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的人口凋零問題,如今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到今天為止,日本皇族的在籍成員,只剩下圖中的17名,而且老邁成員佔據大多數。日本各界擔心,長此以往,日本皇室將很快被自然消亡。
為了確保皇室能夠延續,日本各界組成了一個名為「有識者會議」的機構,來討論研究如何解決皇室存續的問題。
這兩年,「有識者會議」提出的“女性宮家案”,“舊宮家迴歸皇族案”,“抱養男孩進宮的養子案”先後出爐,在日本各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所謂“女性宮家案”,是要改變現行的女性皇族成員結婚之後就被逐出皇族的做法,而是繼續留在皇室,創立屬於自己的女性宮家。「有識者會議」稱這一方案是確保皇室人口繁榮的有效手段。
所謂“抱養男孩進宮的養子案”,是指從1947年脫離皇族成為後來在日本被稱為“11舊宮家”的後裔中,抱養適齡男童進入皇宮作為“養子”來撫養。目的是為皇位繼承人作“備胎”。
針對這個“抱養男孩進宮的養子案”,按照NHK做的民意調查,選擇贊成的日本民眾為41%,選擇反對的為37%。反對的人認為,舊宮家的後裔們,其實與現代天皇家的血緣關係已經很遙遠。
現代日本社會統稱的“11舊宮家”,他們的祖先源自於600百年前被當時的天皇所封的“世襲四大親王”家。他們與現代天皇家族同出一脈,都是崇光天皇的後代,既伏見宮家、桂宮家、有棲川宮家和閒院宮家。
經過幾百年的傳承,世襲四大親王宮家中有三家已經絕了後。只有伏見宮家的後代繁衍昌盛,到了1947年被逐出皇族時,伏見宮家的後代多達51人。
伏見宮家的後代經過近兩百年的繁衍,又分裂成為了11宮家。只是到了現在,這11家中剩餘下來的只有四家。既賀陽宮家、朝香宮家、東久邇宮家和竹田宮家。
也許是牽扯到各方的利益,「有識者會議」提出的方案裡,“舊宮家迴歸皇族案”最受人關注。
說起來,日本人其實很矛盾。一方面是高度發達的經濟所帶來的自由浪潮,另一方面又陳規守舊,迷戀“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
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操控下,反對女性繼承皇位,從舊宮家中抱養男孩進宮作為“養子”的方案就獲得很多人支援。
但是,按照《皇室典範》的規定,抱養養子進宮是不被允許的。
為了獲得法理上的支援,《皇室典範》被加上了補充條款,允許“養子”進宮就這樣成為了可能。
有了法理上的支援,就開始進入到了具體的實施階段。對11舊宮家的後代進行了盤點之後發現,賀陽宮家、朝香宮家、東久邇宮家和竹田宮家這四家裡都有適齡男孩符合被抱養進宮作為“養子”的條件。
宮內廳的官員們發現,在「有識者會議」提出的“女性宮家案”和“抱養男孩進宮的養子案”中,其實還有更完善的玩法。那就是,把這兩個方案合二為一,讓舊宮家的男孩成為德仁天皇獨生女兒愛子公主的駙馬。這樣一來,愛子公主婚後不用被逐出皇族,可以創立屬於自己的女性宮家。而且愛子公主的駙馬爺還可以作為皇位繼承人的“備胎”。真是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
按照年齡來看,賀陽宮家現代家主賀陽正憲的兩個兒子(一個26歲,一個24歲)就成為了首選。作為德仁天皇的大學同學,賀陽正憲可謂最近很得意,估計在他心裡,最少讓一個兒子進宮已經是志在必得。
但是東久邇宮家卻不服氣!對賀陽宮家緊咬不放,非要分出一個輸贏不可。
東久邇宮家如此堅持的理由有兩個,一是他們家與德仁天皇家族的血緣關係更近。近百年來,有三位天皇的女兒嫁入東久邇宮家,所以從血緣關係來看,他們家是根正苗紅的外戚。
東久邇宮家的第二個理由是,他們家目前有四位可供抱養進宮的男孩。分別是東久邇徵彥的兒子(12歲),壬生基成的兒子(14歲),壬生基敦的兒子(12歲),壬生照彥的兒子(18歲)。這四個男孩,從親戚關係上算起來,都是愛子公主的表弟。
雖然在年齡上與二十歲的愛子公主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對於皇家姻緣來說,差幾歲又算什麼呢?
日本天皇的皇位繼承人之爭,看起來錯綜複雜,但其實也很簡單。不過是皇儲文仁親王的兒子悠仁親王與德仁天皇的獨生女兒愛子公主之間的競爭。所以,牽涉到皇位之爭的愛子公主駙馬人選,就成為了輸贏的關鍵籌碼。是選擇賀陽宮家的學霸帥哥,還是東久邇宮家的小表弟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