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茶仙子”鮑麗麗(上):一片“葉子”,一個世界

2010年世博會時,鮑麗麗被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授予“茶仙子”稱號。從此,“茶仙子”就與鮑麗麗生命融為一體。

從大山、石板路、溪水、茶園、九華山,到世博會、進博會等眾多國際外交場合;從15歲及笄之年的懵懵懂懂,到如今更添一份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出世與入世的跳躍中,在感悟自然與踏實鑽研的過程中,鮑麗麗逐漸找到了“茶仙子”的內涵——弘揚中國茶文化,助力茶產業發展。

“中國人無論在哪,只要有一杯茶,都是有滋味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之一。透過一片葉子與世界對話,世界將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推動中國茶產業發展,讓更多人因茶得益。”鮑麗麗說。

如何理解和弘揚中國茶文化?來聽中國茶文化推廣大使、上海世博會“茶仙子”鮑麗麗娓娓道來。



茶緣:尋找“茶心”的種子

問:最初是怎樣接觸到茶文化,又是為何愛上茶文化?

鮑麗麗:15歲那年,因機緣巧合,我被外公送上九華山禪寺,與另外15名孩子一起學習禪茶。坦白說,禪寺的生活的確有些枯燥,每天3時,我們就要起床做早課並練習泡茶。在學習的過程中,所有孩子都耐不住寂寞,只有我1個人堅持到最後。

我仍記得剛上九華山時,對於茶的認知還停留在“苦澀”上。有一次,老師從紫砂壺中倒出一杯九華佛茶讓我們品鑑,那是我第一次聞到茶香,也是我第一次嚐到茶的清甜。我深深愛上這股味道,也深深愛上茶文化。



問:學茶過程中,最困難的是什麼?

鮑麗麗:是找到那顆“茶心”。九華山學茶時,老師讓我用老式的燒水壺練習茶藝中的“鳳凰三點頭”。所謂“鳳凰三點頭”,即透過水的力量衝擊茶葉,讓茶葉和水儘快融合,這樣泡出來的才是清香的茶湯。因為形似“三鞠躬”,所以“鳳凰三點頭”也被視為一種茶的禮儀。

那段時間,大雪封山,瘦小的我提著重重的水壺一次又一次地向熱水瓶裡倒水,卻一次又一次地將水灑出。厚厚的積雪遇熱水融化,練到最後,都能看到地板。老師告訴我,茶藝講究“茶、人、器”三者合一,需從容安靜,循序漸進。在老師的指點下,我從半壺水練起,直至最後,再無半點灑出。

15歲的年紀,我也會覺得在平時的訓練中,老師會故意刁難我,只是憑著一股熱愛和一份單純反覆練習。長大後,當我看過繁華世界,我才意識到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幫助我種下一顆純淨的“茶心”。只有拿得起、放得下,舉重若輕、舉輕若重,才能夠泡好一杯茶。

“茶仙子”:做中國茶文化傳播的使者

問:2010年世博會時,你是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也是“上海歡迎你”海報人物,用“一片葉子”迎接67位國家領導人和外賓,並被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授予“茶仙子”稱號。“茶仙子”三個字意味著什麼?對你而言是一種壓力嗎?

鮑麗麗:“茶”是我安身立命的行當;“仙”是中國人概念中最美好的意境;“子”是諸子百家,是傳統文化。很幸運,茶選擇了我,讓我成為一個小小的“茶仙子”。

剛被授予“茶仙子”稱號時,我是有點驕傲的。有一次,一個親戚讓我品鑑一種茶。當時,我看那種茶的樣子酷似“梅乾菜”,就斷言其品質欠佳。後來我才知道,那是大紅袍。這段經歷讓我迅速冷靜下來,回到原點和初心,踏踏實實學習茶的知識。我花了5年時間,走遍中國139座沒有被人工“馴服”的古茶山,走訪68位製茶非遺傳承人,茶的發展脈絡漸漸在我腦海中鋪開。唯有如此,我才能真正擔得起“茶仙子”這個稱號,才敢做茶文化的傳承、創新再傳播。



問:茶的發展脈絡是什麼?你又是如何做中國茶文化的創新傳播?

鮑麗麗:根據我的研究,中國茶有三大文明體系,即自然、技藝、演繹。我將這三大文明形成《醒悟》《態度》《靜雅》三本書,並獲得了相關學者的認可。

“醒悟”,是自然給我的真實感悟。當我踏足在雲南邊陲原始森林探訪古茶山時,那裡生態環境和人們純真的笑容,以及古茶樹芽頭天然生命力,帶給我的正是醒悟。

“態度”,是人的技藝。一片又苦又澀的葉子,如何變成千變萬化的香和味?正是人的態度決定茶的命運。

“靜雅”,是演繹的狀態。一片葉子把我們帶入更廣泛的文化藝術範疇,端起的是詩,放下的是畫。以席為經,以器為緯,走進茶心,自成天地。

茶藝是一種技能,技能傳承不單單需要傳播,更需要教育。因此,我一方面利用各種舞臺的機會傳播中國茶文化與茶藝,推動茶文化走出國門;另一方面,開辦文化教育平臺,透過線上線下課程、新媒體產品等方式,讓更多人走進茶的世界。

編輯:琦斐

分類: 星座
時間: 2021-10-20

相關文章

易經傳承提高課——坤卦卦德

易經傳承提高課——坤卦卦德
坤卦陰柔:厚載萬物,相對於乾卦的剛健,坤卦有柔順之象. 坤卦卦德: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以柔克剛.坤卦的人生,須小心謹言慎行,尤其不可獨斷專行.朋友的幫助和支援最為重要,坤卦的人最好要在他人的共 ...

易經傳承提高課——《說卦》與《卦序》

易經傳承提高課——《說卦》與《卦序》
<說卦>:系統的解釋八卦的專著.主要說明八卦的產生,功用,性質,方位,以及八卦代表的卦象等. <卦序>:周易卦序俗稱通行本序,是指易經卦爻辭文字對六十四卦的敘述順序,亦稱卦序. ...

易經提高課——乾卦的人生

易經提高課——乾卦的人生
乾卦,為陽剛.剛健. 乾卦卦德:元亨利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當你還處在弱小的階段,就算你是一條龍,也只能選擇隱忍和積蓄."潛龍.現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q ...

易經傳承入門課——陰陽(上)

易經傳承入門課——陰陽(上)
陰陽火龍圖 首先,陰陽是中國古代簡樸而博大的哲學思想. 其次,陰陽是極其難以解釋的一個名詞.無論是國學,易學還是奇門遁甲,毫不誇張地說陰陽可以說得上是這些的核心,是華夏先祖對人類世界的一個極大的貢獻. ...

易經傳承入門課完結篇——五行亢旺

易經傳承入門課完結篇——五行亢旺
任何事物發展到了旺盛的階段,必然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這便是物極必反. 在五行學說中,我們叫做"亢旺" 木多易頑 金多易折 火多易烈 水多易濫 土多易壅 導致五行亢旺,必須是自身旺 ...

解《易經》——否卦初六爻

解《易經》——否卦初六爻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本爻爻辭與泰卦初九爻辭基本一樣,只有最後泰卦為"徵,吉",而本卦是"貞吉,亨"."拔茅茹,以其匯"在泰卦初 ...

易經傳承基礎課——易傳簡介

易經傳承基礎課——易傳簡介
<易傳>:共十篇,又稱"十翼"分別是<彖(Tuan四聲)>上.下,<象>上.下,<文言>上.下,<繫辭>上.下,< ...

解《易經》——否卦六三爻

解《易經》——否卦六三爻
六三:包,羞. 簡單的兩個字,沒有貞兆辭,說明本爻爻辭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警句格言性質的語言,而且其所針對的一定是本卦的主旨--否."包,羞",其中"包"的意思應該 ...

易經傳承基礎課——卦及含義

易經傳承基礎課——卦及含義
<周易>分上下兩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計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計三百八十四爻. <周易>每一卦都由上下兩卦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別取八卦中的某一卦,相互排 ...

易經上經最後一卦

易經上經最後一卦
三十卦:離為火 圖中:人在虎背上立,官人執箭在岸上立,水中有船,二人分立兩岸. 卦象圖解 一.人在虎背上立:行危不懼:難下也. 二.一船在江心:口舌相爭,無所適從也. 三.官人執箭岸上立:在位之人,欲 ...

《易經》智慧——中孚卦的象數與義理
中孚 象 中孚卦從整體來看,"六三"."六四"為柔,"九二"."九五"為剛,兩陰正居其內,柔在內而剛得中,是為中虛至誠: ...

易經64卦最全解析(一)
易經64卦最全解析(一),值得收藏.建議先馬後看! 1.讀懂乾卦,找準位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當朱元璋還是朱重八時,當孫悟空還是弼馬溫時,就算你是一條龍,也只能選擇潛伏. ...

易經教你闖社會,乾卦:定好位才有好地位

易經教你闖社會,乾卦:定好位才有好地位
如果我問你:你會定位自己的人生嗎? 而且,在定位自己的人生之後,你懂得如何去一步步實現它嗎? 相信很多自負的人一定會認為這是廢話,根本不需要我在這裡囉嗦.他們自戀地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事實上,這種自負 ...

易經小知識—“十二訊息卦”的來龍去脈

易經小知識—“十二訊息卦”的來龍去脈
在具體分析易經六十四卦時,會遇到"闢卦"或"訊息卦"的叫法,剛接觸時不知所云,實際上總共有十二個訊息卦,這十二個特殊的訊息卦,堪稱六十四卦的精髓,完美地體現了易 ...

易經——訟卦

易經——訟卦
訟卦第六 訟卦 訟卦卦辭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孚,誠信:窒,忍耐力:惕,戒懼:中,喜怒哀樂不發.訟,做到事實未明,誰信你?沒人信你,事情如何辦?你話能亂說?時時刻刻警惕 ...

試談易的基本含義

試談易的基本含義
<易經>是中華文化元典,儒道兩家都非常尊崇.要深刻研究中華文化,<易經>是一本必讀的書.然而<易經>文辭古奧,象理艱深,要讀懂並非易事. 比如<易經>的 ...

《西遊記》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演繹易經,演繹大道的書

《西遊記》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演繹易經,演繹大道的書
聽讀智慧<易經>早課心得筆記 <西遊記>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演繹易經,演繹大道的書. 孫悟空展示了"先迷,後得,主利."的成佛經歷.從大鬧天宮,到皈依取經.從單 ...

王東嶽144.真有算卦算得準的大仙兒嗎?

王東嶽144.真有算卦算得準的大仙兒嗎?
從人類文明本源出發,重塑你的認知,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這是一場關乎人類命運的終極論述! 當然我也得承認,我們確實偶然會遇到算卦極準的一些現象,我們今天並不能完全解釋,就我們今天的資訊量和今天的知識, ...

香包傳承人劉蘭芳:飛針走線,傳承匠心

香包傳承人劉蘭芳:飛針走線,傳承匠心
2021年7月16日,記者來到慶陽仁民香包博物館採訪劉蘭芳.剛踏進慶陽仁民香包博物館,就看到一位身著煙青色旗袍,頭髮整齊地綰在腦後的女性,正在向遊客介紹著館內的香包,她就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 ...

楊振寧:《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楊振寧:《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我的題目是"<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以下幾十分鐘要討論許多觀念:精簡.比類.天人合一.聯想.取象.漢語漢字之形成.歸納等(見圖1).這麼多觀念很短時間不能講得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