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朝鮮半島的危機:杜魯門政府統一朝鮮半島的嘗試與失敗(一)

從二戰後期到1947年9月美國將朝鮮半島問題提交給聯合國,對這一-段時期杜魯門政府的朝鮮半島政策的闡述能夠使我們認識到朝鮮半島在美國政府中的戰略定位,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所追求的目標以及國家權力與國家利益之間的張力關係是如何影響這種戰略定位與政策目標的實現方式,總體而言,這一段時間內杜魯門政府的朝鮮半島政策經歷了一次大的轉變, 即美國政府從二戰後期試圖將蘇聯排除在太平洋戰場之外,從而單獨佔領朝鮮半島到蘇聯主動捲入對日戰爭並且迅速挺進朝鮮半島,從而使得杜魯門政府不得不經由與蘇聯協商透過國際託管的方式實現朝鮮半島的統-。但是這一時期美國 朝鮮半島的政策目標均是試圖實現朝鮮半島在對美國政府友好下的統一。

美國從排斥蘇聯到劃定軍事分界線

國際關係學者關於杜魯門時期對外政策的觀點主要可以歸納為兩種:種觀點認為杜魯門的外交政策笨拙地沿著羅斯福的偉大腳印亦步亦趨: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杜魯門入駐白宮時就逆轉了羅斯福的外交政策。那麼杜魯門的對外政策與羅斯福的對外政策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這種關係又是如何影響到二戰結束前後杜魯門政府的朝鮮半島政策呢?

杜魯門政府處理對蘇關係主要圍繞著五個方面,即波蘭問題、東歐問題、遠東問題、德國問題以及聯合國的問題。這五個方面的問題在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上已經涉及到並且美蘇英三國也達成了協議。

這五個議題中,美國政府最為關注的是遠東問題和聯合國問題。20 因為,這兩個議題直接關切到對日戰爭以及美國關於戰後世界的設想。就遠東問題而言,羅斯福為了換取斯大林同意在歐洲戰爭結束以後,參加對日戰爭,與其達成了《雅爾塔密約). 就朝鮮半島而言,羅斯福與斯大林再次確認了對該半島進行國際託管,在適當的時期予以其獨立。”雅爾塔協議遭到了美國國內許多人的批評,大部分人都認為在雅爾塔協議中,美國做出了許多不必要的讓步。

但是有些學者在對雅爾塔協議進行認真分析後,得出的結論卻是美國政府政策選擇的侷限性。透過回質當時的國際環境,我們就會明白這種侷限性之所在。首先,雅爾塔會議召開時,美國在歐洲戰爭、太平洋戰場上都需要蘇聯。

正如一位美國學者所言“導致外交和軍事領導人未能預見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的均勢轉變的全面含義的主要原因在於戰爭仍在繼續,蘇聯仍是盟國,與蘇聯的合作對於保證對德、日的勝利仍然是必須的。共同的敵人成了促使‘大同盟’團結起來的集合... 方面因為二戰正在繼續,美國需要蘇聯。另一方面二戰的威脅來自德國與日本。

因而,美國並未注意到全球均勢的變化,正如李普曼所說:“我們的兩個天然、永久的盟友以前是英國和蘇聯,現在也是。”其次,蘇聯在東歐駐紮軍事力量的事實又是美國無法改變的。正如斯大林1945年4月對南斯拉夫共產黨代表團所說:“這次戰爭和過去的不同:無論誰佔領了土地,也就在那裡強加他自己的社會制度。

凡是他的軍隊所能到達之處,他就強加他自己的社會制度。不可能有別的情況.”再次,這與羅斯福所持有的對蘇聯的個人信念相關。”羅斯福聞意當時主流的觀點,即把蘇聯在東歐的一系列行為解釋為蘇聯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歷史上東京與波蘭是侵略蘇聯的天然通道。

因而,蘇聯在東京與波蘭的行為是出於一種防禦的目的而不是進攻。 如果,美國公開抗衡蘇聯的舉動,有可能造成種自我實現式的預言.最後,羅斯福也希望在戰後能夠將美國的理想主義傳統與現實主義的政治考慮相融合,建立以四大國為核心,以聯合國為主導的集體安全組織。如果缺少蘇聯的參與,聯合國則無異於預設。

杜魯門政府對蘇政策的困境

一方面美國政府希望與蘇聯合作。迅速結束二戰:另一方面兩國的分歧又逐漸顯現並呈現擴大化的趨勢,這使得杜魯門在上任之初就面臨一個政策困境.這種政策困境反映了杜魯門政府對蘇聯態度認知的模稜兩可。

這種認知歸根結底是由於美國在與蘇聯仍享有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它們的利益分歧逐漸顯現並迅速擴大的結果.方面, 杜魯門政府試圖根據變化了的國際形勢以及美國的國家利益重新解釋雅爾塔協議,其中包括波蘭、德國、東歐、遠東等問題,就遠東地區而言,哈里曼國務院與陸軍郎的一些高階官員主張廢棄雅爾塔密約,或者與蘇聯進行重新談判,以限制蘇聯在遠東的收益.另方面,史汀生、馬歇爾以及陸軍官員則支援繼續與蘇聯合作,因而他們主張美國政府應當遵守雅爾塔協定。

這不僅由於他們認為,美國在太平洋戰爭與聯合國的問題上仍然需要尋求蘇聯的支援。還因為他們認為,廢棄雅爾塔密約不會遏制蘇聯在東北亞的擴張,相反會打大蘇聯的胃口。此外,太平洋戰場的結束時間仍然是不確定的。根據美國政府制定的對日作戰計劃“奧林匹克, 19即進入日本本土作戰,美國最早可能於1945年11月進入九州作戰,而結束太平洋戰爭最少也需要將近-年的時間。

在這漫長的對日作戰中,美國需要確保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合作,以減少美國人的傷亡和加速戰爭的結束。20 這種政策困境導致了杜魯門對蘇聯態度的反覆無常。我們可以印證當時的歷史來說明杜魯門政府面對蘇聯的政策困境.1945年4月23日,杜魯門會見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遺責蘇聯違反了雅爾塔協議。

當莫洛托夫試圖為蘇聯的行為進行辯解時卻被杜魯門嚴厲地反駁並聲稱,如果蘇聯希望繼續合作,那麼它就應當遵守他們之間的協議。但是在同年5月,杜魯門政府又派出重普金斯(Hopkins) 使團前往蘇聯,與斯大林就美蘇之間的系列問題進行商議。杜魯門還高度評價了該使團的成績。同時,杜魯門也拒絕了丘吉爾及其顧問的提議。他們建議,美國政府不承認先前協議中關於蘇聯在中歐與東北亞的佔領區。

杜魯門甚至指出,“我和丘吉爾首相之間的分歧同我與斯大林之間的分歧樣多.7但是,由於杜魯門在上任之前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獲悉甚少。因而,在他剛擔任總統時,他決定延續羅斯福的外交政策。這種政策的延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保留內閣成員,堅持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及遵守雅爾塔協議。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0-09

相關文章

地球另一邊的“大決戰”,被蔣介石寄予厚望的杜威被杜魯門翻盤

地球另一邊的“大決戰”,被蔣介石寄予厚望的杜威被杜魯門翻盤
<芝加哥論壇報>的主編辦公室裡始終掛著一張照片,照片上一個戴眼鏡的人正舉著一張報紙哈哈大笑,報紙的頭版赫然寫著:"杜威擊敗杜魯門". 照片中舉著報紙哈哈大笑的不是別人, ...

美國總統杜魯門說要對中國使用原子彈,嚇得英國首相打飛的勸阻

美國總統杜魯門說要對中國使用原子彈,嚇得英國首相打飛的勸阻
1950年11月3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參加了記者招待會,當然,作為總統,在大洋彼岸朝鮮半島發生的戰事必然不會逃過記者的提問範疇.不過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杜魯門的一句話引起了巨大的國際風波: " ...

細算二戰後美國“戰爭賬”,專家:可以說“嗜戰”是美國的一種本能

細算二戰後美國“戰爭賬”,專家:可以說“嗜戰”是美國的一種本能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 記者 侯佳欣 徐璐明]"我不打算把這場永無止境的戰爭延續下去."8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對這個已經疲憊不堪的國家說,最後一架C-17運輸機已離開塔利班控 ...

中將李彌:僥倖逃脫粟裕圍殲,蒐羅1萬殘兵,竟稱霸金三角11年

中將李彌:僥倖逃脫粟裕圍殲,蒐羅1萬殘兵,竟稱霸金三角11年
國民黨軍十三兵團司令李彌,是國軍將領中較有傳奇色彩的一位.他在淮海戰場被粟裕打得喪失信心,手下數萬人灰飛煙滅.然而他隨後轉戰雲南,率一股萬餘人的殘兵盤踞於金三角,竟然延綿11年之久,可謂傳奇之極了. ...

朝鮮戰爭美國輸急眼,為何始終沒有使用原子彈?根本不是心慈手軟

朝鮮戰爭美國輸急眼,為何始終沒有使用原子彈?根本不是心慈手軟
毛主席和金日成 1950年12月3日晚,北京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毛主席會見了秘密來北京的金日成.此時距離志願軍入朝過去了一個多月時間,志願軍把逼近鴨綠江邊的"聯合國軍"趕回了清川 ...

1984年,鄧小平發問:若臺灣不跟我們談判怎麼辦?難道放棄統一?

1984年,鄧小平發問:若臺灣不跟我們談判怎麼辦?難道放棄統一?
鄧小平 1984年10月22日,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中央顧問委員會簡稱中顧委,它成立於1982年的"十二大",前後存在10年時間,在1992年&qu ...

林彪反對抗美援朝,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謹慎有餘而膽略不足

林彪反對抗美援朝,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謹慎有餘而膽略不足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短短3日,朝鮮人民軍便攻佔了南韓政治中心漢城,一路向南推進,勢不可擋. 然而,這種勢頭並沒有持續多久.為了維護在亞洲地區的地位,美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後作出了一系列干涉 ...

【讀史明智】“當年中美實現和解,是中國妥協了嗎?”

【讀史明智】“當年中美實現和解,是中國妥協了嗎?”
"中美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了"--一個美國智庫學者首先說的這句話,被中國學者紛紛引用.後來基辛格又說了一遍,於是,這句話現在幾乎成了人們說到中美關係時的口頭禪. 且慢!過去的中美關係 ...

長津湖戰役中美國要投原子彈,毛澤東一語道破陰謀發起第三次戰役

長津湖戰役中美國要投原子彈,毛澤東一語道破陰謀發起第三次戰役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第一次戰役即將結束時,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判斷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可能重新組織進攻,提出了誘敵深入.準備再戰.發動第二次戰役的方針,方針得到 ...

抗美援朝勝利在即,毛主席為何又調24萬大軍赴前線?事後發現高明

抗美援朝勝利在即,毛主席為何又調24萬大軍赴前線?事後發現高明
1952年10月,為了挽回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的主動權,擺脫被動防守的局面,遠東美軍司令馬克·韋恩·克拉克決定實行"攤牌行動".14日,聯合國軍集結了6萬餘兵力,按照戰前 ...

威洛比少將斷定“山那邊的敵人不會介入朝鮮戰爭”
中國人為何出兵朝鮮,直到今天對美國人仍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東方之謎". 當年,困擾美國政府官員和將軍的難題是"中國會不會介入".杜魯門在對朝鮮事務作決策的時候,感 ...

二次戰役後志願軍收復平壤,引世界矚目,那時英美媒體發生了什麼

二次戰役後志願軍收復平壤,引世界矚目,那時英美媒體發生了什麼
引言: 1950年11月1日,彭老總給志願軍38軍頒了那封著名的萬歲軍電報,讓38軍一戰封神. 38軍榮光無限的同時,志願軍在戰場上的態勢也勢如破竹. 接連兩次戰役的勝利,讓志願軍兵峰直抵38線. 前 ...

白先勇談父親白崇禧

白先勇談父親白崇禧
白先勇(章靜 繪) 九十年前的1931年,日本關東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標誌了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六年後,日本駐軍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遭到中國 ...

電影《長津湖》真實歷史:美軍嘲諷中國農民兵,卻被運動戰打蒙了

電影《長津湖》真實歷史:美軍嘲諷中國農民兵,卻被運動戰打蒙了
三味新知 第 163 期 本期導讀: 麥克阿瑟誇海口 志願軍深夜入朝 揚長避短包餃子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01 夜行曉宿,躲避空襲 繼續講長津湖戰役的故事. 上期分享了中國出兵援朝的來龍去脈 ...

1946年,八路軍和美軍陸戰一師發生了一場激戰,結局如何?

1946年,八路軍和美軍陸戰一師發生了一場激戰,結局如何?
東經116°91′,北緯39°70′,這是中國地圖上一個不起眼的座標,坐落著一個普通的小鎮,名字叫做安平鎮. 安平鎮,這個在全國不少地方都能輕易撞名的普通小鎮,卻因為一場本不該在此地發生的戰爭使得它的 ...

從長津湖戰役看整個抗美援朝———說說戰爭敗類李大安
長津湖戰役就如主席所言「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粉碎了杜魯門政府當時的很多計劃.一場抗美援朝戰役打出了中國人民的氣勢,揚我國威.這是我們的立國之戰.中國在這一場戰役之後,正式地走到了世界民族之巔,讓 ...

謝希德夫婦:1952年回國,她患癌30年他癱瘓8年,相濡以沫最幸福

謝希德夫婦:1952年回國,她患癌30年他癱瘓8年,相濡以沫最幸福
文/潘彩霞 2000年3月4日,物理學家謝希德因乳腺癌去世.臨終前,她留下遺囑:"把我的遺體捐給中國醫療事業."這是她和已故丈夫的約定. 儘管被譽為"中國半導體之母&qu ...

美國戰術性的撤出朝鮮半島,實則透過經濟的方式控制南韓
國際形勢的變化與防禦演說的發表 美國從韓國搬軍之後,國際舞臺上發生了兩件大事,即蘇聯研製成功第顆原子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9年8月,蘇聯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從而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這使得 ...

朝鮮領導人在中國抗日——金日成

朝鮮領導人在中國抗日——金日成
隨著蘇聯的解體,目前世界上只剩下五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了,朝鮮就是其中一個. 目前朝鮮相較其他幾個國家還是比較神秘的,不過朝鮮還是時不時就給你來一個什麼導彈新聞之類的,前段時間朝鮮試射的新型遠端巡航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