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萬物家園
從自然到人文
從城市到鄉村
讓我們一起去探尋
雲南的生物多樣性之美
![]()
撈魚河溼地公園(2020年1月19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在昆明撈魚河溼地公園
這裡種植了3萬餘株中山杉
流水潺潺、曲徑通幽
遊客可以穿梭在鬱鬱蔥蔥的樹林裡
感受多彩的自然景觀
已有200多年種植歷史的寶珠梨
為呈貢的生物多樣性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寶珠梨脆嫩、汁多、味濃甜
還是適合烹飪的水果菜原材料
梨園八大碗、梨膏等美食在這裡流傳開來
迭代發展的寶珠梨產業
改變了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果農
![]()
航拍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資料圖)。新華網發(晉寧區委宣傳部 供圖)
在晉寧區
藍天白雲下,豔陽和風中
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熠熠生輝
湖水浩渺,碧波盪漾
各種植物相間,俯仰生姿
目前,晉寧已建成近2萬畝溼地
構築起了良好的溼地生態鏈
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
消失數十年的彩䴉、青頭潛鴨等瀕危物種開始群落出現
![]()
黃牛肝(2021年7月13日攝)。新華網發(晉寧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野生菌生於山林,長於山林
晉寧區熱量充足,降水充沛
有著符合野生菌大量生長的條件
新鮮肥美的菌子,香氣四溢的菌湯
是大自然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饋贈
![]()
2021年9月4日拍攝的海洪溼地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滇池大海般的氣勢和韻味
讓昆明多了幾分美麗動人
波光粼粼,白帆檣影
油畫般的美景引人入勝
西山區滇池之畔
紅嘴鷗每年都會如約到訪
作為昆明人的老朋友
它們已連續30餘年來這裡越冬
這些可愛的精靈在空中翩翩起舞
感受著春城的溫暖
![]()
2021年3月21日,航拍視角下的東川紅土地。新華網發(崔永江 攝)
紅色土壤成片地覆蓋在蜿蜒起伏的山地上
人們耕作繁衍
這裡是東川區
四季輪迴
小麥、油菜、土豆、蕎麥陸續收穫
不同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景緻
在東川區板河口溼地
鉗嘴鸛時而在天空中滑翔
時而在田間駐足、覓食
儼然一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靚麗風景
![]()
在昆明市東川區牯牛山下,李子溝村種植的開花洋芋迎來豐收(9月18日攝)。新華網 徐華陵 攝
在東川區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金疙瘩”——開花洋芋
李子溝村出產的洋芋
質地酥鬆、表皮粉糯、口感極佳
煮熟後的洋芋像綻開的花瓣
每到開花時節
漫山遍野的洋芋花海蔚為壯觀
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
航拍玫瑰花田(攝於2020年4月28日)。新華網發(潘越 攝)
安寧,地如其名
每年四五月
總會有一批遊客至八街街道
赴一場“浪漫之約”
這裡盛產食用玫瑰
玫瑰盛開之時
讓人飽了眼福,也讓人飽了口福
鮮花餅、玫瑰糖、玫瑰醬等產品
暢銷省內外
鮮花變食材,玫瑰花變“致富花”
花開幸福來
遠處楊武山上的黃杉林越來越蔥蘢
上世紀80年代
山中僅有400多株黃杉
到現在
已發展到6000多株
野豬、麂子、狐狸和猴子
成為了黃杉林的“常客”
安寧黃杉種群的發展
對保護滇中生物多樣性意義深遠
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是昆明市唯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金鐵鎖、西康玉蘭、中國豺、黃喉貂……
這裡擁有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
是一座巨大的天然物種基因庫
轎子山作為一道生態屏障
為昆明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
提供了自然條件
![]()
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生長的攀枝花蘇鐵(9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攀枝花蘇鐵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在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
其種群數量逐年提升
從2016年的338株到現在的3565株
這個“植物活化石”
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型案例
看不盡的多彩雲南
數不清的多樣物種
來雲南,領略生物多樣性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