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願你心中有一個廣闊宇宙,這是我看過對閱讀最好的解釋

美國有一個教育家叫西摩爾·帕普特,他也是人工智慧方面的先驅。

他把人和知識的關係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嬰兒出生到上學階段。

嬰兒一出生便透過探索、觸控和玩來學習。這也是為什麼嬰兒什麼東西都要塞到嘴裡嘗一嘗的原因,這是他學習的一個方式,而且是由他內部驅動、個體驅動的一種學習方式。

父母也許覺得他們在決定孩子學些什麼,但實際上他們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時候是孩子自己在學習,等他們學會語言之後,他們就會開始提問,而且只問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這也是一個非常考驗家長的時刻,如果知識豐富的家長在孩子愛問階段能夠不斷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並加以培養,比如說陪他們一起閱讀探索世界,那麼這個孩子相信會一生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慾,也不會有今後的厭學階段。

第二個階段,從孩子看到感官經驗之外的更廣闊的世界到求學階段。

當孩子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到底吃什麼,但沒辦法直接探索這個問題,所以他只能從這種經驗性的學習轉向符號的學習,從自主的學習轉向依賴他人的學習。

到上學的年齡,他們就完全依賴於學校的系統,由別人來決定自己該學什麼。

按照帕普特的說法,對孩子來說,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是一種創傷性的變化。因為上學之後,就將主動學習轉向被動學習,是被教授,不管你願不願意,喜不喜歡。

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被扼殺、被毀滅。如果父母再火上澆油,硬逼著孩子聽老師的話,接受教育,孩子就會厭學,甚至出現很多心理問題。

而少數人之所以能夠倖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些很重要的技能,比如學會了閱讀,學會了使用圖書館,學會了怎麼去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這也是我們要說的第三階段,從第二階段倖存下來的孩子。他們重新回到第一階段。

無論是藝術家還是科學家,他們在重重的限制中找到一種有創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重新像一個孩子一樣活著,他們探索、實驗,聽從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

帕普特認為,技術的職責就是要消滅第二階段。如果覺得這件事情太難,至少讓孩子在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不那麼突兀和粗暴,儘量保留孩子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好奇心和內在本能。

這也是我們作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我們需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內在的本能,我們需要保護他們面對自己,面對他人,面對世界的那種驚奇感,也保護他們內心最純真、最柔軟、最富有詩意的一面。

那麼怎麼保護?或許閱讀就是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力所能及的一件事情。

閱讀的價值是什麼?可能我們可以說出很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父母也已經開始意識到親子共讀的意義,尤其在6歲以前,每天抽10分鐘跟孩子共讀,是對他們的教育最好的支援方式。

有很多研究會告訴你,愛讀書的孩子會有更大的詞彙量,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高水平的情商,他們能以更積極的方式去辨別、使用、理解和處理情感。

三聯主編陳賽在她的新書《願你心中有一個廣闊宇宙》中談到,閱讀更重要的是讓一個孩子學會孤獨,學會靜默,學會跟自己相處。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能安靜下來,緩慢下來,一起聽聽孩子的問題,然後對這些問題作出回應,你未必知道答案,他們也並不強求答案。

對於謎團,對於不確定性,他們其實比我們有更多接納的勇氣,所以這就是陳賽書名想要表達的,願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廣闊的宇宙,讓他們相信,他們的內心有一個廣闊的宇宙,在那一部分的生命裡,他們好奇、想象、做夢、探索、冒險,不斷追問我是誰,愛是什麼,世界何以如此,世界應該如此,這是我們父母應該做的。

當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心中有一個廣闊宇宙的時候,我們自己首先必須成為這樣一個人,我們自己必須內心相信自己內心有一個宇宙,我們需要去擴充套件它,豐富它。

分類: 親子
時間: 2021-09-24

相關文章

唯願今夜,每一個你,都不是在孤單地望月

唯願今夜,每一個你,都不是在孤單地望月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每個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每個人都熱愛自己故鄉的月亮,就如杜甫說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每一個月的十五都是月圓之夜,可中秋夜的月圓卻格外富有儀式感.這一晚, ...

“雙減”後,很多父母仍舊迷茫,怎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廣闊的世界?

“雙減”後,很多父母仍舊迷茫,怎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廣闊的世界?
好不容易開學了,很多家長還沒有從"神獸"歸籠的喜悅中笑醒,就被"雙減"弄迷茫了,孩子作業少了,考試減了,輔導班停了,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作為家長卻不知道 ...

為啥去西藏?一個月內兩次前往,看山看水看人,最後感悟你認可嗎

為啥去西藏?一個月內兩次前往,看山看水看人,最後感悟你認可嗎
這是一個系列文章,這是最後一篇,文章的最後梳理我對藏地和佛教的認識...... 2021年3月,我去了兩次西藏,第一次是3月1日乘飛機到了拉薩,用12天時間在拉薩城和周邊遊覽,看藏族風情.看宗教信仰. ...

雙胞胎不是一個爸?醫生:你妻子狡辯不了,親子鑑定解釋一切

雙胞胎不是一個爸?醫生:你妻子狡辯不了,親子鑑定解釋一切
毫無疑問,孩子們是父母的寵兒.一旦出生,他們就可以從家人那裡得到無限的照顧.他們是多胞胎.他們已經成為這個家庭三代人的財富.通常,多個嬰兒是一個父親,一起出生.你聽說過雙胞胎不是父親嗎?你可能認為這是 ...

釣魚餌料老三樣再加一個?釣魚高手告訴所有看文章的釣友
各位釣友,大家平時在釣鯽魚或者鯉魚都喜歡用老三樣,老三樣在天氣20-28度的天氣效果可以,不管是自然水域野釣還是在專門的魚塘裡效果都可以,去年有一次見一位釣友在釣魚,我就過去看看,問他今天怎麼樣,掉到 ...

判斷一個人能有多少財富,主要看這4個特徵,你具備幾個?

判斷一個人能有多少財富,主要看這4個特徵,你具備幾個?
小夢刷朋友圈時,看到一位剛參加工作的同事發了一條"喜提愛車"的朋友圈,並附上了一張寶馬5系的照片.她就想到自己兢兢業業地工作了好幾年,才勉強買了一輛小破車,不禁感到一陣無奈和悲傷. ...

與智商有關的傳言 | 童書新品

與智商有關的傳言 | 童書新品
<願你心中有一個廣闊宇宙>,陳賽 著,好雨心理 | 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8月. 作為<三聯生活週刊>的資深主筆,陳賽以記者的身份對童書有著多年的觀察.繼上一本<關於人 ...

不願更換微信頭像的女人,往往是這幾種

不願更換微信頭像的女人,往往是這幾種
都說:言為心聲.在這個網路時代,並不需要更多的言語,一張微信頭像,其實就暴露了一個人的小心思. 女人最是感性,也喜歡率性而為,不時更換的微信頭像,就彷彿是心情好壞的寫照,讓人一看就知道. 但並不是每一 ...

月光撞見—曾經,我編了一個故事,我說

月光撞見—曾經,我編了一個故事,我說
校園裡的喧鬧聲越來越遠,只聽見單車上的鈴鐺叮鈴鈴地響著,只見梧桐葉的影子一片一片地在風中,落在地面,落在他們的身上.果然,人行走在風中,風一吹,便什麼都幹了.衣服,鞋子,頭髮,迎面而來的暖風,將他們吸 ...

漫威宇宙最強者——勇度

漫威宇宙最強者——勇度
<銀河護衛隊2>裡面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設定和角色.每一個角色都各具特色,塑造的個性豐滿,十分有辨識度.如果說星爵是這部電影的絕對主角的話,那麼他在電影裡搶走了一半的主角光環,他就是小編 ...

一個獨自帶著孩子,當壚賣酒為生的孀婦有多難
沈清舞 顧靖風 第一章 再見 "嘩啦!" 一個酒罈被砸在酒館中央! 酒館本就不多的客人四散躲避. 醉醺醺的男子貪婪的視線就像螞蟻一般在沈清舞的身上游走,令人噁心又難堪. " ...

哪吒過後,所有動畫都像哪吒?國產神話電影宇宙亟待破冰
電影<白蛇II:青蛇劫起>的故事已經脫離了白蛇傳民間故事,也脫離了該系列電影的前一部(<白蛇緣起>)的劇情. (資料圖/圖) 截至9月,2021年已經有六部神話題材的國產動畫電 ...

星空有約|借這雙“眼睛”,我們重新認識了宇宙……

星空有約|借這雙“眼睛”,我們重新認識了宇宙……
夏夜的銀河像美麗的絲帶劃過天空,而藉助一雙特殊的"眼睛",才能看清銀河中原來綴滿了明亮的星星--這雙"眼睛"就是望遠鏡.如今,無論專業學者進行觀測,還是天文愛好 ...

元宇宙的思考

元宇宙的思考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寫作不易,求關注.求分享.求評論.求點贊 最近什麼概念最火?對,元宇宙!至於什麼是元宇宙,我想點開這篇文章的兄弟姐妹都有所瞭解,我就在這裡不過多解釋了,還不瞭解的兄弟 ...

1950年,四川一老農意外發現一個頭顱,揭開女烈士的犧牲謎團

1950年,四川一老農意外發現一個頭顱,揭開女烈士的犧牲謎團
1950年秋天,農民們都背起鋤頭跑到農田裡開始勞作,四川西昌的一個老農也不例外,然而當他在打理一片棉花地的時候,卻不小心被絆了一下,差點摔倒. 老漢十分生氣,要知道在他這個年紀絆一下可不是一件小事,他 ...

元宇宙的未來分析

元宇宙的未來分析
元宇宙的未來分析 看完上面的內容,我想很多人還是迷路了,接下來我們就從網際網路網路小編提取未來元宇宙形成所必需的元素. 1.實時線上 時間規則一旦形成,任何使用者都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元宇宙,不應該有斷鏈 ...

《圖解道道道》之宇宙的秘密

《圖解道道道》之宇宙的秘密
識心枷鎖 宇宙的秘密 解:宇航員.宙斯.計程車.秘訣.密切:解:(上)宙.(茂)密.(廟)宇.(神)秘.(我)的:解: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萬法唯識 ◆ 萬 ...

《隱藏的宇宙》:真的存在多層宇宙嗎?

《隱藏的宇宙》:真的存在多層宇宙嗎?
在我們探討宇宙的時候,平行宇宙的理念最吸引人,也更容易讓讀者所津津樂道,甚至成為科幻小說的主要素材來源.但平行宇宙理論是怎樣提出來的呢?又是否有科學基礎呢?這就是這本美國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的科普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