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一貧如洗的失敗者、還是腰纏萬貫的土豪富紳,他們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覺,這一輩子無論是工作、學習、結婚、還是事業,雖然看上去是自己選的,但冥冥之中好似不被自己把握,一切似是已經註定。
所以大家把這種不可掌控的力量稱之為“命運”。這正像是儒家弟子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易經》中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意思是說:一種叫“命運”的東西,決定著人的生死貴賤。老子稱之為“道”。
“道”就是自然的規律。把自然的規律和人世間的事物結合起來,就是“命理學”,也叫“數理”。
“數”是指:人在自然界中能夠產生的變化,“理”則是指:人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變化。
命運有兩層含義:“命”是人出生時先天被賦予的本性,是一個大方向;“運”是人生各個階段的運勢變化,就是大方向內角度的變化。
這就好比說:命裡決定今天要下雪,而運就決定今天是下大雪還是小雪。
命貫穿人的整個生命,而運是不斷變化的,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運氣,也就是老人常說的:命論終身,運在一時。
所以,很多人覺得,無論自己的能力再強,再怎麼努力,似乎總有一種神秘的力量牽引著。
能力是什麼?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智力、實力、方法、技巧等在社會上生存的綜合體現。
命運的牽引力叫業力。《華嚴經》中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意思是說:你身邊發生的一切,都取決於你的心念和業力的差別。正如《阿含經》中所說的:心種種,故色種種。因為心有種種的差別,所以顯現出來的世界才有種種不同的變化。
這些種種不同的變化、行為、思想、語言等各方面的善惡報應之力,就是業力。
人之所以會受到業力的牽引而不能自已,就是因為這個人的能力即使再大,也大不過業力。
業力的源頭是思想、是心。因為心心念唸的不同,導致行為的不同,然後逐漸形成了你現在看到的生活和世界。一種想法發生後,它所帶來的影響,並不會隨著行為終結而消失。
生命就是這樣,被無始以來積累的業力推動著,生生不息地流轉。世界的一切差別,皆源於人類心念的差別。
孟子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就是說,沒有人讓他做事,他就做了,這個就是天意;沒有人叫他來他就來了,這就是命運。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當一個人沒有覺悟時,人就會隨著業力進行輪轉,就是大家常說的受命運的支配。
從心念差別到世界(這個世界指的是你的周圍的生活)差別,就是業力的推動。然而即使命運已定,我們也不能否定人本身這個個體的作用。道家講: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們才是命運的主角,你抱有什麼樣的理想?你未來的人生想要過成什麼樣子?可以透過願力去實現,只要這個願力足夠的強大和持久並付諸努力,總有一天會實現。如果你還沒有實現,那可能是願力還不夠,努力得還不夠,不能促使你隨心而動。
心並不是永恆不變的,不從他物所生,卻能派生萬物。既然心是一切的起源,所以,心若改變,一切隨之改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發願是做出選擇的能力,這是生命力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昇華,生機是經由純正的發心而來的。發願會讓你擁有超乎想象的能量,你的生命開始呈現勃勃生機,開始有序而堅定地前行。
所以業力大不過願力。
只要你有足夠的定力,就像“你愛不愛我,我都愛你;你需不需要我,我都存在”那樣堅定和執著,併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就是這個道理。
願力越大,改變自己的推動力就越大,即使你會受制於自己的業力,只要有足夠的定力,心智模式、行為習慣甚至於你的命運都可以改變。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很多人,每天期盼著自己發達、富貴、幸福,但是卻始終沒有如願呢?以下這三條規律會對你有所啟發。
一、投射法則
你發射出的所有東西,必會在某個時間反彈到你身上。你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是在發射著訊號。世界就是你發射出的訊號在現實裡的一種投射。
人的肉體只是一個表面,本質是一個系統,更是一個敏感的能量場,時刻都在與外界進行著能量交換。你在想什麼?你相信什麼?你發出了什麼?這些綜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將你環繞的世界。
如果你樂觀向上,你發出去的能量就是積極的,所以你接收到的世界就是美好的;如果你怨天尤人,你發出去的能量就是消極的,所以你接收到的世界就是陰暗的,這也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你佈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會投射到你身上。你佈施歡喜心讓他人愉悅,你將會收穫別人給你的歡喜;你佈施安定,讓他人心安,你將會得到安樂。相反如果你施加於別人的憎恨、怒氣、憂愁,你也將被這些東西包圍。
我們今天所遭遇的必定是我們曾經過去的所思、所想,只不過世界以另一種形式在某個階段返還給了我們。
二、因果法則
種什麼因就有什麼果,我們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必須在此刻開始埋下相對應的種子。
願力無時無刻不在發揮作用,我們經常見到富貴的人,很多人就會心裡不平衡,他們會心想,憑什麼你們能賺到大錢而我就是普通人。他就在心裡種下了嫉妒和埋怨的因,時間長了,就結下了偏激和極端的果,那麼這個人怎麼會有錢呢。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隨喜他的功德。要在心裡想:富貴的人能有今天必定是之前的福報,祝福一下他的功德的時候,就是給自己種下增加福報的因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遇到可憐的人,要儘可能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幸災樂禍趕緊躲得遠遠的。這就是種下因的方式。
就這麼一直種下去,到了一定階段,結的果都會一一回到你的身上。如果你種下的是嫉妒、是幸災樂禍等負能量的種子,他們也會折回到自己的身上,人生的很多結果在我們起心動念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千萬注意。你的每一個思想都在產生著作用。
三、消業法則
意思就是消除我們之前不好的東西,我們可以透過做好人好事,來不斷地消除之前積累的負能量。首先你要在思想深處改變,不能只留存在做事的表面,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
透過消除思想的錯誤,正確的做事,我們可以不斷的給自己積累功德。當這種功德大於之前的業力,你的福報就來了。
財富的本質其實就是自己積累的福報的變現,很多人生來就是榮華富貴,那是因為他們前世積累的福報,但是如果這個人從不積德卻只享福,那麼當他的福報被享用完的時候,業力現前,災難就來了。
很多人生下來就一無所有,甚至在成長的路上苦難重重,有可能是他們前世積累的業力太多。但是如果他們今生一直在積累功德,當他積累的功德大於前世業力的時候,福報就來了。這就是成功的消業。
我們要感恩衣食住行,讓我們能夠吃飽穿暖、有地方遮風擋雨。人貴惜福,這些起心動念都是在多多積攢自己的福報,所以還有個古訓叫:厚德載物。我們必須不斷地積累功德,才能承載住這些物質財富。
古人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就發願力,靜下心來。靜下來就會從容不迫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最終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