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碧海長空 彈道有痕——聽老兵李慶祿講述第一代海上靶場人的“拓荒”故事

碧海長空 彈道有痕——聽老兵李慶祿講述第一代海上靶場人的“拓荒”故事


圖①:1959年6月,李慶祿拍攝我國發射第一枚海防導彈。曾憲旺攝

圖②:靶場組建之初官兵搭建帳篷。李慶祿攝

圖③:1985年,官兵興奮地擦拭最新研製的某型靶彈。李慶祿攝

圖④:李慶祿在基地軍史館為官兵解說。楊碩攝(製圖:扈碩)

記錄海軍某試訓基地初建歷史的報告文學《神秘的使命》裡,這樣描寫基地原老三部資料處攝影錄影室主任李慶祿:人不出眾,貌不驚人,兩條不長的腿,時至今日,還以極高的頻率倒騰著……

書裡的“時至今日”,是指基地成立30週年的1988年。李慶祿那些驚心動魄的歷險故事和滾燙熾熱的家國情懷,刻印在紙面泛黃的書頁裡。

又過了30多年,李慶祿已年過八旬。雖然無法再像書中說的那樣雙腿“以極高的頻率倒騰著”,但退休已久的他仍然沒有停下腳步,沒有離開自己摯愛的靶場。

前不久,海軍某試訓基地邀請第一代基地人李慶祿為全體官兵講述基地的創業史。李慶祿被攙扶著緩緩走到講臺,慢慢坐下來,一字一句地給官兵們講述他拍攝珍藏的那些老照片背後激情燃燒的歲月。

一片荒蕪中,他們很富足

“我們剛來的時候,這裡真是一片荒蕪,幾乎什麼都沒有。只不過一年會刮兩次風,每次一刮就是半年……”李慶祿給大家展示了一張照片,十幾名官兵正在荒嶺上齊心協力搭建帳篷。此後幾年時間裡,這些帳篷就是他們的“家”。

然而,這一片荒蕪,卻是當時秘密組織海防導彈試驗的最佳場地。

上世紀50年代,海軍某試訓基地的前身、海上靶場建設啟動。全軍範圍內一批素質過硬、政治可靠的優秀官兵,接到命令後秘密集結。由於靶場組建是在絕密狀態下進行,他們的單位領導和同事甚至親友都不知道他們的去向。

李慶祿就是其中一員。他的任務是拍攝導彈試驗影像資料,供研製武器裝備的專家進行分析研究。他的裝備,是一臺靠發條驅動的M35毫米攝影機和一臺德國產的萊卡照相機。

原本一片寂靜的荒山禿嶺,因為他們的到來,變得熱鬧起來。

邊學習、邊研究、邊建設……每個人彷彿都有使不完的勁。在他們看來,能被組織選中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條件再艱苦也不怕。

靶場初建時只有兩棟小樓,大部分人只能住在帳篷裡。帳篷簡陋,下雨就漏水,大風一刮就被吹走,他們經常追著帳篷跑。

靶場組建不久,就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基地裡最常見的食物是窩窩頭,如果一頓飯能有個蘿蔔湯、白菜湯,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

吃不飽、住不好、穿不暖,但這些官兵為祖國研製出海防武器的決心和信心很“富足”。

海防武器試驗科技含量高、難度係數大,這些從全軍精挑細選的科技人才,雖個個能幹,但對導彈試驗的瞭解幾乎是一片空白。於是,他們不分晝夜地拼命學習。靶場領導十分愛護他們,看大家總是加班熬夜,怕熬壞身體,下令晚上9點之前必須回去休息。時任靶場副司令員楊國宇,每晚9點後就到靶場四處“巡查”,總能在山後發現一些官兵舉著手電筒看書學習,便一一把他們“趕”回住所。

就是憑著這股矢志不渝的信念,這群與荒蕪為伴的人,給新中國的海防導彈試驗事業帶來第一縷曙光。

以無畏探索未知,用生命換取資料

導彈怎麼發射出去?威力有多大?有沒有危險?

最初進行岸艦導彈發射試驗時,這些問題的答案無人知曉。對於開展試驗的先驅者來講,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李慶祿有幸成為這段歷史的參與者和記錄者,記錄下那個年代的科研人員用生命踐行使命的壯舉。

李慶祿儲存著一張照片。照片上,他正舉著攝像機拍攝我國第一枚海防導彈發射時的場景。

但李慶祿的工作,並非像照片上看上去那樣“安全”。在沒有觀測裝置的年代,他經歷的危險難以想象。

李慶祿印象中最危險的一次,是那一年參加實彈射擊試驗。因為靶船離光測站點較遠無法拍到,飛機去靶區又有危險,李慶祿一行人便選擇操縱舢板趕往任務海域。

當天的任務海域,出發時還風平浪靜,一轉眼就起了風浪。試驗靶區不能有金屬物存在,否則將誘使導彈抓錯目標,因此漁船把他們一行六人乘坐的舢板拖到離固定靶船100多米處後,便匆匆離去。

舢板只是一艘不足4米長的小木船,在大海中被風浪無情地顛簸,幾次都險些被掀翻。導彈發射零點因種種原因一再推遲,已在海浪中“鏖戰”了4個小時的他們,在舢板上暈得昏天黑地。就在這時,他們突然聽到導彈發射的口令。

剎那間,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他們全都來了精神,咬牙起身架起裝置,完整記錄下導彈從眼前飛過到命中靶船的全過程。看著導彈準確命中目標,他們又暈得趴在船上……

任務圓滿完成,回去卻成了難題。太陽早已落下海平線,海面一片漆黑,接他們回去的快艇在無線電裡詢問他們的具體方位,可他們也不清楚舢板漂到了哪裡。情急之下,他們把水壺裡的水全部喝完,灌滿海水後綁在一起做成簡易的錨放入海里,放緩舢板在海上漂流的速度。

1小時、2小時……舢板上負責報務的同志,不停地用報務機發出求救資訊。憑著電波訊號搜尋,快艇終於找到他們。

在那個觀測裝置並不發達的年代,這些科研人員用自己的無畏去彌補裝置的空白。讓李慶祿欣慰的是,如今,憑藉先進裝置,導彈試驗全過程可以實時高畫質觀看,無需再冒著生命危險近距離拍攝。

從歷史的記錄者,變成精神的傳播者

該基地軍史館中珍藏著2000多張照片,絕大多數都出自李慶祿之手。談起這些照片裡的人和事,他如數家珍。

2011年,該基地啟動軍史館建設專案,李慶祿儲存的影像資料成為珍貴的史料,他也被邀請參與史館布展工作。

白髮蒼蒼的李慶祿,好像變回了當年那個初到靶場的年輕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卷一卷地認真整理影像資料。

那是滿滿10個抽屜的50餘萬張膠片,很多都是135毫米的小型黑白底片,李慶祿耐心地一一檢視,再用掃描器做成電子版分類儲存。

基地軍史館投入使用後,李慶祿提供的上千張老照片,為這座富有現代感的建築賦予了靈魂。軍史館成為基地官兵瞭解基地歷史的紅色教育陣地,每年新幹部和新兵到來,都要在這裡上第一堂課。

沒有人比李慶祿更瞭解那段歷史,也沒有人比他更能講好那些故事。雖然李慶祿培養了很多解說員,但多數時間他仍親力親為,一遍遍為官兵和參觀者解說。

“每解說一次,我彷彿又年輕了一次。”話語中,李慶祿流露出對那段歲月的無盡懷念。他深知展示在軍史館裡的每張照片,都鐫刻著第一代靶場人的忠誠與奉獻,他也甘願從靶場歷史的記錄者,變為靶場精神的傳播者。

從黑白膠捲到彩色照片,從青絲到白髮,軍史館幾乎裝滿了李慶祿人生的全部意義。他喜歡在這裡四處瀏覽,彷彿在翻閱自己人生的這本書。

年輕的李慶祿忙著記錄,記錄老一代靶場人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艱苦創業、敢為人先的一次次壯舉。

年過八旬的李慶祿依然忙碌著。他神采奕奕,熱情地講述靶場往事,一張張頗具年代感的老照片,在他的解說下被賦予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激勵著新一代靶場人勠力前行。

來源:解放軍報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11-03

相關文章

2020年度甘肅省科技功臣獎獲得者孫萬倉:為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再立新功
原標題:2020年度甘肅省科技功臣獎獲得者孫萬倉:為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再立新功 "過去,油菜抗寒性不強,在甘肅許多地方難以越冬.我們10餘個抗-30℃極端低溫的超強抗寒冬油菜品種的研發成功,為 ...

北京大學榮獲6項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北京大學榮獲6項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日前,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在2021年中關村論壇上揭曉,北京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榮獲6個專案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此次的獲獎專案,充分體現了北京大學在生物醫學和資訊科學方面的綜合優勢 ...

燕之屋行業影響力再獲肯定,成為“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品牌”
自成立以來,燕之屋始終專注於高品質燕窩,當燕窩這一傳統滋補佳品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選擇,燕之屋也不斷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可與肯定.近期,2021年燕窩行業年會暨國燕盛典頒獎典禮盛大舉辦,燕之屋再次得到權 ...

隴原科技獎“亮相”,“乾貨”滿滿
"獎勵對我們科技工作者來說,既是榮譽,又是新的開始,今後要為我國的糧油安全研發更多的.質量更高的支撐技術."10月11日,甘肅省科學技術(專利)獎勵大會召開,孫萬倉等為甘肅省科學技 ...

教育部肯定!河南“超牛”團隊:院士領銜,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教育部肯定!河南“超牛”團隊:院士領銜,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在河南,有這樣一支團隊:它歷史悠久,已有近百年:它出身名門,由傑出的地學家馮景蘭先生創立:它立足實踐,成果頗豐,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在國家發展和河南地方經濟建設中貢獻力量--它就是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 ...

“羊教授”的堅守——記2020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侯生珍

“羊教授”的堅守——記2020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侯生珍
侯生珍教授在給研究生討論研究課題.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黝黑的臉龐,樸素的衣著,濃密的頭髮裡依稀點綴著少許白髮,交流間足以感受到他的和善可親.他是農牧民心中最受歡迎的"羊" ...

什麼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有哪些領域?

什麼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有哪些領域?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為實現國家重大科技戰略發展目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整合國家資源,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實現國 ...

全球資本市場波動性大幅上升 新消費、硬科技、大健康三大賽道迎黃金髮展期
本報記者 劉穎 張榮旺 北京報道 隨著發達市場.新興市場經濟分化加劇,主要經濟體相繼步入高震盪低增長模式,全球貨幣超發.低利率.低增速以及高通貨膨脹風險接連湧現,全球債務水平突破新高,債務違約風險加大 ...

鄭大二附院六項成果獲河南醫學科技獎

鄭大二附院六項成果獲河南醫學科技獎
9月18日,河南省醫學會發布<河南省醫學會關於2021年河南醫學科技獎獎勵的決定>,我院共獲獎6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2020年度優秀學術孵化企業及產品評選結果公佈

2020年度優秀學術孵化企業及產品評選結果公佈
撰文 | 牧一 責編 | 翊竑 近日,Nature biotechnology最近公佈了2020年度調查報告.在該報告中評選出了一批優秀的生物科技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均在基因編輯.免疫調節.癌症治療等方 ...

Xiaomi Civi即將釋出,小米公益基金會設立“小米獎助學金”專案

Xiaomi Civi即將釋出,小米公益基金會設立“小米獎助學金”專案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Z馬小呆.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留下一個大大的贊吧(づ ̄3 ̄)づ 1.TCL 本月初宣佈價值超 200 億的"旭日計劃".TCL 還將與全球的合作伙伴.科研院 ...

復讀生蔡某泰造假冒充2020年度應屆生錄取985大學無誠信合法嗎?
王某某無誠信,高考透過移民方式被複旦大學錄取,佔據貧困地區莘莘學子招生名額.但就讀1年後被複旦大學取消學籍而開除,這給貧困地區憤憤不平的貧民百姓帶來了公平正義!然而又一無誠信的蔡某泰2019年高考被河 ...

2020年度山西省哪個行業工資最高,哪個行業工資最低?

2020年度山西省哪個行業工資最高,哪個行業工資最低?
近日筆者看到山西省統計局網站上在2021年8月份釋出的一則訊息,是關於山西省各行業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 文中提到:"2020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達到42905元,同比增長14.4%, ...

工信部發布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監督檢查結果:7家企業8個車型不符合生產一致性要求

工信部發布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監督檢查結果:7家企業8個車型不符合生產一致性要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宋豆豆 報道日前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監督檢查結果,包括南京金龍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廣通汽車有限公司等在內共7家企業的8個車型因" ...

檔次差,取法低?林景輝第七屆蘭亭獎獲獎作品集評

檔次差,取法低?林景輝第七屆蘭亭獎獲獎作品集評
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 評獎揭曉.頒獎後 其書法創作類獲獎作品 在書壇引發熱議 為此 <書法報>特邀 王登科.張瑞田.周德聰. 楊吉平.慶旭 從不同角度對獲獎作品 開展學術評論 第七屆中國書 ...

關於2016-2018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稽核終審和2019-2020年度補助資金預撥稽核情況的公示
按照財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援政策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關於開展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 ...

中金公司:半導體產業創新為中國科技硬體投資帶來三大新機遇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 (楊詩涵 夏賓)中金公司科技硬體首席分析師彭虎13日在京出席一場釋出會時稱,隨著科技產業大潮迭起,人工智慧物聯網需求百花齊放,而半導體產業創新將為中國科技硬體投資帶來三大新機 ...

2020年度華為旗艦機皇Mate 40 Pro放到現在還能打嗎?

2020年度華為旗艦機皇Mate 40 Pro放到現在還能打嗎?
前言:我接觸的第一部Mate系列是Mate9,從此以後,一年一部Mate就成了我支援華為的一個表現.很難不說我比較偏袒華為,因為你喜歡一個東西,就會不由自主的去保護它,所以這次的介紹,我一定本著不偏袒 ...

《穿越地球46億年》獲評“2020年度陝西省優秀科普作品”

《穿越地球46億年》獲評“2020年度陝西省優秀科普作品”
9月22日,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公佈了<2020年陝西省優秀科普作品名單>.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穿越地球46億年>名列其中. <穿越地球46億年>是一部講述地球歷史和 ...

858萬元!甘肅重獎科技英才
在10月11日召開的甘肅省科學技術(專利)獎勵大會上,甘肅省共為甘肅科技獎及甘肅專利獎獲獎者獎勵858萬元.其中,為2020年度甘肅省科技功臣獎獲得者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孫萬倉獎勵80萬元. 2020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