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最早注意探路者,是上個月從上海啟程的中國南極科考隊,我們正準備買些後面冬季出行的徒步鞋,就搜了下中國南極考察隊的官方工作鞋,清一色的探路者(查了下作為國家隊裝備商已經13年了)。

本想買國家隊同款,詢問客服被告知,那些都是定製款,並不對外發售。

表示理解。

用於專業科考或高原兩極的裝備受眾群很小,即便南極的夏季(11月-3月),平均氣溫也幾乎低於-30℃,體感海拔高度也比實際2500米高得多(接近3400米)。適合這種環境的裝備,對絕大多數戶外場景都過於冗餘了。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我們退而求其次,趁打折一口氣直接購入了四雙,定價上(539、699、799、1299)也正好是不同檔次/定位的產品矩陣。順帶看看探路者這個國產品牌,定位秋冬季的各價位徒步鞋功力如何。

(吃不準鞋碼,其中兩雙實體店購入,兩雙網上折扣買到。四雙差不多一共2500元,還是非常有價效比的。)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探路者的鞋款當下分為兩個系列,HIKING(徒步系列)TRAVELAX(旅行系列)

顧名思義,HIKING定位專業裝備,主要產品針對高海拔登山、極地探險等偏嚴肅戶外的場景;TRAVELAX系列相對門檻要低些,非重度的戶外用途更合適。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看了下探路者在售的產品,HIKING和TRAVELAX有各種價格,以使用場景、而不是價位區分專業度更適合。

就這四雙鞋三大件(鞋面、中底和外底),依次展開。

鞋面的支撐與保護

四雙鞋倆高幫倆低幫,都定位戶外徒步使用。幾點特徵很明顯——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四雙鞋鞋頭都做了硬實的防撞設計,除了防踢護趾外,鞋頭可以對中前掌鞋面的包裹起到額外加力。這種支撐在下坡時尤為關鍵。

因為最適合場景為戶外徒步,鞋頭也有一定的上揚角度來適應行走時的腳步動作(相應的,高山靴通常鞋底弧度會更平):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後跟處的支撐設計。其中兩雙後跟用了探路者自家的T-PACK技術,另兩雙後跟也做了加固,鎖定跟骨。常行走不平整路面(尤其是叢林穿越一路的竹鞭/樹根,碎石路面),後跟支撐能降低很多崴腳的可能性。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因為屬於秋冬季節的產品,四雙鞋鞋面都用了相對厚實的牛皮/牛皮拼接超纖,更適合偏低氣溫室外(黑色低幫這雙加絨內裡,就是純粹的冬季/雪地用靴了)。

鞋面本身的耐水解PU材質兼顧了防潑水的效果(具體鞋面的防水效能後面會單拎出來講)。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從按壓及上腳數日行走看,這四雙鞋的鞋面可曲折性都屬於中等,在保護和長時間徒步舒適性上算定位比較均衡的那檔。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鞋帶上的一些小細節

兩雙低幫鞋款(右邊兩雙)的鞋帶都可以算作為快速繫帶的一類,直接拉繫緊鞋帶即可,穿脫也更為方便。

對比更偏傳統登山靴的鞋帶,則需要花更長時間去調節,脫起來費時一些。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尤其留意下圖左側這雙的鞋帶,其鞋帶孔數量更多、且延至鞋頭腳趾部位。這種設計通常在重灌徒步鞋/高山靴/攀巖鞋等上尤為常見——

更多的的鞋帶孔及更長的可調節區域,意味著鞋子前掌的鬆緊寬窄度可調節性更高,前面提到的幾類戶外鞋,也都是對前掌的包裹及舒適度要求很高的專業用鞋;

另外一點,登山及長時間徒步,腳部尤容易充血發漲(這也是戶外鞋常需考慮買大半碼的原因),更多鞋帶孔就能更方便的去穿脫。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戶外鞋的鞋面偏重支撐性和保護性,在開始之前我們也尤為建議,花點時間調整鞋帶,以獲得最舒適的腳感。

幾雙鞋鞋帶看起來都差不多,實際穿著中發現,全黑低幫的鞋帶,摸起來表面顆粒起伏,和如今部分跑鞋上常見的防散鞋帶很類似。

稱得上加分項(這雙全黑低幫確實也是我們認為綜合性能與價效比最高的一雙)。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兩款高幫鞋鞋幫位置都有兩個繞繩式鞋帶扣——區別於穿孔式,繞繩式能在包裹緊縛同時,不至於過於壓迫腳背/腳踝,會更藉助聚攏鞋面、而非鞋帶直接束縛於腳背。同時顯然也更容易穿脫。

繞繩式鞋帶扣的成本很高,判斷戶外鞋款做工時,摸一摸鞋帶扣(比如是否有毛刺、表面的質感),也是評估品質的一個細節。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這雙最貴的探路者,還發現鞋幫側面的TOREAD處又做了額外的加強。配合後跟的硬質支撐防止崴腳——刻意用後跟外側在斜坡滑步時,就能感受到這種支撐。

鞋面的防水面料,GORE-TEX和自家的TiEF科技

鞋面的防水及透氣多說一些。

最近數十年,鑑定戶外品牌是否專業都繞不開兩個標識,“面料是否帶‘狗’”和“有沒有用V底”。前者指的是使用在面料上的GTX防水透氣薄膜,後者指義大利的vibram橡膠外底。

——所有防水且透氣的本質,就是在面料上增加一層薄膜。這種薄膜表面佈滿比液態水滴結構小數萬倍的細孔,但又比水蒸氣分子大數百倍。這樣在防止雨水滲入的同時,身體產生的溼氣可以排出,不會有雨衣那種焐熱悶氣感。

GORE-TEX用在服裝上的面料五花八門,用到鞋類上分類簡單些,如今三大類,GORE-TEX ExtendedComfort、Performance Comfort和Insulated Comfort。除了基礎的防水和透氣,三類區別在於,

  • Extended透氣性最好,更適合相對溫暖環境裡(如春夏),進行強度比較高、出汗量更大的運動,比如越野跑等;
  • Performance最常出現在各種輕重型徒步鞋靴上,能適合各種複雜的戶外環境;
  • Insulated針對雨、雪及寒冷天氣,防水透氣同時也附帶保暖功能,所以經常出現在高山高寒地帶登山靴、工作靴上。

探路者用的就是GORE-TEX Performance Comfort。從鞋內側的布料上也能看到GORE-TEX的標誌。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整雙鞋的內裡容易進水部位都被GORE-TEX面料包裹,形成一個類似襪套結構的封閉環境,溯水時液體就被這層襪套阻擋,無法進入鞋靴內部,而行走中雙腳產生的溼氣則可以正常排出鞋面。

迄今防水又透氣的面料層出不窮,GORE-TEX依然是其中佼佼者,所有品牌帶「狗」的通常價格不菲,也都是每家高階產品上的常客(GTX提供的並非只是薄膜,也相當於一整套解決方案和認證系統)。

不過有研發能力的戶外品牌,除了和GORE-TEX保持合作外,也一直都在加緊自己類似技術的研發——畢竟完全依賴GORE-TEX、萊卡、東麗、英威達、vibram等供應商,難免會受制於人。因此當下類似於GORE-TEX的,還有eVent面料(和GTX一樣都是ePTFE薄膜技術,不過實現了直接透氣而非氣壓差透氣)、H2No面料(Patagonia研發)、HyVent/ DryVent(TNF研發)、EPIC塗層(大螺母研發)、Neo shell(PolarTec研發的軟殼面料)……等等。包括探路者研發的TiEF(Toread Innovation Ecological Function)面料。

這雙黑色的鞋面就用了TiEF PRO面料,官方標註的防水效能為10000mm,即相當於可以抵禦10米水柱的壓力而不滲水。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如上圖所示,探路者TiEF面料細分多達十種,TiEF PRO應該是最耐操的一種,官方也用了最耐洗、耐老化等介紹字眼——要知道GORE-TEX之類的面料,其中一個不太完美的點就是普遍比較嬌貴,長期使用或剮蹭後,防水效能就容易老化失效(所以衝鋒衣類普遍不太建議暴力沖刷,也最好不要扔洗衣機裡)。

我們打算這雙黑色服役個數百公里後,徹底洗刷下內裡,看看其防水性是否有影響(以後補上結論)。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另外,防水和防潑水,在戶外鞋完全是兩個概念——防水鞋本質上打造了一個防水系統,整隻鞋的鞋底/鞋身和鞋面都屬於這一防護中。理論上,只要水不從腳踝處灌入鞋內,下雨天一般水坑都可以直接涉過。

所以真正的防水鞋,鞋面的鞋舌通常與鞋身也都是一體式設計。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這兩雙防水鞋,高幫款的GORE-TEX和TiEF PRO都採用了全襪套結構、全包圍防水

具體防水效能,待更長時間的涉水後補上結果。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還有一點,這種名為耐水解PU材質的鞋面在水中浸泡撈出後,水分會很快褪去,應該沒什麼吸水性。會比較適合雨季穿著。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外底材質及鞋底紋路設計

戶外鞋的鞋底很有意思。

很多人印象中覺得戶外鞋的鞋底一定又耐磨又防滑,各種路面都能應付,其實也未必……不少戶外鞋野路抓力強勁紋絲不動、回到城市去趟衛生間卻能溜冰打滑摔個大馬趴——這就是術業有專攻,專業的戶外鞋外底都會根據特定的場景,使用不同材質+紋路設計。

相對而言,徒步鞋的外底算是適應性最廣的一類了。

探路者有不少使用vibram底的鞋款,這四雙用的全是自家的SAFree(綠標)。與vibram一樣,SAFree同樣有一整套的外底材質/技術細分。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只說這四雙,分別是SAFree Rock 和AIR兩種。

官方資料,SAFree Rock橡膠相比傳統橡膠耐磨提升30%, 主打效能為耐磨。AIR主打效能自然就是輕量,比Rock輕25%。

戶外鞋的外底橡膠使用體積和分量巨大,所以這四雙鞋,各高幫低幫各用rock和air,拿手上重量差別很明顯。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密度及硬度上,用力刻壓,Rock的橡膠質感更硬,AIR則明顯軟很多,也有更強烈的形變。SAFree rock air觸地受力後的這種形變,其實相當於外底也承擔、增加了更多緩震的效果

腳感會更柔一些。實際穿著中也能感覺出來。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探路者的科技在宣傳中大量用到仿生的概念,比如外底細紋模擬岩石肌理(提升摩擦力),比如外底的模組也有參考雪豹等野生動物(抓地力)。這四雙鞋正好代表了兩種應用理念——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外底更為平整、觸地面積更大的,適合平坦的路況,對較為溼滑的表面也能有很好的抓地性(也接近多數路跑鞋的紋路):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下面兩雙外底有較為明顯區塊劃分。可以看出鞋頭/後跟/前掌兩邊外側/前後掌中間部位四個部位,落地施力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是為更復雜、需要做出即時細微腳部動作的路面設計的(更接近越野鞋的紋路):

以登山為例。會經常先用到腳趾/後跟部位觸地,並承擔極重要的抓地,這種較深的凹槽紋底(X小紙條)就會比平整紋路適合得多。也能提供更多的反饋,放心將上下坡時身體的重量交給腳趾下方區域,不用擔心滑倒。

前後掌中間部位類似大塊碎釘的形狀,在草地/沙土/泥地路面會有更好的穩定性。外側的模組更平坦(觸地更大),也能為站立防側滑提供穩定(O小紙條):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留意下圖腳趾下方的一個細節。左邊高幫的外底橡膠更厚,有鋸齒狀紋路,右邊低幫橡膠更薄,紋路平整——

高幫鞋款更針對高海拔或重灌徒步,因而更厚的橡膠除了耐磨度,也有降低起伏硬石路面穿刺感的效果。但更厚的外底難免喪失靈活性,腳趾部位的鋸齒除了增加抓地力外,最主要就是提升可曲折度。

相應的,更薄的低幫款會有更強的路面感,也更合適平坦路面/泥土路的徒步。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所以,在選擇戶外鞋時,鞋底的橡膠耐磨性是一方面,根據自己最常出現的路面場景選擇材質(比如溼地?冰雪路面?山路?)是另一方面,最後從外底的紋路上,也能看出這雙鞋的設計初衷,究竟是更偏向日常徒步還是複雜山野。

——反過來,也可以從外底判斷這雙戶外鞋/這個戶外品牌是否靠譜。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兩種中底提供的不同腳感

衡量多數運動鞋款的效能,中底堪稱整雙鞋的發動機,是最為重要的效能,但對以徒步為主的戶外鞋,鞋身面料和外底往往是更加關鍵的環節。

探路者近年最常見的兩種中底緩震材質都基於EVA發泡,FLIGHT中底(左)和TOLITE中底(右)。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FLIGHT中底更強調回彈效能,兩雙用了FLIGHT中底的戶外鞋,後跟還有額外的拱形支撐,相當於在材料緩震之外,又多了一層結構緩震

在實際穿著中,FLIGHT中底+拱形支撐,後跟部位的腳感與慢跑鞋已經相當接近,也最為適合長距離徒步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這樣的上下分層中底,密度上也有所不同(盲猜上層的密度更高,支撐穩定性更好,下次則更柔軟,提供更多緩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另一個TOLITE中底強調輕量,可以理解為接近傳統戶外鞋的腳感,但重量上降低了很多。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鞋墊的表現

戶外鞋中底對穩定性要求很高,複雜路面過於明顯的路面回饋其實對足部肌群會是很大的考驗,因而戶外鞋普遍中底的順應性(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較低,第一層緩震就越發依賴鞋墊的表現。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這幾雙探路者,鞋墊用的都是自家的T-foam——乍看與ortholite鞋墊非常類似,腳感也接近。應該是採用了相似的開孔發泡工藝

這樣既能提供緩震性,(相比橡膠/eva/矽膠材質)也有更出色的透氣性。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四雙中有個異類,也正好是我們覺得值得點讚的設計——

加絨的鞋墊顯然有更高的保暖性(整雙鞋內裡都加絨,很明顯的冬季用鞋),但加絨後腳部更容易出汗,對排汗性要求也更高/更容易捂腳,因此藍色鞋墊細看,其開孔發泡的網眼更大、鞋墊的密度更低(透氣性吸汗性更好)。

所以比紫色的要更軟一些,這就減弱了一些彈性/緩震性。因而它的後跟部位增加了一片緩震,算是腳感的補充。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另外,登山靴的鞋墊往往在中後跟部位有額外加固(有點像矯正鞋墊),來提高穩定性及對足底的支撐,這四雙鞋都是接近運動鞋的鞋墊,也說明它們徒步為主、兼顧戶外登山,但與真正登山靴還是有區別。

這同樣也算選鞋時值得關注的細節。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四雙鞋的使用定位

從鞋面到鞋底,從內到外,四雙鞋最主要的科技和設計就是這些。具體戶外表現,交給日後戶外蹂躪後再總結。

目前一段時間的穿著+科技分析下來,給這四雙鞋再做個稍具體的使用建議——

這四雙鞋都完全可以用於初/中級難度的戶外徒步,雖然未必是最硬核的戶外專業向鞋靴,用於日常的登山,包括像雨崩徒步、入門級的哈巴雪山(高幫)等,足以勝任。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探路者並沒有給這四雙鞋命名,從左至右吧: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更適合平坦路面的長時/長距徒步。非高海拔問題都不大,有完整的防水系統。也可以用來作為日常用鞋;

全絨內裡註定適合寒冬穿著,我們也是因為有北邊的行程才購入;

相對全能且嚴肅的高幫徒步靴,計劃在較為艱苦的重灌徒步中使用;

這雙帶有GORE-TEX的高幫靴其實在顏值上很時尚,也有很強的戶外感。除了專業的戶外使用外,我們倒是覺得它更適合中長期的戶外工作+旅遊使用。

國產戶外品牌科技解析:探路者徒步鞋篇

關於戶外鞋的設計及各種面料、鞋底的科技,洋洋灑灑能說的太多,這裡不多贅述了。

最後說點別的。

上面提到那麼多GORE-TEX和vibram,主觀講它們能有如今的江湖地位,比效能更恐怖的,是整個戶外圈的極致認可。畢竟改變使用者的認知一直是最為困難的事, “沒狗沒V不上山”的印象也是依靠長久的產品力才形成。後面的任何品牌想拿出能與之媲美的技術,可能需要有更加倍的實驗資料說/口碑效應,才能有所建樹。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修建羅馬更難的,則可能是再造另一座“羅馬”。背後的意思,想必所有品牌都懂,也幾乎是所有領域國貨們的最大難關。

今年BCI新疆棉事件後勁之強大,對消費選擇的改變,有著很強烈的「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勢。各種轟轟烈烈的國貨大發現,會放大很多國貨值得剁手的閃光點,也很容易拔高期望後反噬品牌。缺產品力的加大研發,低調的好產品們想辦法營銷,都應該快馬加鞭。

下單等收貨的兩天,我們查了下這個有點低調的品牌,創業十年就上市,多少算得上國產戶外裡的老大哥,外加幾十年來國家隊層面的南北極極地科考、珠峰攀登/2020年珠穆拉瑪峰的測量高度、軍方選購甚至航天員的部分空間倉裝備都由探路者提供——當然上面這幾點,作為品牌方因某些敏感因素,可能或多或少無法去直接宣傳,其實可以去更嘗試更多方式的表達。

比如在產品上更直接的展現那些科技、比如更詳細的吊牌資訊(就像那種一串的宣傳冊一樣)、比如為主推的鞋款命名等等。

畢竟在實際的入手價位裡,戶外老鳥們言必稱lowa、salomon、La Sportiva、scarpa…們,顯然買不到接近效能的鞋款——而價效比,也絕不會、也不該是國貨們的唯一標籤。

分類: 旅遊
時間: 2021-12-14

相關文章

在沙漠裡再渴也別隨地採食“西瓜”,科學家:救命隨時會變喪命

在沙漠裡再渴也別隨地採食“西瓜”,科學家:救命隨時會變喪命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之所以會呈現出這樣的顏色,是因為地表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海洋,我們生活的陸地被無盡的大洋所環繞著.毫無疑問,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水資源的星球. 但是相對來說,地球的水資源也是比較集 ...

小測試:在沙漠裡行走,你又累又渴,有五杯水你會選擇那一杯呢?

小測試:在沙漠裡行走,你又累又渴,有五杯水你會選擇那一杯呢?
假如你在沙漠裡行走了一天一夜,你又累又渴,面前有五杯水,你會選擇那一杯? A.牛奶 你就像是還沒有長大的小孩兒,從氣質裡就透露出一種稚嫩和單純.你情緒的波動比較大,高興的時候就像是個孩子,難過的時候也 ...

沙漠裡為什麼有兩棲動物?
沙漠裡為什麼有兩棲動物? 我們都知道,兩棲動物因為潮溼的面板和繁殖的需要,幾乎都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體的地方.有動物學家將兩棲動物的面板比作海綿:如果你將一塊溼海綿放在窗臺上,5小時後溼海綿肯定已經幹了 ...

火車平安穿行在沙漠裡靠的什麼?薇婭講述治沙傳奇|紅色印記第86集
來源:央廣網 △電商主播薇婭 翻開厚重的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從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到邁向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件件飽經滄桑的革命文物,記錄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紅色故事.一個個繼往開來的歷史瞬間,是中國共產黨披 ...

騰格裡沙漠裡的天池——崗根淖爾

騰格裡沙漠裡的天池——崗根淖爾
說起"天池",在你的腦海中出現的也許是白雲繚繞.群峰環抱的長白山天池,也許是雪山輝映.堪稱仙境的天山天池.但你可曾想過,在蒼涼浩瀚的騰格里大漠之中,在連綿千里的沙丘之間,居然隱藏著 ...

絕了,沙漠裡的自助餐

絕了,沙漠裡的自助餐
寧夏中衛沙坡頭的一場音樂節裡的沙漠自助餐.

十萬個為什麼之沙漠裡的沙子是從哪裡來的?
茫茫的沙漠一望無際,沙漠佔據了地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這些沙子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沙漠一般在風很大.氣候乾旱.植被很少的地方形成的.大風把地面上的雨水吹走了,地下的岩石露出來了.白天,沙 漠地區的氣溫 ...

藝術家的藝廊公寓,白色畫裡鑲嵌著多彩傢俱,每一個角落都喜歡

藝術家的藝廊公寓,白色畫裡鑲嵌著多彩傢俱,每一個角落都喜歡
"藝術遠沒有生活重要,但是沒有藝術生活是多麼乏味呀!" --馬赦韋爾 R 比起說家居的裝修風格,更應關心的是如何找到家的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傢俱.色彩,成功將自己的審美與舒適度結合 ...

把4個孩子拉扯大的太奶奶,一瞬間發現老了
一個個美麗的黃昏,在一條川流不息的小河旁,總會有一位年入古稀的佝僂著身子的老人坐在一張褪了色的舊藤椅上,出神地看著被夕陽染紅的天空.被秋風打紅的霜葉.又低頭看著自己小得可憐的腳,不住地嘆息,什麼也不能 ...

希臘神話-海神之子俄裡翁
波塞冬的兒子俄裡翁,是個年輕英俊的巨人,他臂力過人,喜歡打獵.由於他是海神之子,因此一生下來,他便有破浪前進的神奇本領,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也能如履平地.靠近海邊的居民們,在風平浪靜晴朗的日子裡,經常 ...

傳奇!2名新四軍推著棺材,滿載武器和檔案,成功穿行700裡敵佔區

傳奇!2名新四軍推著棺材,滿載武器和檔案,成功穿行700裡敵佔區
作者:朱炳東 1941年3月,彭雪楓部被蔣軍優勢兵力逼到津浦路東,睢(縣).杞(縣).太(康)地區留駐的睢杞太獨立團一個連,成了孤懸敵後一支小部隊.睢杞太組織與上級失去了聯絡,原先的睢杞太根據地也成了 ...

近期走運的處女座,注意3個方面

近期走運的處女座,注意3個方面
諸位日安,我是希望大家都能心想事成的小倌子,是一個立志要成為聖鬥士的無敵美少女. 處女座大多都有著深厚的實力,是個無論對自己或是對別人都能做到絕對真實的星座,他們討厭一切表面功夫,更是對周圍只會溜鬚拍 ...

即將走運的金牛座,得注意3個方面

即將走運的金牛座,得注意3個方面
諸位日安,我是希望大家都能得償所願的小倌子,是一個立志要志為聖鬥士的無敵萌妹子. 金牛是慢熱型的星座,以往的一段時間裡,金牛在適應新的環境或人際關係上,花費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受水星進入第四宮的影響, ...

毛澤東來到井岡山後,袁文才指著一位女幹部說:老毛,她叫賀子珍

毛澤東來到井岡山後,袁文才指著一位女幹部說:老毛,她叫賀子珍
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 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失敗後,經過三灣改編開始向井岡山進軍. 有一天,袁文才帶著34歲的毛澤東第一次來到賀子珍面前,作為一名紅軍女戰士,在人煙稀少的萬山叢中的井岡山,自然 ...

用四十年讀一座城

用四十年讀一座城
<舊時燕:文學之都的傳奇> 程章燦 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明·陸壽柏繪 <金陵四十景圖> 烏衣晚照 圖片選自<舊時燕:文學之都的傳奇> [著書者說] 唐朝詩人劉禹錫寫 ...

延安清晨響起槍聲,一顆子彈射進窯洞,毛澤東驚醒問:哪個打槍?

延安清晨響起槍聲,一顆子彈射進窯洞,毛澤東驚醒問:哪個打槍?
延安清晨響起槍聲,一顆子彈射進窯洞,毛澤東驚醒問:哪個打槍?這是遭遇刺殺了? 1937年至1945年,延安一直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革命根據地,起著點起燎原之勢的星星之火作用.嚴格意義來講,延安是張學良 ...

晚清格格川島芳子,和她的男人們

晚清格格川島芳子,和她的男人們
1948年3月25日凌晨4時,靜謐的北平還在沉睡之中.北平第一監獄的鐵門緊緊閉著,在昏暗的燈光下發出陣陣寒光.幾十名中外記者天還沒亮就已經等在這裡,準備向中國乃至整個世界報道一個勁爆新聞.記者們焦急地 ...

預言!10月份開始後摩羯座好運炸裂,切記要和氣生財

預言!10月份開始後摩羯座好運炸裂,切記要和氣生財
嗨~大家好!這裡是比你自己還要了解你的郭郭!今天郭郭所在的城市下雨了,一時間就覺得秋天真的來了,開始冷了.算算日子,中秋過去九月份也進入了下旬,距離國慶還有一週的時間了.2021年也進入了倒計時,不知 ...

茬子垛(原創)
茬子垛 作者:趙雁明 我們小時候,村裡做飯取暖都是燒柴禾,拾柴撿柴禾,也是孩子們要完成的工作.柴禾也有許多種,莊稼的秸稈,剝麻剩下的麻桿,樹趟子裡的樹葉,地裡的莊稼根,都是常見的柴禾. 靠近山裡的村莊 ...

屈原、羋月、羅子國的關係網

屈原、羋月、羅子國的關係網
"天底下,沒有一條江有汨羅江那麼美!多少回,我在夢裡回到家鄉."熱播電視連續劇<羋月傳>中羋月對家鄉的無限眷念和深情嘆惋,曾一度引起人們對汨羅江的嚮往,究竟歷史上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