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品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真相

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接天子,建都許昌。此前,學界多強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面。用一“挾”字凸顯曹操的政治野心,似乎迎天子、建都許昌,唯在獲取壓倒其他軍閥的政治優勢,忽略了曹操此舉對重建漢末王朝國家制度的意義。

中平六年(189),靈帝崩,少帝劉協即位,何進專權,漢室已經衰微。何進志大才疏,優柔寡斷,謀誅宦官不成,不僅自己身死宦官之手,少帝也遭宦官張讓、段珪劫持,奔走小平津,後經盧植奮力救駕,才狼狽不堪地返回京城。然而,回到京中,少帝旋即遭到董卓廢黜。董卓另立陳留王,是為獻帝。

董卓狼戾不仁,濫殺朝臣,淫亂宮闈,朝政更是混亂不堪,王權已經完全旁落。初平元年(190),關東起兵討伐董卓,卓弒殺少帝、皇后,焚燬洛陽宮室,發掘漢室陵墓,遷天子於長安。初平三年(192),董卓被殺,其部下李傕、郭汜又攻陷長安,互相殘殺,致使吏民死者萬餘人。更有甚者,李傕竟然將天子扣押軍中,作為人質,“燒宮殿城門,略官寺,盡收乘輿服御物”(《三國志·董卓傳》)。後來,靈帝雖僥倖出奔楊奉營中,並與楊奉、董承返回洛陽,途中又兵敗於弘農曹陽,李傕等“縱兵殺公卿百官,略宮人”,最後天子恓惶進入洛陽,“宮室燒盡,街陌荒蕪,百官被荊棘,依丘牆間。州郡各擁兵自衛,莫有至者。飢窮稍甚,尚書郎以下,自出樵採,或飢死牆壁間”。正是在這時,曹操“乃迎天子都許”(《三國志·董卓傳》)。

回顧這段歷史可以看出:第一,經過何進、董卓、李傕和郭汜之亂,兩京傾覆,天子顛沛,如此狼狽,何曾有半點“漢官威儀”?第二,兵敗曹陽之後,唯有“太尉楊彪、太僕韓融近臣從者十餘人”,朝廷官僚體系摧毀殆盡,何曾存在半點“國家職能”?第三,朝廷官員回到洛陽,居食無著,宮中官吏竟然餓斃於殘牆斷壁之下,天子也命不保夕,何曾能行使半點“皇權意志”?第四,天子幾乎深陷絕路,朝廷幾乎徹底崩潰,而“州郡各擁兵自衛,莫有至者”,即使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紹,也不願聽從部下郭圖的建議,迎天子都鄴,何曾有一人真正“赴身國難”?

此時的漢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距離滅亡僅一步之遙了。正是危急時刻,曹操擊破汝南、潁川的黃巾軍,迎天子於洛陽,才使天子絕處逢生,王朝免於覆亡。後來,因洛陽殘破,不得已遷都許昌,曹操將家中所收藏的宮中器物奉獻朝廷,以恢復天子的漢官威儀(《上器物表》《上雜物疏》),同時著手重建朝廷的官僚體系,“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三國志·武帝紀》)。可以說,董卓亂政之後,是曹操將漢王朝從垂死的邊緣拉回正常的國家軌道,恢復了喪失殆盡的國家制度和皇權意志。王夫之論曹操說:“出天子於棘籬飢困之中,猶得奉宗廟者二十餘年,不但以折群雄之僭,即忠義之士,懷憤欲起。”(《讀通鑑論》卷九)

建安十八年(213),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將“遂遷許都,造我京畿,設官兆祀,不失舊物,天地鬼神於是獲乂”,作為“此又君之功”,稱讚“君有定天下之功”(《三國志·武帝紀》),恐怕不僅是公文客套,也陳述了一個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如若沒有曹操,漢朝王室恐怕早已萬劫不復了。後來,因為曹丕禪漢建魏,歷史學家或因史識有限,或因時代原因而別有政治寄託,將曹操這段歷史貢獻也一筆抹煞了。

曹操被封魏王后,獻帝的一次次詔命,將其抬到準天子地位。對獻帝來說,這固然有不得已的原因,但是平庸闇弱的個性、苟且偷生的心態、駕馭能力的匱乏使獻帝最終放棄了“名義馭之”的機會。不僅如此,獻帝詔令“設天子旌旗”“備天子乘輿”之類的賞賜,實際上預設甚至縱容了曹操的不臣之心,直接導致了其政治野心的膨脹。從某種意義上說,曹丕的江山乃是獻帝拱手相讓的。



摘自 | 《領導文萃》2021年7月下

稿件來源 | 《中原文化研究》

本文作者 | 劉運好

責任編輯 | 蕪影

微信編輯 | 箋遲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8-29

相關文章

慈禧西逃,只帶了數十人,為何沒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

慈禧西逃,只帶了數十人,為何沒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
自古亂世紛擾不止,在東漢末年時期,三分天下的局面下,各路諸侯一同崛起,以曹魏.蜀漢和東吳政權為主,在這個亂世下,誕生了無數英雄,也出現了無數歷史偉績,曹操與董卓,都上演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戲,最終唯有 ...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看看那些挾天子以令諸侯發生了多少次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看看那些挾天子以令諸侯發生了多少次
昨天看了電視劇<楚漢相爭>,再加上之前看過陸毅飾演諸葛亮的<三國>,我既然發現歷史竟然如此驚人的相似,有些情形,竟然一次次的上演.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挾天子以令諸侯 ...

在華容道上,關羽為何不殺了曹操?因為這三大後果他承擔不起

在華容道上,關羽為何不殺了曹操?因為這三大後果他承擔不起
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這本名著,這裡面講述了東漢末年皇室衰亡,天下大權盡落奸人之手,各路諸侯紛紛起義的故事. 它透過虛虛實實的藝術描寫,將那個時期的戰火紛亂.名利場上的勾心鬥角描述得淋 ...

孔融為何被曹操所殺,其實是他自己作死,換成是我,也要殺他全家

孔融為何被曹操所殺,其實是他自己作死,換成是我,也要殺他全家
#歷史天窗#吳學華原創作品,拒絕轉載 #歷史#公元 208 年(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自任丞相.八月,曹操就殺了孔融.孔融是當時名揚天下的儒士,不僅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且身居高位,任將作大匠,相當於今 ...

司馬懿對髮妻有多絕情?要不是因為兒子,他早就把張春華給殺了

司馬懿對髮妻有多絕情?要不是因為兒子,他早就把張春華給殺了
關於司馬懿有一部熱播劇名為<軍事聯盟>,劇中司馬懿和張春華舉案齊眉,感情深厚.在性格潑辣的張春華面前,司馬懿顯得唯唯諾諾,好似一個"妻管嚴",半句嘴都不敢頂,逗樂了許多 ...

讀書,從每晚開始
我喜歡這樣的家庭氛圍,爸爸儒雅幽默,媽媽溫軟賢淑,孩子活潑可愛. 每當夜幕降臨時,爸爸在橘黃色的燈光開始了每晚一講,<上下五千年>,從春秋諸子百家,戰國風起雲湧,漢武帝知人善任,張騫出使西 ...

格物志:識時務者不見得都是俊傑
我們常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這句話語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襄陽記>:"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 ...

西安事變中,蔣介石摔傷,其兄驚嚇而死,張學良後來仍陪其回南京

西安事變中,蔣介石摔傷,其兄驚嚇而死,張學良後來仍陪其回南京
老覃昨天寫了<徐向前回憶,若無西安事變,將繼續長征,張學良晚年卻忌談此事>一文,著重介紹了張學良和楊虎城發起西安事變的偉大功績--使我工農紅軍獲得了喘息之機,並在合法生存的基礎上得以發展壯 ...

劉焉作為漢室宗親,那麼他又是如何毀掉東漢王朝的?
漢朝可謂是除周王朝之外國運最長的一個封建王朝,有國祚將近405年.但可惜的是,到了漢靈帝時期,皇權衰落,國力衰敗,尤其是發生於184年的黃巾起義,給予了東漢沉重的打擊,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麼今天 ...

金庸未寫完的結局,張無忌下場有多慘?

金庸未寫完的結局,張無忌下場有多慘?
張無忌出生於冰火島,自幼和父親張翠山.母親殷素素以及義父謝遜生活一起. 性格善良,講信用,優柔寡斷.集四大神功於一體,解救明教於危難之中,免受滅教之災,逐成為明教三十四代教主. 自當上教主來,明教上下 ...

大清-光緒
第一部分 光緒的死穴 管理靠權威越來越不行了 古語有一句話叫:"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什麼叫"非法法也"?也就是說 ...

同樣是演“曹操”,陳建斌和鮑國安放在一起看,差距就出來了

同樣是演“曹操”,陳建斌和鮑國安放在一起看,差距就出來了
提到曹操的扮演者,大家總是會想到鮑國安.於和偉.姜文,陳建斌總是被忽略的那一個. 按理說陳建斌是一個有演技.有情懷.有作品的演員. 而且他的履歷,也是分外耀眼. 1998年,他從中戲碩士畢業後就留校任 ...

三國演義中,一筆帶過的小人物,後世為何用30集的電視劇紀念他

三國演義中,一筆帶過的小人物,後世為何用30集的電視劇紀念他
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江間作四首•其三> 俗話說"老不讀三國,少不看水滸",正是<三國演義><水滸傳>作為四大著 ...

《隆中對》為什麼沒有成功?毛主席一針見血指出:諸葛亮必敗

《隆中對》為什麼沒有成功?毛主席一針見血指出:諸葛亮必敗
少年毛澤東特別喜歡閱讀<三國演義>.因為喜歡,所以不允許別人對這部書說三道四. 毛澤東在東山學堂讀書時,國文老師在課堂上批評<三國演義>有歪曲歷史之嫌.毛澤東聽了,憤然作色,課 ...

8分鐘看懂東漢,14位帝王195年興衰,就這麼簡單

8分鐘看懂東漢,14位帝王195年興衰,就這麼簡單
東漢,從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共歷14帝,享國195年. 光武中興 新朝王莽改革最終釀成赤眉造反,天下再次大亂. 可能是天佑大漢,劉邦的九世孫劉秀再次一統天下.劉邦一當上皇帝,就開始剷除異姓王,而 ...

三國最尷尬的話事人為何是孫權?曹操手握漢獻帝,劉備是漢室宗親

三國最尷尬的話事人為何是孫權?曹操手握漢獻帝,劉備是漢室宗親
嘴上都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 這句話用來致敬三國各路諸侯,我覺得再合適不過了.尤其是曹操和劉備這兩位猛男,畢竟人家把主義口號喊得響亮,結果乾的都不是什麼正經事兒. 非要矮子裡面選將軍,我認為曹操和劉備 ...

書單來了:比小說更好讀的10部歷史著作

書單來了:比小說更好讀的10部歷史著作
錢穆先生也說過:任何一國之民,當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且附隨一種溫情與敬意. 歷史,不是隻有單薄的人名.事件和年代,而是由一個個真實發生的故事串連起來,有情節.有畫面,血肉豐滿. 歷史,是從昨天走 ...

中國各朝代帝王——東漢

中國各朝代帝王——東漢
本文編輯:南京師範大學 葉夢怡 手閱原創:紅色歷程 管霞 漢世祖:(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 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 ...

亡國之君註定難逃一死麼?盤點歷史上那些得到善終的末代君主

亡國之君註定難逃一死麼?盤點歷史上那些得到善終的末代君主
朝代變遷.政權更迭在我國曆史上是相當頻繁且常見的,而在人們的印象當中,一個王朝的亡國之君似乎往往下場悽慘.以商朝的最後一代君主帝辛為例,他在國家滅亡後不但自己身死,還被冠以"紂"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