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期見證了數個帝國的覆滅,大清帝國和沙皇俄國就是其中兩個。在從1914年一直持續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一股勢力逐漸壯大,它將摧毀更多的帝國。19世紀及20世紀早期相對和平的社會氛圍孕育了一種極端的愛國主義形式——民族主義,它使歐洲國家緊密團結,各國人民對於本國的經濟、文化及軍事優勢信心十足;但它也造成了歐洲列強之間的激烈競爭與對峙。普法戰爭後,隨著德國的統一,德意志帝國在1871年宣告誕生。該帝國的民族主義及帝國主義野心不僅把世界推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淵,也導致了德意志帝國自身的覆滅。
還有一些帝國也與德意志帝國一同隕落,其中包括歐洲中部的奧匈帝國。19世紀奧匈帝國由奧地利、匈牙利聯合建國,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他們的統治歷史可以追溯到神聖羅馬帝國時期。
1299年,奧斯曼帝國在安納托利亞(今土耳其境內)建立;1453年,它佔領了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東部的大片土地。奧斯曼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蘇丹被尊崇為全球穆斯林的精神領袖。1914年,奧斯曼帝國與德國結盟,試圖奪回被歐洲列強侵吞的領土,這一舉措使這個日漸衰敗的地中海東部國家走上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