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硯,與筆、墨、紙一道統稱為文房四寶。筆,數湖穎為佳,但仍經不耐久、老不中書;墨,徽州制松煙古墨能盡顯“幹、溼、濃、淡、枯”的水墨之美,可惜陳久失膠、易於散碎;紙,宣城涇縣所產稱奇,可舊置不脆、壽以千年,惜忌潮、畏蟲蠹,難於保管。唯有硯,源於自然、歸於雅閣,系案頭風骨,歷久遠而彌新,傳千秋而不朽。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文房四寶

東漢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劉熙寫在《釋名》中言及:“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至秦漢時,隨著紙和制墨的發明,硯臺才正式作為研磨和掭筆的器具。至唐宋兩朝,伴隨著詩歌、書法、繪畫等文化藝術的空前繁榮,硯文化的發展得到了質的飛躍,更惹得幾多文人騷客為硯痴狂,遂漸形成了“四大名硯”一說,即: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和山西新絳縣的澄泥硯(一說“產自山東青州的紅絲硯”)。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端溪龍皇硯(長2.78米,重2噸,系吉尼斯紀錄之最,座落於廣東肇慶5A級風景區鼎湖山的寶鼎園內)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筆者來自中國硯都 — — 廣東·肇慶,今天特地為家鄉的特產“端硯”打個Call,文章不當之處,敬請各位看官斧削。



唐:

端硯,系四大名硯之首,學界普遍認為其初產於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距今約有1400年曆史;至唐朝中期,端硯因其石質堅實、細膩、研墨不滯、發墨快等特點而聲名鵲起;至唐朝晚期,端硯遂被列為貢品,每歲進貢李唐皇室。

唐代端硯主要以實用為目的,制式上多為箕形硯,有單足、雙足、梯形足,且較少有雕刻紋飾,唐末端硯常見刻有銘文。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唐 · 箕形端硯

宋:

結束五代戰亂、平定天下的趙宋王朝,從太祖皇帝趙匡胤始便以“崇文抑武”為治國方略,使文化藝術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繁榮,對端硯的要求也從實用價值提升為實用與欣賞並備,文人騷客除了將端硯用於研墨外,還將其用於鑑賞、饋贈、收藏和研究,更有不少文士為之著書立說。

宋代端硯制式多樣、雕工講究。就制式言,據南宋葉樾所撰《端溪硯譜》記載,行時端硯制式有“有平底風字、有腳風字……房相樣、琵琶樣等”數十餘種;就雕工言,構圖簡練、渾厚天成、深淺有序、粗中顯細。總體而言,宋代的端硯已發展為以實用為主,兼備玩賞功能的工藝品。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宋 · 宣和畫院寶瓶端硯

元:

元廷國祚僅九十八年,卻傳五世十一帝,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蒙古統治階層漢化始終緩慢,政治日催腐敗,階級矛盾鬥爭不斷激化,社會長期動盪不安,士大夫文化式微,而以元曲為代表的庶民文化發展迅猛,直接影響了端硯的發展。

終元一朝,雖未見有元人官方開採端石的任何記錄,但端州“山高皇帝遠”,民間還是有相當數量的端石私採。從流傳至今的元硯可得知,元代端硯總體上用材不精,製作工藝也普遍不高,在藝術方面更是乏善可陳,多雕獅獸、人物、山石之類造型,也有各類花草紋飾。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元 · 魚龍宋坑端硯

明:

明朝系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的社會環境較前元相比寬鬆得多,資本主義在中國首次萌芽,民營工商業極其發達,以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亦逐漸形成,進一步促進社會文化藝術向平民化、多樣化與世俗化的方向所發展。因此,從明代開始,端硯的製作和工藝裝飾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端硯的功能也從以實用為主轉變成以藝術為主,成為了文人雅士乃至富商蓄賈的收藏品。

朱明時期,面對社會鑑賞、收藏端硯的需求,加之端石經常年開採而日益匱乏的現狀,端硯工匠們不落窠臼,在設計、形制乃至雕刻方面推陳出新,將端硯打造成為集雕刻、繪畫、詩詞、書法、篆刻等藝術於一身的綜合藝術品。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長方形抄手式端硯(東坡硯)

清:

清朝,系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享國祚276年。滿清特別是清三代時期,小農經濟的社會生活繁榮穩定,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文人學者對明朝以前各朝代的種種學術都加以鑽研、演繹而重加闡釋,集歷代之大成,散文、小說、詩詞、戲曲、繪畫、書法、陶藝等全面發展、百花齊放,梁啟超稱滿清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 。

清三代期間的端硯,和其它工藝美術品一樣,達到空前的繁榮,硯材種類、形制、雕工、石品花紋的品評等方面都有許多新的創造和突破,甚至連裝配端硯的木盒裝潢也都十分講究,鑲嵌金邊、銀線、美玉、象牙者亦不在少數。滿清一朝,因石源逐步枯竭,大塊端石為數不多,故此時期的能工巧匠多因石構圖、因材施藝,硯式無定型,隨形雕刻,不拘一格!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案頭風骨 小小端石 傳承華夏文化千載 - - 側記古代端硯的發展歷史


清光緒 · 千金猴王硯(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



端硯雖小,卻記載著華夏近千年的歷史變遷,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實用、欣賞、研究、收藏價值。歡迎各位看官常來肇慶作客,賞一方硯,知一段史。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18

相關文章

華夏五千年曆史,出現過數不清的國寶級文物,這10件至今下落不明

華夏五千年曆史,出現過數不清的國寶級文物,這10件至今下落不明
華夏五千年曆史上,出現過數不清的國寶級文物,有些文物一直儲存了下來,收藏於博物館中,比如後母戊鼎.清明上河圖.太陽神鳥金飾.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有些文物則下落不明,一直不知去向. 一.華夏九鼎 九 ...

客家土樓與老家塢壁:異族威脅下的華夏文化庇護所

客家土樓與老家塢壁:異族威脅下的華夏文化庇護所
客家土樓,又稱圍屋,在它的庇護下,南遷的一代代中原先民在南國異鄉生根發芽,開枝散葉,並最終將他鄉變成了故鄉.得益於客家聚集地的山河阻隔,使得這一脈華夏文化,更好的躲避開了戰火和運動的衝擊,相比中原老家 ...

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之燈塔!淺析文化君前世今生

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之燈塔!淺析文化君前世今生
自古華夏民族崇尚儒家思想,尊崇文化的學習及文人雅士的修養! 自從盤古開天地,地球上有了人類的活動,華夏大地上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而得以弘揚延續至今,人類生存為了應對大自然災害,在歷史的演變中從個體到族群 ...

“往來千載——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展金秋空降震旦博物館

“往來千載——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展金秋空降震旦博物館
"往來千載--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大展於今秋空降上海震旦博物館,本次展覽展出了3位近現代藝術大家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60餘件真跡.除原作外,展覽內容還包括齊白石在國立北平大 ...

華夏文化園裡辦千人電音狂歡派對!這家公司太讚了....

華夏文化園裡辦千人電音狂歡派對!這家公司太讚了....
當時間來到2021年中秋假期 一場盛大的狂歡在橫店華夏文化園上演 電音+團建+穿越的千人狂歡派對 一起來圍觀這盛大的場面吧! 據索拉古貝負責人介紹,服務行業員工普遍壓力大,每年組織員工解壓狂歡早已成為 ...

傳承常熟文化 共建美麗家園
常熟日報訊(通訊員 臻書)為進一步加深全體徵遷人對常熟歷史文化的瞭解,激勵全體徵遷人爭做"美麗常熟"建設的先行軍,日前,"人文常熟"讀書小組首場讀書分享活動舉行 ...

揭秘中國古代建築圖面貌,傳承中華文化優秀遺產
來源:中國民族建築 古建知識解讀 中國古代建築圖,基本上以平面圖為主,其中將重要的建築繪出立面圖或透檢視.其位置就是該建築在平面圖中的位置,這種畫法,既是平面圖,又是立面圖或透檢視,互相結合.這是中國 ...

「2021百佳藝術家」藏品藝術網重點推薦河南省美協會員黃成峰

「2021百佳藝術家」藏品藝術網重點推薦河南省美協會員黃成峰
藏品藝術網2021年重點推薦國畫家黃成峰 藝術簡歷 黃成峰,1964年生,河南範縣人,天房齋,號擔水居士.自幼喜畫,多有建樹,1992年考入河南省師範學院美術系,201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班,2 ...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午門開展 追溯千年文化傳承脈絡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午門開展 追溯千年文化傳承脈絡
"故宮敦煌特展" 今天(9月17日)在故宮午門展廳開展 彙集了敦煌研究院 故宮博物院 以及甘肅省多家博物館藏品 展出188件套文物 策展方還在午門下方的臨時展廳 複製了敦煌莫高窟的 ...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國國際時裝週上的文化傳承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國國際時裝週上的文化傳承
為期十一天的中國國際時裝週,於9月13日伴隨著2021年度中國時尚大獎獲獎名單的揭曉,正式落下帷幕.11天的日程,包括88場時裝秀.14場論壇和貿易展,共有314名設計師參加此次時裝週,一展時尚文化的 ...

「東亞文化之都」長沙:千年湘楚源,英傑輩出地

「東亞文化之都」長沙:千年湘楚源,英傑輩出地
"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三國文化部長會議聯合發起並得到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認可的文化城市品牌評選活動和國際文化城市品牌建立工程.自2013年啟動以來,"東亞文化之都&qu ...

《中國夏布》作者、川農大教授張強:千年夏布是一份民族記憶、文化符號|封面專訪

《中國夏布》作者、川農大教授張強:千年夏布是一份民族記憶、文化符號|封面專訪
2021年8月,四川農業大學張強教授利用業餘時間歷時6年拍攝.考證並撰寫的圖文攝影集<中國夏布>,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該書以其研究型攝影和對夏布全面而專業記錄.思考,引發業內人士高度肯定 ...

宣講家文稿:中秋節蘊含的中華文化基因及其傳承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每個中國人都向往的重要時刻.中秋節作為流傳上千年的傳統節日,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力量,使其穿越時空.穿越地域. 那麼,這種力量來自哪裡?我認為應該是來自其所蘊含的被共 ...

華夏文明歷史傳承的新視覺文化會議
作者:吳美福 <中華姬吳譜綱>暨"后稷至不窋斷代考" 座淡會在暖如春天的海口如期舉行,如一股暖暖的陽光溫暖人心.<中華姬吳譜綱>初稿的完梓,先拋開她的價值不 ...

從文化薪火傳承中汲取向上向善力量
作者:張偉(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所所長.研究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融合了儒.釋.道等多種不同文化形態在內,由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和共同發展的文化 ...

國寶文物“李綱鐧”,近千年多次擊退侵略者,它代表華夏民族氣節

國寶文物“李綱鐧”,近千年多次擊退侵略者,它代表華夏民族氣節
某種角度看,華夏五千年也是一部恢宏的戰爭史,岳飛的一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氣壯山河,傳頌千年:然而,英雄並非岳飛一人,幾乎同時代的"李鋼"也是一位民族 ...

彭姓溯源與彭祖文化初探

彭姓溯源與彭祖文化初探
傳說上古時代,中原有座鼓城(大概今江蘇徐州一帶),鼓城的人們,以制鼓為業遠近聞名.個個手藝高強,人人安居樂業,家家有餘糧剩米.他們可以造有輪子的戰鼓,也可以造報時的打更鼓.可是,這鼓城經常遭到遊牧民族 ...

朱虹:十論江西文化(二)

朱虹:十論江西文化(二)
1.文化江西的歷史脈絡 2.傳播江西聲音的方式與技巧 3.朱子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4.茶文化與"一帶一路" 5.江西文化"五個十" 6.讓書香飄滿贛鄱大地 7. ...

中國文字體系的傳承,看中國文字變遷,瞭解中國長盛不衰的密碼
中國文字史包括多種文字的歷史. 漢字有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大致是:商代之前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為成熟期.此後出現一系列演化,特別是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型,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