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奇齊
01
這個春節,最失落的一群人是誰?
答案無疑是縣城裡的地產銷售們。
剛過去的春節,作為返鄉過年的一員,我利用走親戚的契機,走訪了一兩個南方地級市和幾個縣城,期間陪朋友家人逛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樓盤。
幾天的見聞,讓我對三四線城市和縣城樓市,有了全新的看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開始之前,先做一個簡單的調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察覺到,今年無論是網路上,還是在各自的城市線下,關於返鄉置業的宣傳,都很少見了。
如果你也這樣覺得,那和我觀察到的現象是非常吻合的:
返鄉置業的大時代,已經過去了。
02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選擇觀察的城市樣本,南方某中部地級市,經濟上不如沿海地區活躍,但好在臨江靠山,居住感受還算舒適。
九千多的房價,對當地人的收入來說不算便宜。
2022年的大年初二,我陪家人看完《四海》出來,因為孩子們還要看二場《熊出沒》,因此我得空去逛了旁邊的售樓處。
這是我們當地品質最好的一個新房專案。
因為是大年初二的下午,售樓處很空蕩,讓我詫異的,不是這個樓盤案場的客戶不多,而是連銷售人員也不多。
現場接待我的值班銷售小姐姐告訴我,今年他們領導考慮到看房的人不會太多,就讓大家都回去團年了。
售樓處的正式上班時間,安排在了大年初四。
空空蕩蕩的售樓處
春節前三天只留下兩名銷售值班,我去的那天,另一名銷售還請假了。門口的橫幅很扎心,但裡面並沒有幾個人。
在小城市幹過房地產的朋友會知道,要是在前幾年,春節期間,生產隊的驢也不敢這麼歇啊。
話說到這,我自然要追問春節售樓處熱度走低的背後原因。
銷售小姐姐告訴我,這幾年根據她接待的客戶來看,我們老家的新盤的準業主,大多數都不是外地返鄉的。
而是轄區內老城區置換的。
對這群人來說,來看房就幾腳油門的事情,一年裡隨時都能來,自然不會趕著春節在家團聚的時間節點來。
這才造成了春節售樓處人少的原因。
作為一個地級市,購房主力軍不再是大城市返鄉人群,這一點並不是最嚴重的。
最嚴重的,是很多外地返鄉的那群人,變成了拋售當地房產的主力軍。
這些在杭州上海深圳北京等等大城市打拼的人,都是這個城市的精英年輕人,憑藉著大城市更好的工作機會,攢到了第一桶金,早年間就完成了返鄉置業的任務。
但這些年,老家買的房,在一線城市工作的自己一年到頭回不了幾次家,都沒怎麼住,家裡的老人也都不缺房子。
更尷尬的是,老家買的房子,非但一分沒漲,甚至開始有跌價的跡象,因此會顯得非常雞肋。
前面提到的那位銷售小姐姐告訴我,老家的樓市裡,對她們新開發的樓盤威脅最大的,不是競品新盤,而是那些一天沒住過嘎嘎新的二手房。
這些拋售當年返鄉置業的房產,大多數都是要騰出資金,作為省城,或者是杭州上海等等一線新一線城市的首付款。
城市居民想方設法逃離去更發達的城市,已經成為當下很多十八線城市的樓市主旋律了。
這種主旋律,導致很多地級市的樓市非常脆弱。
和所有的城市一樣,這裡正在發生的,也正是很多三四線城市所正面臨的。
03
說完了地級市,再說說縣城。
春節後幾天,我去到了老家下轄的縣城。這個五十萬人口的城市,自然不如浙江縣城那般產業發達,但目前接近七千的房價,也讓當地人叫苦不迭。
先說一說縣城樓市的發展史。原先縣城的房價,只要四五千,大家買房熱情並不高漲。
但2018年開始,縣城房價坐上了過山車。
房價突然上漲的核心原因,和大多數縣城一樣,源自棚改貨幣化補償。很多老宅被拆或者土地被徵用的居民,拿到補償款,第一時間就是湧入售樓部。
那時候,碧桂園,恆大等大型房企,以及當地很多野路子房企,一下子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縣城遍地都是塔吊和腳手架,嶄新的政府大樓,體育館,九年制學校等破土上馬的工程隨處可見。
那是縣城樓市的黃金時代,房子特別好賣,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12月開盤的專案,一個春節下來就能幾乎清盤,銷售們獎金拿到手軟。
04
而當下,這種場面已經不再了。
春節裡,我在縣城和同樣是地產從業者的同學一起,逛了三個樓盤,順便市調。
每個樓盤的售樓部裡,人都不多,只有稀稀拉拉的幾波人在看房,很多銷售坐在前臺接待區一邊聯絡老客戶,一邊等著客戶上門。
前前後後逛的幾個專案和樣板間,跟十幾波縣城的購房人群打過照面,會發現一個特點,縣城裡的購房者,往往拖家帶口來看房的,男主人臉部顯得滄桑,穿著也比較質樸。
感覺是從事體力勞動者比較多的工作。
這一點,在銷售口中得到了應證。
銷售告訴我,他們專案的主要客戶,就是周邊農村的“進城客群”,農村居民買房進城,已經成為了當下縣城樓市的主旋律。
縣城樓盤老帶新的折扣遠超返鄉置業禮
一套商品房婚,成為當下縣城結婚標配。另一方面,作為家長,也更看中縣城的教育,再加上建材猛漲,農村地區自建房隨便一套,也要大幾十萬。
商品房變成了硬通貨。
儘管需求如此,但由於今年南方大部分地區整個春節前後,不是陰雨天氣,就是寒潮或者暴雪天氣。
惡劣天氣的疊加影響下,縣城樓市的春節行情,也毫無起色。
然而,這並不是某個省份的個例。
前幾天,克而瑞地產研究院釋出了一篇文章名叫《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爽約,今年春節成交縮水四成》
其中提到2022年40城春節商品房成交資料,對比前幾年,三四線城市樓市成交量萎縮非常嚴重。
很多城市的春節成交縮水嚴重
2022年春節周40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及其變化
除去少數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如洛陽、曲阜、開封、莆田、溫州,蕪湖等,樓市對比20年和21年春節,成交量都是腰斬再腰斬。
資料上,已經露出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底褲了。
但如果真要全面瞭解小城市的樓市,還要聽聽業內人的說法。
05
春節期間,我還跟一個在三四線城市做營銷總的同事見面。
春節前,他剛從湖南株洲的某個專案上回來。
他告訴我,半年前,他們團隊去到株洲拿地,信心滿滿,畢竟這是一個比較強的地級市。比起產業很弱的城市,株洲有有中煙,中車這種中字頭的產業,城市經濟底子很厚。
去了之後才發現,真相併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
當地新房扎堆,開車開出一公里,能遇上七八家售樓處,各種專案相互競爭,非常激烈。
於是,他們開盤沒到一個月,直接降價一千五甩賣。
就這樣,株洲市民依舊不買單,專案很難賣的動。
他告訴我,作為營銷總,每個月他的工資都要因為沒完成銷售業績,被扣一兩萬。
底下的銷售更是走馬燈般換了一波又一波。
當我問他春節的銷售情況,他告訴我:我這個負責營銷口的,都坐在家裡跟你喝茶了,你覺得我們還有春節還賣房麼?
然後我們就一起苦笑了起來。
我們經常說,房地產的黃金時代過去了,但回過頭看,這件事在不同地域,不同等級的城市,表現是不一樣的。
前一段時間,北京上海公佈了樓市資料。
北京新房賣出了5.68萬套,創下了歷史新高,上海很多板塊也在暗搓搓漲價。這些一線城市,儘管在樓市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小陽春依舊。
而三四線城市和縣城樓市,卻在隱秘的角落裡偷偷出現了巨大的裂痕。
還是要說一句:縣城沒有房地產,非自住剛需請務必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