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1957年,正處於大力建設國民經濟的時候,“一五”計劃已經開始實施,國家要大力發展工業,恢復國民經濟。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江西原本就是蘇區,經歷多年戰亂,經濟比較破敗。建國後,就準備興建一批工廠,其中就包括大型國有企業——江西化纖廠。

在一番規劃後,決定選在南昌下沙窩動工。這裡人煙比較少,荒蕪的土地較多,從工業選址的角度來說是非常合適的。

就在這一年,在大家的期盼中,江西化纖廠破土動工了。一群又一群的建築工人來到了工地上,工地廠棚已經臨時搭建起來了。

一天,就在工人們揮汗如雨開挖時,突然一個工人大聲驚呼起來,一下跌坐在了地上。旁邊的工友見狀立即趕過來,檢視情況。

等到大家圍過來的時候,每個人的臉色都變了。只見剛才開挖的土裡出現了一些骨頭,而且分明是人的遺骨。

這還得了,很可能就是一起殺人命案啊!誰會把人埋在這裡呢?

在大家的一片議論聲中,工地負責人很快把這裡保護起來了,隨後報告給了公安部門。

下沙窩發現骸骨的訊息,很快就傳開了,在公安到達之後,一些專家也來到了工地上,經過一番挖掘後,立刻把這裡保護起來,並且讓工人停止開挖。

原來,這不是一具簡單的骸骨,遺骨的腳上還戴著一副腳鐐,這就值得推敲了。

根據遺骨現狀和腳鐐,初步判斷是建國前的,那就很有可能是被國民黨殺害的某位革命烈士或進步人士。

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這個訊息馬上引起了江西省政府的高度關注,最後甚至驚動了黨中央,

這到底是為何呢?這具骸骨有什麼來歷?它的主人是誰?

發掘現場的專家不得不把這具骸骨和幾年前中央的一項指示聯絡起來……

(一)來自中央的指示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就老是會想起以前革命的那段時光,也常和身邊的工作人員還有子女說起一個人,那就是方誌敏。

方誌敏烈士在1935年8月6日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處決,年僅36歲。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圖 | 方誌敏

當時正處於國共對立時期,敵人又把方誌敏秘密殺害了,對於他的遺體,我們一無所知,留下了這一個歷史謎團,直到建國後,我們依然不知道在哪。

1953年,毛主席在浙江登莫干山時,爬到山頂後,看著大好河山,不禁又想起了那些為國犧牲的烈士。

看了一會風景後,毛主席眼神瞄向贛東北的方向。他對陪同的汪東興說道:“那邊就是你和方誌敏同志的家鄉吧?”

汪東興聽到毛主席的話,不禁也想起來自己的那位老鄉、那位好戰友,無聲地點了點頭。

毛主席接著說道:“方誌敏同志很偉大,有志氣、有才華,我很懷念他啊!”

方誌敏是一位傑出的農民運動領導人,還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可是卻在1935年被俘入獄,在獄中他堅決抵抗國民黨,不肯屈服。

國民黨想勸服他,可是他根本就不搭理,嚴詞拒絕。氣急敗壞之下,蔣介石親自下令處決方誌敏。

從1935年犧牲,到建國後,方誌敏烈士的遺骨在哪裡都不知道,就算想去拜祭他也沒有地方。

1955年,黨中央作出了一項重要指示:尋找方誌敏烈士遺骨。

由劉少奇同志負責,在江西省則成立了方誌純領導的調查小組。

方誌純是方誌敏的堂弟,正是在方誌敏的影響下,他才投身革命。方誌敏不幸犧牲後,方誌純忍痛繼續革命,經歷了幾次反“圍剿”鬥爭。

紅軍長征後,他留在蘇區繼續堅持鬥爭。後來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認真負責工作,江西解放後,組織上派他到江西任職。

尋找方誌敏烈士遺骸的工作由方誌純負責,擔任調查小組組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圖 | 方誌純

第一,方誌純此時擔任江西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主管的就是民政工作,還兼任過江西第一任民政廳廳長。

對於一些情況,他非常熟悉,尋找烈士遺骸本身也屬於他的職責範圍,這件事他當仁不讓。

第二,就是因為二人的關係了,兩兄弟從小感情深厚,方誌敏帶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他才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所以說,尋找方誌敏的遺骸,不僅是一項組織上的工作任務,也是方誌純一個多年的心願,更是人民群眾多年的期盼。

於公於私,他都有責任、有義務去做好這件事。

(二)遺骸在哪裡

可是,到1955年,方誌敏已經犧牲了二十年,他的遺體在哪裡,誰知道呢?

當年,敵人就是將他秘密殺害,知道確切位置的人本來就少。而且,槍殺的位置和掩埋的位置是在同一個地方嗎?這都不得而知。

更何況,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就算有知情人,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又倖存了幾人?

這項工作可以說毫無頭緒,可是方誌純沒有放棄,調查小組決定向社會發布通告,希望人民群眾提供一些線索。

經過一番探查,知道方誌敏烈士被槍殺時,是在南昌下沙窩一帶,如果敵人沒有轉移屍體,那麼很可能也就在下沙窩掩埋了。

可是地方那麼大,具體位置在哪呢?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思路。當年國民黨槍殺方誌敏的時候,請了人拍照、登報,那麼攝影師一定是知道的。

從這個思路入手,調查人員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了當年拍照的那名攝影師。可是將那名攝影師帶到下沙窩的時候,他卻怎麼也辨認不出具體位置。

這也情有可原,時間過去了那麼久,記得不太清楚了。下沙窩的環境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這怎麼找得到呢?

後來又有人反映了一個情況,方誌敏烈士犧牲後,國民黨用了一口棺材將其埋葬。所以說,只要挖掘到有棺材的骸骨,就有可能是方誌敏。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這進一步縮小了範圍,同時,方誌敏英勇就義前,腳上戴著一副腳鐐,那麼遺骨肯定也伴隨著腳鐐。

可是,在一番挖掘後,都沒有發現帶有腳鐐的遺骨。

尋找方誌敏烈士遺骸的工作陷入了迷茫之中。

直到這一次江西化纖廠破土動工,發現了一副帶有腳鐐的遺骨,這才讓方誌純和調查小組的人員重新看到了希望。

(三)一副腳鐐

江西化纖廠發現一具遺骸,並且伴有腳鐐,這個訊息讓方誌純感到驚喜。立即指示調查小組,派遣專家和有關人員到現場,進行勘察。

專家到達現場後,立即展開工作,進行現場勘察,發現骸骨的地方已經被圍起來了,最後,專家在骸骨周圍總共發現了79塊骨頭和一副腳鐐。

工作進行到了這一步,可以說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接下來,就是一項最關鍵的事了:確認骸骨到底是不是方誌敏本人?

這79塊骨頭應該不是屬於同一個人的,而且那個時候,技術也沒有那麼先進,無法像現在一樣進行檢測。

方誌純等人決定從那一副腳鐐入手!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既然如此,那就要知道這副腳鐐是誰給戴上去的。方誌純一紙命令,指示省政府辦公廳,拍一封電報給浙江東陽北麓中學,請那裡的英語教師凌鳳梧即刻趕往南昌。

鑑別腳鐐為什麼要請一個英語老師前來呢?

那是因為,凌鳳梧當時是南昌綏靖公署軍法處看守所所長,方誌敏就是關押在他負責的看守所。

而且,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事情,方誌敏的腳鐐是他給換的。

方誌敏被捕後,敵人一直想要勸降他,而這個任務首先就落在了凌鳳梧的身上。

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還親自跟他說:“這是蔣總裁的意思,你可別馬虎了。”

方誌敏被關押了幾個月,在這段時間裡,凌鳳梧才近距離了解了這位共產黨的革命領導人。

方誌敏寧死不降的氣概和對共產主義堅定的信仰,深深打動了凌鳳梧。

後來,方誌敏覺得腳上的鐵鐐太重了,提出想換一個輕一點的。凌鳳梧將方誌敏的這個要求報告給了軍法處,可是軍法處並不批准。

凌鳳梧對方誌敏有些同情,就再去跟上司申請,他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理由,那就是便於勸降,軍法處後來也就同意了。

凌鳳梧就給方誌敏換了一副最輕小的腳鐐,這副腳鐐一直就戴在方誌敏的腳上,直至就義。

在監獄的那段時間裡,方誌敏和凌鳳梧接觸就多了起來,對於凌鳳梧這個人,他也有所瞭解。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圖 | 凌鳳梧

方誌敏還曾對他說:“你為人本分,做事踏實,在國民黨那裡你將來恐怕要吃虧,儘早遠離官場啊……”

方誌敏就義後,監獄看守從他的囚室裡搜出了一張籤條,是方誌敏寫給凌鳳梧的,感謝他為自己減輕腳鐐一事做的努力。

這件事本來是一件小事,軍法處卻把凌鳳梧以“通匪罪”論處。後來因為證據不足,加上有人說情,凌鳳梧才沒有挨槍子,只是撤職押往原籍。

從這以後,凌鳳梧就聽從了方誌敏當初的建議,待在家裡當了一個老師。

所以說,要確定工地上發掘出來的骸骨是不是方誌敏,就要凌鳳梧前來辨認一下這副腳鐐了。

接到電報後,凌鳳梧立即就趕往南昌。一到南昌,方誌敏的妻子繆敏就熱情地將他接走了。對於方誌敏獄中的情形以及就義前的情況,也就只有凌鳳梧才比較清楚了,所以繆敏應該是要詢問一番的。

凌鳳梧到達南昌的第二天,方誌純、繆敏就陪著凌鳳梧來到了下沙窩,請他辨認一下腳鐐。

凌鳳梧來到現場,蹲在地上,用手托起那副腳鐐,掂了掂它的重量,然後又用手刮落一點鐵屑,仔細看看這個腳鐐的型號。

在凌鳳梧檢視的時候,在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看著那副骸骨,繆敏等人眼中都含著淚花。多少年了,丈夫的骸骨至今未曾找到。

突然間,凌鳳梧大聲說道:“就是這副腳鐐!

頓時間,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繆敏更是剋制不住,已經是淚流滿面。

(四)確定遺骸

雖然從腳鐐上判斷出,這具骸骨是方誌敏本人,但是現場挖掘出了79塊骨頭,哪些才是方誌敏烈士的呢?

這項鑑別工作就需要專業的人士來操作了,當時這項任務就交到了法醫張偉納的身上。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圖 | 張偉納

那時的張偉納,剛畢業不久,工作經驗上也顯得不足。更何況,要檢測就要有裝置,省公安廳裝置又不多,難度顯然不小。

可是,省公安廳的領導跟他說:“鑑定烈士遺骸的工作不能出任何差錯,必須要準確!”

張偉納的壓力著實不小,當他開啟裝著骨頭的箱子時,只見骨頭因為長時間埋在地下,已經發黑髮黃,還有些已經很脆了。

雖然辨認骨骸的工作,有比較大的難度,但是也不是沒有突破點。至少可以知道腳鐐上的那兩塊脛骨,確認是方誌敏的。

張偉納來到下沙窩實地觀察,這裡瀕臨贛江,以前是一片荒灘。發洪水的時候,這裡就會淹沒。洪水退去,就留下了不少的泥沙,土壤潮溼。

發現骸骨的地方地勢比較高,骨骸經過風化,覆蓋著黃泥巴。根據這土質情況,張偉納推斷,經歷的年代應該在20年左右,這與方誌敏就義的時間基本吻合。

根據方誌純的描述,方誌敏的身高應該在1米8左右。而張偉納根據那兩塊脛骨,推斷出身高為1.77上下,這也與方誌敏比較符合。

另外,跟這兩塊脛骨埋在一起的,還有7塊骨骸,即2塊髖(kuān)骨,2塊腓(féi)骨,2塊股骨和1小塊股骨頭。

根據這些骨頭,張偉納推斷出死者是男性,還推斷出死亡年齡應該在30歲到40歲之間,而方誌敏死亡時就是36歲。

透過一系列鑑定,張偉納做出了一個結論:除了這9塊骨頭屬於方誌敏烈士,其餘都不是。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其他的骨頭都比較短小,有男人、女人還有小孩子的。骨架都不是一個型別,自然不是方誌敏烈士的了。

但是,方誌敏烈士的遺骸確認工作非同小可,必須慎重。為了確保無誤,張偉納把這些骸骨又帶到了上海,請那裡的專家再次檢查。

這裡的專家有司法部的法醫,還請求了蘇聯專家的幫助,經過不斷的檢驗,最終確定只有那九塊是方誌敏烈士遺骸,張偉納的檢驗結果是正確的。

1958年5月,專家們出具了一份鑑定書,宣佈這九塊骸骨是方誌敏烈士的。

隨後,江西省委省政府向黨中央報告,詳細描述了發現以及鑑定骸骨的過程,黨中央對烈士遺骸安葬工作也作出了指示。

(五)烈士遺骨終入土

確定了方誌敏烈士的遺骸後,安葬工作隨之展開了。將方誌敏安葬在哪裡呢?一個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是南昌,還是他的家鄉,又或者是工作過的地方?

在確認了烈士遺骸後,安葬工作就準備展開了。可是隨後國家就面臨三年自然災害,很多老百姓都餓肚子,國家財力不足,這件事就只好拖下去了。

等到情況有所好轉,這件事又被提上了日程。最後,江西省委決定在方誌敏烈士逝世三十週年的時候,也就是1965年,舉辦隆重的遺骨安葬儀式。

江西省省長邵式平,也是曾經和方誌敏一起工作的戰友,他決定將方誌敏的墓地選在南昌北郊的梅嶺山腳下。

對於這個地方,有人說位置太偏僻了,顯得寒酸。

邵式平卻有另外一番考慮,他說道:“這裡挺不錯的,山清水秀,志敏一生都為人民奉獻,他肯定不願意侵佔人民群眾的良田來做墓地的。”

1965年,墓地興建完成,一切準備就緒。江西省委還請毛主席為墓碑題字,毛主席聽到這個要求,欣然答應,揮筆寫下了“方誌敏烈士之墓”七個大字。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可是不久後,烈士遺骨安葬工作擱置下來了。

在那段時間裡,方誌敏烈士的遺骨都由張偉納儲存,他把遺骨藏在了公安廳乾涸的空水池裡。

那個位置不會引人注意,也沒人察覺。他把遺骨放在箱子裡,還在箱子上蓋了一塊大木板,再用一些雜物掩蓋。

自從把烈士遺骨藏在那裡後,張偉納每天都要來看一看。這不僅是安葬之前上級交給他的任務,更是他對方誌敏烈士的一種尊敬與景仰。

方誌敏烈士的遺骸就這樣在那個空水池裡放了十年,在這十年裡,張偉納一直默默保護著烈士遺骸。

1976年年底,張偉納向省公安廳領導報告了方誌敏烈士遺骸的情況,省委也得知毛主席曾經給方誌敏寫了墓碑銘。

於是,方誌敏烈士的安葬工作重新提上日程,墓地開始整修。

1977年8月6日,這一天是方誌敏逝世42週年,他總算是迎來了一個遲到的葬禮。

那一天,在革命烈士紀念堂前,張偉納心情十分激動,在公安廳領導的陪同下,他莊重地拿出遺骨。

從1957年算起,他儲存這份遺骨已經二十年了。這九塊遺骨,他一一捧出,當著各界人士的面數清,隨後慢慢地放進了棺內。

方誌敏烈士的墓地在梅嶺一個山崗的半腰間,前面就是滾滾的贛江,背靠著梅嶺起伏的山峰。

從山腳到墓地,有一條綠色的道路,兩旁種著許多柏樹,像一個又一個衛士,在那裡忠誠地為方誌敏烈士站崗。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眾多的領導人還有各界群眾,都趕來參加了安葬儀式。方誌純也趕來了,他緊緊握著張偉納的手,對他說道:“謝謝你,張偉納同志,太感謝了……”

現在,方誌敏烈士所在的墓地已經變成了一個烈士陵園,每年有無數的人到這裡去瞻仰他。

方誌敏1899年出生,1924年入黨,1935年犧牲。在他36年短短的生命中,卻創造了不朽的功績。

在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我黨的力量遭到了較大的削弱。那個時候,一些人對革命喪失了信心,可是在贛東北地區,方誌敏和邵式平等人領導了弋陽、橫峰起義,建立了一個新的革命根據地。

國民黨對贛東北根據地多次“圍剿”,但在方誌敏等人的領導下,充分發動群眾,和敵人開展游擊戰爭,“吃得下就吃,吃不下就跑”。

方誌敏的游擊戰術、領導農民起義的經驗和鞏固根據地的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根據地越來越大。

1930年,毛主席將贛東北根據地稱之為“方誌敏式”根據地,由此可見毛主席對他的評價有多高。

1934年,中央蘇區紅軍主力撤離,開始了長征。而對於贛東北地區的紅軍,卻有另外的安排。在另外一股紅軍到達贛東北後,被合編為紅十軍團。

隨後在11月,方誌敏領導紅軍北上抗日,可是他們遭到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圍剿,人數不足、裝備也並不佔優勢,艱苦奮戰了兩個多月,被數倍於他們的敵人包圍。

經過幾天的激戰,方誌敏原本率領部隊脫離了包圍,但是為了接應後面的隊伍,他又帶領部隊殺入重圍,最終因為敵人眾多,在江西玉山被俘。

在被俘的那段時間裡,方誌敏也沒有閒下來,他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紀實》等著名文章。

1957年,南昌工地發現一具戴腳鐐的骸骨,最後驚動中央,這是為何

當我們現在看方誌敏的這些文章時,無不為他的革命信仰和氣概所折服,為他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感到敬佩。

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如今,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值得世人讚美的光明前途,方誌敏的預言,已經變成了現實。

我們現在生活幸福,國家富強,中華民族站立在世介面前,正是因為有無數像方誌敏這樣的人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今日的中國!

方誌敏烈士,這盛世,如你所願!

謹以此文獻給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方誌敏!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1-13

相關文章

抗美援朝,功德林戰犯寫下6萬字制勝法寶,立功後提前6年被特赦

抗美援朝,功德林戰犯寫下6萬字制勝法寶,立功後提前6年被特赦
淮海戰役中,黃維率領部下負隅頑抗,最終被我軍盡數殲滅,黃維本人也被我軍俘虜. 與此同時,副司令吳紹周也成為我軍手下敗將. 新中國成立後,功德林戰犯吳紹周與黃維一同在功德林接受改造. 吳紹周只改造了4年 ...

曾經關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五位國軍將領,沒來得及被特赦就病逝

曾經關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五位國軍將領,沒來得及被特赦就病逝
中國共產黨對於俘虜的態度向來是寬容的,只要能夠正視錯誤,積極參與教育改造,總有獲得自由的一天.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取得最終勝利,正面戰場擊敗國民黨,自然也俘虜與許多國民黨將領. 這些俘虜只要能夠真誠改 ...

“功德林戰犯”陳長捷,1959年被特赦,晚年過得怎麼樣?

“功德林戰犯”陳長捷,1959年被特赦,晚年過得怎麼樣?
單看陳長捷的名字,放在戰爭當中確實顯得比較"吉利",這個"捷"就有打出打勝仗的意思,其實,縱觀他的軍旅生涯,打贏的大勝仗還真的不少. 不過,對於那個年代的國民黨 ...

抗美援朝戰爭中,功德林7名戰犯做了什麼事,主席表揚了他們

抗美援朝戰爭中,功德林7名戰犯做了什麼事,主席表揚了他們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憑藉著自己武器裝備,軍隊數量的優勢,率先挑起了內戰,大舉進攻解放區.面對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挑釁,解放軍戰士們也不再忍耐,拿起武器,為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而戰. 解放戰爭開始時 ...

他是解放軍手下敗將,劉伯承為何三顧茅廬,請他執教南京軍事學院

他是解放軍手下敗將,劉伯承為何三顧茅廬,請他執教南京軍事學院
<三國演義>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 可是,又有誰知道,一代戰神劉伯承也曾三顧茅廬,去請一個手下敗將呢? 劉伯承元帥禮服照 01.南京軍事學院 1950年7月,時任 ...

劉伯承創辦南京軍事學院時點將:高階系訓練處長只有劉子云最合適

劉伯承創辦南京軍事學院時點將:高階系訓練處長只有劉子云最合適
1955年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的劉子云將軍,有著許多令人敬佩的經歷: 參加過1931年慶祝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的紅軍閱兵式: 長征途中戰勝瘧疾歸隊,還帶回失散的一百多名紅軍: 抗戰時參加雁門 ...

徐遠舉:渣滓洞屠殺主犯,與沈醉一起被抓,後在功德林吵架被氣死

徐遠舉:渣滓洞屠殺主犯,與沈醉一起被抓,後在功德林吵架被氣死
1950年5月,重慶戰犯管理所迎來了兩名新的戰犯:徐遠舉,沈醉.諷刺的是,就在不久前這裡還叫作"白公館監獄",是關押革命志士的地方. 而徐遠舉和沈醉彼時是"高高在上&qu ...

功德林的炒麵,上了朝鮮戰場

功德林的炒麵,上了朝鮮戰場
功德林,是關押改造國民黨高階將領的地方. 剛被解放軍俘虜的時候,沒有幾個國民黨高階將領是服氣的,他們不認為自己無能,也不認為兵力和武器都佔優的國軍該輸,都覺得解放軍是僥倖贏了自己. 有人怪上級瞎指揮, ...

功德林裡的六個軍統將軍級戰犯:有兩個半是叛徒,他們結局如何?

功德林裡的六個軍統將軍級戰犯:有兩個半是叛徒,他們結局如何?
在電視劇<潛伏>和<特赦1959>中,我們看到的特務基本都有歷史原型:吳敬中的歷史原型是保密局天建站站長吳景中,劉安國的歷史原型是徐州"剿總"中將副參謀長文 ...

新中國奇蹟-北京“功德林”大學

新中國奇蹟-北京“功德林”大學
這兩天,我又把電視劇<特赦1959>又刷了一遍,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看這部劇.我個人覺得,這部劇很真實,主人公都是曾經響噹噹的國民黨軍政要員,其個人信仰和骨子裡的高傲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擬的,但是 ...

國慶親子游|江西那麼大,帶娃去逛逛
來源: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 今天是國慶假期第三天,今年的國慶假期是我國"雙減"政策實施後的第一個長假,更多遊客選擇了帶娃舉家出遊,家庭親子游成為假期出遊主力. 為了更好滿足家庭 ...

1959年,中央工作人員在河南找到一名老農:毛主席請您去北京

1959年,中央工作人員在河南找到一名老農:毛主席請您去北京
1959年的一天,河南省林州縣縣委書記楊貴的辦公室裡,來了3位客人--其中一位,是河南省委的工作人員,另外兩人,則來自於首都北京. 河南省委的工作人員給楊貴做了介紹:"楊書記,這兩位是中央派 ...

開國十大元帥——劉伯承

開國十大元帥——劉伯承
劉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劉明昭,曾用名劉伯堅,四川省開縣人(現重慶市開州區).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

他是老蔣的心腹愛將,劉伯承強調要活捉,毛主席發電:加鐐銬押送

他是老蔣的心腹愛將,劉伯承強調要活捉,毛主席發電:加鐐銬押送
蔣介石是國民黨的領袖,在整個國民黨系統內,他最信任的人,不是搞軍事的陳誠,何應欽,也不是搞金融的孔祥熙,宋子文,老蔣最為信任的人,是搞特務的戴笠. 戴笠被譽為民國的"特工王",同時 ...

1961年,第三批國民黨戰犯被特赦,廖耀湘就在其中,他的結局如何

1961年,第三批國民黨戰犯被特赦,廖耀湘就在其中,他的結局如何
1961年,因廖耀湘積極接受改造,表現良好,遂作為第三批戰犯被特赦.此人從一介書生到戰場上赫赫功績,最終滑鐵盧成為戰犯.那麼他的結局如何? 廖耀湘 一.一介書生 熱血從戎 廖耀湘,1906年出生於湖南 ...

檔案還原王耀武被俘細節,公安都不認識他,一把廁紙讓身份暴露

檔案還原王耀武被俘細節,公安都不認識他,一把廁紙讓身份暴露
在對濟南發起總攻前,齊魯大地的黨政軍民喊出了"開啟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當時濟南大約還有10萬敵軍,要想從這10萬人裡面揪出敵軍最高指揮官,似乎比攻破濟南城難度還大. 但只 ...

淮海戰役,杜聿明被俘的真實經過:自曝身份要求見陳毅

淮海戰役,杜聿明被俘的真實經過:自曝身份要求見陳毅
1959年12月4日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門口,幾個被國家特赦的前國民黨戰犯,正在向戰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告別,其中就有杜聿明. 他曾是當年中共公佈的國民黨43名頭等戰犯之一,因在改造期間積極配合,思想覺 ...

1955年的十大元帥授銜儀式上,為何僅七人到場?另外三位去哪了?

1955年的十大元帥授銜儀式上,為何僅七人到場?另外三位去哪了?
1955年9月27日,新中國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第一次元帥授銜儀式,吸引了眾多的目光.根據各位將領為中國的革命事業作出的貢獻,解放軍總部評選出了十大元帥,並由毛主席親自為他們授銜. 無論是對國家和軍隊 ...

志願軍與美軍交戰時,那些幸災樂禍的蔣軍戰犯們,後來什麼反應?

志願軍與美軍交戰時,那些幸災樂禍的蔣軍戰犯們,後來什麼反應?
時間轉到1950年6月末,毗鄰我國東北的朝鮮半島爆發了內戰. 起初北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佔據了南韓的九成地區,繼而以美軍為主導的"聯合國軍"悍然參與戰爭,迅速撕碎了北朝鮮軍隊,並把 ...

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抗日名將鄭庭笈後來怎樣了?其後人如何

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抗日名將鄭庭笈後來怎樣了?其後人如何
鄭庭笈的一生是曲折多變的一生,雖然因為歷史的原因使他一度成為了反動戰俘,但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英勇頑強.不畏強敵.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卻可圈可點,令人肅然起敬. 解放戰爭中,他在東北被林彪的解放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