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阿旃陀石窟

始於阿育王時代,佛教藝術與繪畫史上的經典,印度現存最大的石窟遺址

說到石窟,大家往往會想到中國的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山西雲岡石窟等,其實不光在中國,在其他國家地區也有多處著名的石窟遺址,比如印度的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以其壁畫聞名於世,是著名的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石窟位於印度德干半島西部城市,馬哈拉施特拉邦。石窟開鑿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如今共有三十窟,其中有一窟沒有完成,從東到西長約550米,沿著瓦格拉河排列在斷崖上,石窟多為僧房,其中有五窟是信徒禮拜所用的塔廟窟。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這也是一樁趣聞,相傳在一八一九年,海得拉巴的藩王邀請當時的英國駐軍指揮官約翰.史密斯參加狩獵活動,然而在打獵的時候這位軍官遭遇了一隻體格壯碩的猛虎,倉皇中他逃進了深山中,躲在了瓦格拉河谷中。疲憊又緊張的史密斯警惕的看著四周,無意中竟然發現被樹木遮擋的石壁上有奇特的形狀,近看還有雕琢精美的窗戶,就這樣在機緣巧合之下,英國軍官發現了阿旃陀石窟,還在石窟的牆壁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因為石窟在八世紀之後已經廢棄了,人跡罕至的石窟群已經成了蝙幅的巢穴。

壁畫藝術是阿旃陀石窟的精華,由於各石窟開鑿年代不同,現存的十六窟壁畫風格和內容也有所不同,從奇花異獸到宮廷生活,還有佛教圖騰形象,內容十分豐富,根據石窟的開鑿年代,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壁畫繪製於公元前後,內容以佛教本生故事為主;中期壁畫繪製於六世紀左右,內容主要宣傳佛教,因為這個時期處於文化藝術鼎盛時期,壁畫色彩豔麗,具有故事性和想象力;晚期壁畫繪製於七世紀左右,無論是色彩搭配還是繪製技巧都更高一籌,內容上增加了世俗題材,結合中國、波斯風格,展現了生活百態。

阿旃陀石窟

其中《拈花的菩薩》是壁畫中的代表作,它位於阿旃陀石窟的第一窟,屬於阿旃陀晚期壁畫。這副壁畫中的菩薩形象端莊柔美,眉目神態表現出恭敬的態度,整個體態呈現出女性的曲線美,右手持著蓮花,周圍的色調偏暗,人物面板的顏色為淡黃色略為泛灰,顯得整體形象柔和且有超凡脫俗的感覺。《拈花的菩薩》並非單幅壁畫,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副壁畫,畫中人物為手持金剛的菩薩,整個人物形象相比《拈花的菩薩》更為華美嬌豔,膚色深且五官鮮明。這兩幅壁畫可以說代表了阿旃陀壁畫的兩種審美情感基調:“悲憫味”和“豔情味”。

既說到這裡,這就不得不提印度美學。古印度《畫經》將人物畫分為三個等級,最低的等級被稱為“受約束的”,就是僅描繪人物的客觀形態,可以說是“有形無神”;第二等是“不受約束的”,指的是透過想象作畫;最高等的是“味畫”,主要在於表達人物的情感,印度共歸納了八種“味”:豔情、滑稽、悲憫、暴戾、英勇、恐怖、厭惡、奇異,阿旃陀石窟的壁畫很大一部分都屬於“味畫”,由此可見它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高度。

阿旃陀石窟

除了壁畫,石窟中的雕刻也是非常珍貴的藝術寶藏。阿旃陀石窟的雕刻主要分為佛像和裝飾造型,早期雕像因為風化,細節已經難以辨識,中期雕刻技藝成熟,代表作有:第十九窟中的採花女子像和蛇王像等,後期作品留存的狀態比較好,形態更為細膩,比較著名的有佈滿窟的佛本生故事浮雕、第一窟中的釋迦牟尼像等。

中國高僧玄奘在七世紀之初曾前往阿旃陀朝聖,曾在此處修道講學,在《大唐西域記》就有阿折羅伽藍及石窟的記載。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它的建造和最終被遺忘,也是古印度佛教興起和衰落的標誌。阿旃陀石窟不僅留存了古印度的美學和藝術,它記錄了古印度生活社會風貌,讓歷史得以在人們眼前重現。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