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行一句俗語:“深栽蔥淺栽蒜,土豆洋蔥露出疙瘩蛋。”那麼,土豆深栽還是淺栽?栽植多深最合適呢?各地的說法差異很大,一般在5-12釐米之間,根據以下多種因素決定了各地最合適的播種深度。
總的要求是宜淺不宜深,深種淺覆蓋,分次培土,以增加結薯層次為最佳的栽植深度。地膜栽培的,培土困難,需要在栽植的時候適當加深播種深度。
1.根據品種型別確定合適的播種深度。
早熟土豆品種根系分佈淺,結薯集中,塊莖膨大速度快,膨大時間短,需要疏鬆的土壤和較高的土壤肥力,播種宜淺不宜深,以5-7釐米比較合適,土質疏鬆的,以7-10釐米為宜。中晚熟土豆品種結薯相對分散,結薯部位較深,需要增加播種深度,一般以10-12釐米比較合適。
2.根據種薯大小確定合適的深度。
種薯重量小於25克的,播種深度以5-8釐米為度。種薯重量在25-50克的,播種深度為8釐米以上,過大的種薯可以切掉多餘部分。種薯越大,所佔的土壤深度越多,同時,頂土能力越強,幼苗越壯,適當增加播種深度,可以增加產量。
3.土壤質地和土壤肥力決定了播種深度。
土壤肥力越高,土質越疏鬆的地塊,保水保肥能力差和乾旱地區,播種深度較深較好,一般的播種深度為10釐米左右,有的寒冷地區在播種後還給播種行培土,出苗前結合除草,將培土去掉,目的就是增加土壤溫度,促使早出苗。土質粘重,土壤透氣性差和水肥條件好的地區,適宜深種淺覆蓋,然後分次培土。
4.地膜覆蓋栽培土豆,適當深播。
種植過地膜土豆的人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採收的時候有很多表皮變綠的土豆。那是因為播種過淺引起的結薯層次減少,最上一層結的土豆裸露在地表,見了太陽光,龍茄素增加的表現,吃多了會中毒,這就需要在播種的時候埋土10釐米以上。有的地區為了減少綠土豆,增加結薯層次,在最高氣溫達到26℃以後,撤掉地膜,進行培土。如果後期培土,就可以適當降低播種深度,以5-7釐米為度。
5.土壤乾旱時,適當增加播種深度,以12-13釐米為度。
北方乾旱地區,在土豆播種的時候經常面臨沒有墒情的困擾,但是底層還有一點墒情,唯一的辦法就是深種淺覆蓋,這樣才能出苗。一般的覆土厚度為5-7釐米,以後結合除草、施肥和中耕進行培土。
播種深度和產量密切相關,根據品種、種薯大小、土壤、墒情和栽培方式等綜合考量,絕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