較年初增長20.19%;農業保險提供風險保障1371.62億元,同比增長31%。
——防範化解風險攻堅戰成果進一步鞏固。全年共處置不良貸款2030.48億元,不良貸款餘額、不良率分別較年初減少486.54億元、下降0.82個百分點,信用風險態勢進一步收斂。制定進一步做好大額授信風險處置工作的意見,“一企一策”推動重點企業風險有效處置。建立中小銀行監管與紀檢監督聯動機制、監管評級負面展望機制、城商行民營銀行監管15項工作機制和農商行監管“六項計劃、十項機制”,穩妥推動高風險機構風險化解。
——行業規範健康生態進一步重塑。接續開展“規範建設提升年”活動,嚴查重大政策執行、法人公司治理和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累計處罰機構290家次,處罰責任人466人次,罰款金額11752.9萬元。重拳整治保險市場亂象,大力規範車險市場秩序,切實加強人身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創新實施保險中介機構分類監管。持續整治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消費投訴綜合解決率超過80%。
——銀保機構深化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推動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城商行、農商行建立黨委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村鎮銀行試點黨組織由主發起行黨委統一管理,13家城商行和山東省聯社實行紀檢組長派駐。有序推進法人銀行改革發展,配合省政府最佳化完善農商行改革試點方案,支援首批地方政府專項債補充中小法人銀行資本。車險綜合改革平穩起步,轄區商車險手續費率下降至7.42%,新開辦農險業務的公司試點經營區域擴充套件至38個縣(市、區),“一城一策”推動城市定製型醫療保險15市全覆蓋。
——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自覺進一步增強。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創新系列特色主題活動,推動建成山東省銀行保險業紅色金融教育基地,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年共完成重點民生專案425個,黨史學習教育取得紮實成效。深入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制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辦法,著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清廉金融文化”特色品牌,持續涵養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會議認為,銀行保險監管機構改革以來,在推進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各級監管部門和轄區銀行保險機構積累了豐富經驗,需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一是強化黨建引領、堅持從嚴從實,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效果顯現。堅定“黨建引領全域性”總基調,著力推動“兩個責任”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監管。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籠子”進一步紮緊紮實,黨委班子至黨支部的“五位一體”責任體系初步構建,銀保改革深度融合,黨風廉政建設不斷走深走實,“三不”體制機制建設一體推進。二是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系統觀念,推動金融體系自身風險總體收斂。時刻繃緊金融風險防範之弦,壓實機構及其股東主體責任,推動落實地方黨委政府屬地責任,強化監管部門監管責任,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2019-2021年,轄區累計處置不良貸款6893.19億元,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雙降”。三是強化人民立場、堅持穩中求進,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引導銀行保險機構迴歸本源、聚焦主業、深耕本土,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堅決扛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責任,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出臺74件復工復產政策檔案,有力支援“六穩”“六保”。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降價成效顯著,保險業的社會“穩定器”功能充分發揮。四是強化問題導向、堅持敢於鬥爭,推動依法審慎合規經營理念深入人心。針對金融市場亂象這一頑瘴痼疾,連續三年開展行業規範“建設年”“深化年”“提升年”活動,直擊亂象根源,推動內控合規建設,夯實行業穩健發展根基。轄區各銀行保險機構和各級監管部門聚焦八大規範24項要求,補足系統漏洞、補齊制度短板、補強管理弱項,審慎合規氛圍逐步鞏固。五是強化統籌協調、堅持實事求是,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中國特色公司治理機制逐步建立。中小法人機構改革轉型穩步推進,2家城商行成功上市,3家財務公司獲批設立。車險綜合改革“降價、增保、提質”目標效果初步實現。農業保險持續“擴面、增品、提標”。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持續推進。累計清理“三無”和劣質中介機構3214家。
會議指出,2022年,轄區各銀行保險機構和各級監管部門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的第六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2022年中國銀保監會工作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著力支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堅定不移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同比多增、質量優先、適度超前、穩健發展原則,以金融供給最佳化助力宏觀經濟穩定。注重增強金融政策同其他政策的匹配銜接,科學把握政策的“時度效”,做好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援政策的接續轉換。積極推進金融組織、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助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支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擴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規模。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大縣域信貸投入,進一步拓寬三大主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實施範圍,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努力保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繼續向重點群體、薄弱領域減費讓利。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推動新材料、首版次高階軟體、首臺(套)保險發展。圍繞“雙碳”目標,加強對綠色產業、綠色專案、綠色實體的融資支援,建設綠色金融體系。探索最佳化“新市民”金融服務,提高“新市民”金融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積極開拓銀髮金融、養老金融服務,更好適應社會老齡化趨勢。
——堅定不移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堅持底線思維,增強系統觀念,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壓實機構、政府、監管“三個責任”,“一行一策”“一企一策”推動高風險機構和企業“精準拆彈”。紮實開展高管人員輪崗交流和履職迴避整治行動,加強問責管理。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穩妥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嚴禁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更好滿足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合理需求。認真落實聲譽風險管理辦法,著力提升聲譽風險管理水平。嚴格規範表內外投資。嚴查保險公司虛假承保等違規行為,整治“代理退保”亂象,加強從業人員管理,淨化保險市場環境。
——堅定不移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能力。最佳化中小法人股權結構,支援中小銀行保險機構多渠道補充資本。持續做好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提升“兩會一層”履職質效,打造合格市場主體。用好金融人才庫,有序引導管理人才向中小機構流動。加快推動省聯社改革。持續深化車險綜合改革,加快非車險業務發展。穩步發展長期護理保險。規範發展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著力推進銀行保險業數字化轉型。
——堅定不移加強監管能力建設。開展“智慧監管建設年”活動,建設智慧監管系統,完善智慧檢查實驗室、“智慧PLUS”等檢查科技手段,加強監管資料治理,確保智慧監管取得實質性突破。突出非現場監管實效性,加快建立健全區域金融風險分析框架,研究建立先進製造業、現代海洋產業等監測指標體系。強化現場檢查尖刀利劍作用,抓好全流程管控。增強依法監管法治意識,規範自由裁量權。加大行政處罰力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更好發揮紀委監督、金融監管和銀保機構紀律監督三方聯動作用,加強資訊共享和工作協同,提升監管質效。
——堅定不移推進從嚴管黨治黨。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切實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於黨的建設和監管工作各方面。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全面壓實黨委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推進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落實非公務交往等制度規定,涵養道德操守、樹立新風正氣。加強金融反腐敗鬥爭,一體推進懲治金融腐敗和防控金融風險工作。深入推進“儒風齊魯、清廉金融”主題系列建立活動,持續打造清廉金融文化“山東品牌”。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徐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