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她們被丈夫家暴後,能夠依賴的就只有自己的父母了,可以說父母的態度決定女兒的幸福程度。
媽媽曾經講過她一個朋友的故事,這位朋友叫小麗,是媽媽的發小,兩人出生在一個村裡,還是斜對門,小麗的父母重男輕女,一直不怎麼重視她,為了讓家裡的弟弟讀書,小麗父母就讓三個女兒輟學在家裡幹活貼補家用。
小麗十八歲那年,有人給她說媒,是隔壁村一個28歲的男人,為了給小麗弟弟籌學費,她的父母就同意了兩人的婚事,在父母之命 下,小麗沒有反抗就嫁給了隔壁村的小劉。
小劉家裡有口井,在那個年代,家裡有井算是村裡的有錢人了,小麗嫁過去後,很多人都說小麗嫁過去是享福了,媽媽也是這樣認為。
有一次,媽媽去隔壁村裡看電影,順便去找小麗聊聊天,剛走到劉家門口就聽到了小麗的哭聲,小劉拿著一根柳條在她身上打,看著這情況,媽媽不敢去小麗家了,她和幾個同村人一起回家了。
過了幾天,媽媽聽外公外婆說小麗回家了,便跑去找小麗,沒想到看到了這麼一幕:小麗跪在家裡的院子裡和父母說要離婚,她的母親在一旁哭哭啼啼,父親則悶頭抽菸,看著媽媽來了,小麗父母便轉身進了屋子裡。
媽媽過去將小麗扶起來,小麗的右眼睛腫了,而且眼球充血,臉上也是指甲印,小麗父母雖然重男輕女,但是很少打幾個女兒,肯定是她丈夫打的。
小麗幾個姐姐在屋子勸說父母讓妹妹離婚,實在不行警告一下小劉,父母仍舊一言不發,吃完下午飯,小劉來小麗家裡接她回家,小麗爸媽將小麗帶回來的衣服包裹給了小劉,讓他帶小麗回家,小麗喊著:我不回去,硬生生的被小劉拽走了。
小麗爸媽看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和自己家裡就沒有關係了,也不願意管女兒的家事,後來小麗很少回孃家了,估計是那邊不讓她回來,小劉對她的家暴依舊沒有停止,在小麗22歲那年,她忍受不了長期的家暴,在一次小劉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她偷偷跑了,至於去了哪裡,沒人知道,現在也沒有回來。
聽完媽媽講的故事,我心裡一陣唏噓,原來真的有這樣的父母啊,不顧女兒的死活,對比起小麗的父母,同事小靜的父母才是親爸媽。
小靜和丈夫是相親認識的,兩人對對方的第一印象都挺好的,談了大概一個月就結婚了,小靜父母對這個女兒可是非常寵愛,隔三岔五就來小靜家轉轉,生怕女婿欺負女兒。
前段時間,小靜懷孕了,但是夫妻兩人因為去誰家過年的事情鬧了矛盾,小靜想回自己家裡過年,丈夫想回老家過年,兩人吵的不可開交,最後還動起了手,丈夫打了小靜一耳光,小靜直接哭著給父母打電話,讓父母帶她回家。
看著哭成淚人的小靜,母親對著女婿就打了幾個耳光,直言道:“你敢打她,我就敢打你,我的女兒,我都捨不得打,你居然這樣欺負,她還懷著孩子呢,你不知道讓著她嗎”
說完之後便帶著小靜離開了,第二天,女婿上門負荊請罪,靜媽也有一些消氣了,她站在門口說:“行了,你該道歉道歉,下不為例,如果你下次還這樣做,別怪我不客氣了”。
這次之後,小靜再也沒有被家暴過,小日子過的非常幸福,由此可見,父母的態度真的可以影響孩子的幸福。
女兒被家暴時,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看到女兒被家暴時,很多父母過於心疼,可能會一味的指責女婿,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只會加深兩人之間的矛盾,首先要了解兩人的矛盾,如果矛盾不大,可以讓兩個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是要告訴女婿,家暴是不對的,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次可能被原諒了,後面可能就不會了。
如果兩人之間矛盾比較大, 父母可以帶走女兒,讓女兒不受傷害,等冷靜下來後再處理兩個孩子的事情。
孩子處於家暴中的時候,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一定不要坐視不管或者讓女兒忍讓,只有遠離家暴男,孩子才能夠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