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展團
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最傳統、最熱鬧的佳節,這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一個親朋聚會的平臺。從古至今,千百年來,春節一直深受全國人民歡迎,也一直傳承著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尤其在民風淳樸、風情濃郁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期間還會開展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民族習俗活動,既讓自己歡樂開懷、幸福滿滿,更讓外界心嚮往之、羨慕不已。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鍬裡地區的苗鄉侗寨,春節總是過得與眾不同、有滋有味。每到過年時,人們幾乎天天都在走親訪友、拜年聚會,從早到晚喝酒嗨歌,盡興至極!
我一家都是少數民族,母親、我和女兒是苗族,愛人是侗族。在鍬裡,苗侗不分家,除了語言有區別,風俗基本一致,而且往往侗族會說苗語,苗族能講侗話,很難分清誰是苗,誰是侗。
昨天才大年初二,吃晚飯時,母親不經意的感慨一句:“以前過年,家家排著吃年飯。整個正月間,都在喝酒唱歌!”說者或許無意,但聽者畢竟有心。我知道,母親一定是想家了,想老家的風土人情,想那裡的過年味道!也難怪,作為土生土長的苗族人,她在大山裡生活了一輩子,對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這些年,卻跟著我們走南闖北,在城市裡生活很久了,已經多年不在鄉下過春節,少了許多的樂趣。
其實,我這個在機關單位上班的人,“漢化”得差不多了,卻也一樣心心念念家鄉的年味!特別是看到朋友圈的動態、微信群的影片,那種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歡歌笑語、猜拳行令的場景,情不自禁的就鄉愁起,不知不覺中就沉醉了!恨不得能長上一雙翅膀,飛越萬水千山,飛進苗鄉侗寨,在擠擠的吊腳樓裡,或端坐在長長的龍頭宴上,或圍攏在紅彤彤的火爐邊,一杯接一杯扯酒,一首連一首對歌!痴痴地想象著——整個村寨白雪皚皚、炊煙裊裊,偶爾雞鳴狗吠,或煙花炮響,伴隨著陣陣歌鼟此起彼伏,更加的寧靜和安詳。這,才有過年的氣氛;這,才是最美的春節!
苗鄉侗寨長期過著“飯養命、酒提神、歌寬心”的生活。人們平時就喜歡喝酒、唱歌,過年更是必修課。據《靖州縣誌》記載:苗侗人好飲酒,酒文化十分興旺昌盛,酒成為他們時時相伴的夥伴。生活中,以酒為禮,以酒待客,以酒代茶,以酒吟歌,以酒結誼。可以說,這裡的一切皆離不開酒。平日裡勞動歸來,自斟自飲,怡然自得;但凡辦喜事,奉陪到底,不醉不歸。苗侗同胞向來熱情好客,酒是待客的必備之物,來了客人必定痛飲。歌鼟有句唱詞:“吃酒沒歌不成禮,寫字沒墨不成文”。
鍬里人愛唱歌也是出了名的,人人都能唱,個個都會和,過年聚餐如果只有酒而少了歌,就沒有了過年的樣子!《靖州縣誌》有記載:“民間歌謠種類繁多,男女老幼都會唱,人們常用唱歌來表達對周圍事物的看法,其內容涉及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吃飯有飯歌,敬酒有酒歌,勸菜有菜歌……”可見,在靖州,歌謠無處不在。而這種愛好和水平,尤以鍬里人最為突出。在苗鄉侗寨這片神奇土地上,人人年幼學歌,長大唱歌,老來教歌。他們無時、無處、無事不唱歌,唱歌成為精神食糧。
但是,這裡所唱的歌與其他地方的歌截然不同,曲調多樣、變幻無窮,抑揚頓挫、有起有伏,非常好聽、耐聽,被列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種歌專屬這個地域的人們,外人聽不懂,根本不會唱,只能看熱鬧。所以,稱為“歌鼟”,或“鍬歌”!苗鄉侗寨有句諺語:“寧可沒有菜,不能沒有歌”,歌鼟無處不有,無時不用。
在酒席上,好客的主人以歌勸酒,客人則以歌還禮,這樣一來一往,氣氛更加熱烈濃郁,主客之間也在歌聲中感到更加親近和諧。當然,作為最重視、最隆重的春節,絕對是少不了、離不開歌鼟的,而且還有專門的歌名,叫“新年歌”“過年歌”“拜年歌”等。每當過年一夥人在一起吃飯時,無論是遠道而來拜年的客親,還是寨子裡的自家房族,酒過三巡,都會對歌陪客、做歌助興。
歌鼟有十餘種腔調,男與男唱,一般用“酒歌”或“茶歌”調,一人做歌一人領唱眾人附和,聲音洪亮、聲勢浩大,蔚為壯觀;男跟女或女跟女唱,通常用“襻襻歌”調,一人起歌一人伴唱,聲音嘹亮、悅耳動聽,猶如天籟!歌聲起、年味濃、感情深,這家坐坐,那家喝喝,從寨頭到寨腳,從清早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
雖然常年在外,但深入骨髓的那種民族情結,我一直深愛著家鄉的習俗,力所能及的傳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多年來,我總會抽時間去鄉下走親戚、喝喜酒,在酒桌上盡情的喝米酒、唱歌鼟。特別是在春節,岳父岳母還在時,我們年年都會到鄉下拜年。地妙村雖是侗族,卻也唱一樣的歌鼟。岳父和他的幾個堂兄弟都是老歌師,每年我去拜年的時候,他們說那是他們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因為在他們家族的幾個郎崽當中,只有我會唱歌、肯陪他們慢慢聊天。過年圖什麼,現在什麼都不缺了,不就圖個開心嗎?
對我們苗鄉侗寨的人來說,過年必不可少的是歌鼟,有歌鼟才有年味。所以,如果不能回老家過年,總感覺缺少了過年的滋味。不過,只要有幾個老鄉在一起,還是可以圓這個缺憾的。
近年,因疫情防控需要,提倡“就地過年”。去年春節,我家、大舅佬家及他堂兄家都在懷化過年。我們約定了,像在老家那樣一家一家輪流著吃年飯。吃著,喝著,按捺不住,就唱起歌鼟來。漸漸的,越來越高興了;慢慢的,年味越來越濃了……幾天之中,都意猶未盡。原來,無論在哪裡過年,無論和誰過年,只要歌鼟在,年味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