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德軍主力正在進攻莫斯科的關鍵時刻,曼施坦因卻接到了另一個任務,那就是拿下克里米亞半島,讓蘇軍黑海艦隊煙消雲散。消滅這裡的蘇軍,對包圍羅馬尼亞的油田很重要。佔領了克里米亞半島後,高加索的油田,就幾乎已經是德軍的囊中物了。
但是,就算是德軍精銳的南方集團軍,也花了整整九個月才拿下克里尼亞,這都是因為蘇軍在塞瓦斯托波爾修築了兩個頂級炮臺。可以說摧毀這兩門巨炮,就是曼施坦因後幾個月的工作,這座炮臺的價值,就像曼施坦因的元帥軍銜一樣重要。
十幾萬蘇軍依靠這塞瓦斯托波爾炮臺,跟德軍血戰數月,一直到這個炮臺被摧毀後,蘇軍的戰鬥意志才暫時瓦解。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的殘酷程度,歷史罕見,這場戰役牢固地牽制了南方集團軍群,是德意志在莫斯科前線功敗垂成的原因之一。
塞瓦斯托波爾炮臺,是蘇軍堅守這座城市的最強防禦,蘇軍早在18世紀攻佔克里米亞之後,就在這裡打造岸防巨炮,炮臺的修建在20世紀初開始,30號炮臺在北,35號炮臺在南,這兩座巨炮一直修建到1934年才建築完成。在二戰當中,這兩座炮臺幾乎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炮臺口徑達到了305毫米,而且炮臺下方修建了複雜完善的地下設施,有鐵路運送彈藥,電動機發電幫助炮臺轉向。它是對海攻擊的神器,也可以對陸地防禦。
炮臺之外是4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外殼,炮塔上的防禦,更是超過400毫米厚的鋼鐵護甲。它火力強悍,護甲堅固,德軍無論用什麼辦法,都難以將其摧毀。德軍坦克在它面前,只不過是一堆廢鐵。德軍甚至調來600毫米口徑的巨炮,以及800毫米口徑的“朵拉”大炮,在這場火力之間的交鋒之中,誰能率先摧毀對方,誰就贏得了勝利。
在蘇軍一直堅守到1942年夏天之後,德軍才靠著人力,用炸藥包摧毀了第30號炮臺,曼施坦因也如願拿到了自己的元帥軍銜。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