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1月初,大眾集團公佈了2021年全球銷量,ID系列被重點提及。在接近490萬輛新車裡,新能源汽車(插混+純電)貢獻了超過39萬輛,而其中26.3萬輛是純電動汽車。

歐洲是大本營。大眾ID系列常駐歐洲暢銷電動車前排位置,目前大眾集團積壓的54萬輛新車訂單裡面,就有9.5萬輛ID車型。

傳統巨頭轉型,大眾的ID系列有了不錯的進展,但不是滿意的成績。大眾集團尤其提到了中國,2021年南北大眾在中國市場僅賣出了7萬輛ID系列新車,距離8-10萬輛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晶片可以解釋一切,更何況去年ID系列在中國開售最多也只有10個月。但是,以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號召力,南北大眾5款ID新車僅賣了7萬輛,到底是什麼水平?這個數字,又能不能完全體現大眾電動車的實力?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失利”的7萬輛?

2021年,南北大眾一共銷售了304萬輛新車,各自都有超過10%的同比下滑。上汽大眾更嚴重一些,因為晶片問題(不完全是),全年銷量下滑超過了17%。

304萬輛新車裡面,ID只有7萬輛,佔比2%,這當然是讓大眾集團很不滿意。但如果我們將其拆分來看,似乎又稍稍能夠接受一點。

先看一汽大眾,ID.4 CROZZ和ID.6 CROZZ一共銷售了36595輛,而一汽-大眾品牌全年銷量是98.8萬輛,兩款電動新車銷量佔了3.7%。在傳統車系列,一汽-大眾有10款車,衍生出了19個版本,貢獻了全年接近97%的銷量。

擁有ID.3、ID.4 X和ID.6 X三款電動車的上汽大眾,去年的情況也差不多。以大眾集團在全球加速轉型電氣化的魄力,在中國如此龐大的新能源車市場,南北大眾ID系列不應該只有這麼一點的銷量。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從大眾品牌在細分市場、尤其是緊湊/中級車市場的號召力來看,ID系列兩款車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貢獻至少10%的銷量,也就是全年銷售近20萬輛,這樣才算是符合大眾品牌的市場號召力,並且追上中國市場的電動車增長速度。

因此,大眾集團對中國市場ID系列的銷量預期仍然樂觀,即便算上了晶片短缺的影響,南北大眾也能做到銷量翻番,在2022年賣出至少14萬輛ID車型。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大眾集團的樂觀預判也不是沒有依據。

以一汽-大眾ID.4 CROZZ為例,在真正開始統計銷量的月份裡,銷量是呈上升趨勢的,從最開始的月銷幾百輛穩步增長到了去年12月的單月6166輛,躋身當月的新能源SUV銷量第7,如果除去理想ONE、比亞迪宋這種包含PHEV的車型,大眾ID.4 CROZZ已經是整個汽車市場純電SUV的銷量第4了。

大概在大眾品牌的預判裡面,去年12月ID.4 CROZZ的水平才算是正常發揮,畢竟在同價位的燃油SUV市場,大眾的探嶽、途觀L也是常年位居榜首的。從燃油轉型到電動,大眾理應維持這種優越性。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另一個積極訊號是大眾ID.3。在中國市場,目前僅由上汽大眾引進了ID.3,從去年10月底開始正式發售。短短兩個月時間,ID.3累計銷量接近6000輛,起點和增幅都要優於另外兩款車型,大眾集團估計,ID.3會成為今年ID家族銷量提升的一個重要來源。

這不僅僅是ID.3產品力帶來的自信。2021年中國電動車市場主要增長在兩頭——10萬元以下的小型車,20萬元以上的中型車,這種啞鈴結構雖然適合ID.4和ID.6,但是車企集中發力的領域沒能讓大眾的兩款車特別出挑,銷量攀升有一部分原因是被潮水推著走。

ID.3就不一樣了。 15.99-17.39萬的定價,提前進入了2022年純電動汽車要集中發力的緊湊車市場,主銷17.39萬元的高配版,兩廂小車的定位可以跟小鵬G3、別克微藍7等純電SUV錯位競爭。

至於高爾夫純電替代、全球同步引進等等標籤,則都是ID.3的錦上添花了。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合資”全員拉胯?

有一個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大眾ID系列在中國賣得再不如意,也已經是合資品牌電動車銷量最好的。

2021年因為有了晶片短缺這個因素,車企反而不那麼內捲了,年度銷量盤點的時候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不爭數量、開始比含金量了。

大眾品牌ID系列在中國收穫的7萬輛,橫豎看都經得起考驗:不靠補貼、不走降價,正面迎戰特斯拉、蔚小理只是ID的使命之一。它更重要的任務是打擊同價位燃油競品,當然也包括大眾自己。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其實回頭看2021年,沒有哪個合資品牌可以置身事外。美系的通用和福特分別拿出了奧特能和Mustang Mach-E,日系的兩田和日產也都大喊“電動,我有!”。只不過,規劃是一回事,落地又是另一回事。除了通用的別克微藍7、福特Mustang Mach-E真正引進了海外產品進行本土最佳化,再也沒有幾個合資品牌能像大眾這樣,思想與行動一致。

我們在2021年聽說的那些合資品牌純電產品,大多沒有出現在2021年的汽車市場裡。這樣一來,大眾ID系列的7萬輛就成為了一種先鋒意義的市場實驗:

消費者能不能接受合資品牌推出的純電動汽車?即便接受了,合資品牌能不能承受自己的純電產品擠掉自己的利益市場?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還是以ID.4 CROZZ來說,20-28萬元的定價,放在一汽-大眾的體系裡面,直接面標探嶽(包括探嶽X、探嶽GTE),但普通消費者很少這樣做品牌內部的橫向對比,大眾品牌的展廳裡,油車電車分屬兩個團隊,他們也不會這樣相互推薦。

所以,大眾ID系列目前的使用者群,一部分是堅定購買電車的增換購使用者,對傳統車企更有好感,甚至有可能是原來的大眾車主;另一部分則是同等預算和需求,對燃油SUV和電動SUV都做了對比,最後被ID.4的設計或者駕駛圈粉,搶走的是其他合資品牌燃油車的機會。

現在的大眾ID系列就處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成長期,距離最理想狀態的平齊燃油車,當然還有數倍差距,但是作為一輛20萬元價格段的純電SUV,ID.4沒有輸給誰。去年12個月,新能源SUV銷量第11名是ID.4 CROZZ,在它前面的車型,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只有特斯拉Model Y,這是一個合資品牌暫時沒想打敗的對手;其餘的,要不就是靠PHEV車型走量的比亞迪,或者是更貴的蔚來、更便宜的埃安Y、小鵬G3。

銷量未及預期,但已經是合資TOP 1的大眾ID

其實大眾ID.4處在一個潛力非常大的市場,目前這個市場雖然由傳統燃油車全面掌握,但是在合資頂配和豪華低配之間的縫隙,站滿了內心猶豫、不想將就的消費者,這就是ID.4的機會。

MEB平臺下,大眾ID系列產品做得不錯,是合資品牌電氣化轉型的一個代表。它在歐洲市場賣得很好,尤其是德國,但問題是歐洲人沒有享受過智慧化帶來的便利,能夠忍受大眾ID蠢一點、笨一點。到了中國,這就成了致命傷。傳統車企幾乎無法用操控性、安全可靠這種固有優勢說服中國消費者放棄智慧。所以像福特Mustang Mach-E這種基因很好的產品,來到中國都要做本土化的SYNC+。

這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大眾ID在一個機會很大的市場裡,能贏,但又沒完全贏。現實如此,希望大眾ID可以在升級的時候變得聰明一點,讓14萬的年銷量變得保守。

圖 | 來源於網路

分類: 數碼
時間: 2021-12-29

相關文章

買手機為啥不買128GB的?有三個原因,看後就知

買手機為啥不買128GB的?有三個原因,看後就知
觀察智慧手機的發展形勢,就會發現現在的智慧手機基本上沒有特別大的跨度改變了,現在新款智慧手機的變化就是外觀還有畫素以及記憶體等方面的改變,對於一些消費者而言,如果想要手機不卡頓,那麼大容量便是其追求的 ...

現在還不知道華為手機這7個實用功能,幾千塊手機算白買了

現在還不知道華為手機這7個實用功能,幾千塊手機算白買了
使用華為手機這麼久了,如果這幾個功能你還不知道的話,幾千塊的手機算是白買了. 這裡就來分享我用華為手機5/6年,發現的7個格外好用的功能,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用呢? 1.快捷功能開啟 長按應用圖示 這個功 ...

原來華為手機長按2秒,還能開啟5個實用功能,幾千塊手機沒白買

原來華為手機長按2秒,還能開啟5個實用功能,幾千塊手機沒白買
原來華為手機長按2秒,還能開啟5個實用功能,幾千塊手機沒白買 手機上有很多好用的功能,華為手機也不例外. 這裡就來分享下,華為手機長按2秒,可以開啟的5個實用功能,看完之後,讓你深刻地感受到,幾千塊錢 ...

兩千元買不到好手機?這四款手機使用感受媲美旗艦

兩千元買不到好手機?這四款手機使用感受媲美旗艦
[手機中國導購]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別是在數字支付日益發達的今天,只需要小小的一部手機,就能完成出行.購物.用餐等一系列活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工作時的影片語音通話 ...

手機記憶體,到底多少才夠用嗎?

手機記憶體,到底多少才夠用嗎?
手機的記憶體從幾年前的16G起步,經歷了32G.64G,一直到現在128G起步.今年就連蘋果也破天荒地砍掉了64G版本,開始128G起步了.那麼手機記憶體,到底多少才夠用? 從前幾年我就開始說64G就 ...

手機記憶體不夠,輕鬆解決

手機記憶體不夠,輕鬆解決
大家是不是經常碰到手機記憶體不足.圖片,影片無法儲存.軟體打不開,卡頓的現象?明明沒有經常下載圖片,影片,電影,卻還是會顯示記憶體不足.不管手機256G記憶體或者更新到512G了還是用了一段時間後還是 ...

為什麼有的人寧願買iPhone 12,也不願買iPhone 13

為什麼有的人寧願買iPhone 12,也不願買iPhone 13
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智慧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了,因此在新品手機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很多人臨著如何選擇適用於自己的產品,畢竟一部旗艦手機動輒五六千,因此很多普通消費者會選擇上一代老旗艦手機.而iP ...

有哪些買之前以為是智商稅,買了後卻越用越上癮的家居物件?

有哪些買之前以為是智商稅,買了後卻越用越上癮的家居物件?
#尋找頭條生活家# 哈!作為家居博主,對家居的小物件都保持著天然的好奇!坑踩了不少,好用的便宜貨也是淘到了不少! 1.防串色片 推薦指數:️️️️️ 這東西一聽上去就是交智商稅的呀!然後我不信! 買了 ...

買房牢記七字真言:“買中、買邊、買三室”,基本不會買錯房

買房牢記七字真言:“買中、買邊、買三室”,基本不會買錯房
對於房子來說,一直是人們心心念唸的商品.因為對於房子來說,在人們生活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因為房價太過高昂的緣故,使得很多家庭都沒有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因此才會有很多家庭心心念念著房子.對於 ...

臉盆大的餃子皮,一棵500塊,好多人買,這樣的價格你會買嗎
臉盆大的餃子皮,一棵500塊,好多人買,這樣的價格你會買嗎 餃子皮這種多肉是近兩年,才在我國市場上出現的多肉新品種,獨特的外表,加上漂亮的形狀,深受很多養多肉的人的喜歡,餃子皮葉片的邊緣帶有褶皺,很像 ...

建議大夥:裝修時,這3樣網上買就好,沒必要店裡買,省錢又好看
裝修過的業主都會發出感慨,裝修這一行的水太深了.確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裝修可能一輩子也就一次.裝修的內幕和門道太多了,發展又很快,裝修的利潤和空間又很大,對於沒有在這個行業深耕的普通人來說,是很容易被 ...

1500元以下真的買不到好手機嗎?我反對

1500元以下真的買不到好手機嗎?我反對
不久之前,蘋果13終於釋出,極具價效比的定價讓果粉高呼"13香".然而,能真正用上高階機的終究是少數,絕大多少人群,如咱們這些普通打工人和學生,手機的價格基本上控制在兩千元甚至15 ...

8000塊的iPhone賣斷貨!中國人都在買多少錢的手機?估計你猜錯了

8000塊的iPhone賣斷貨!中國人都在買多少錢的手機?估計你猜錯了
前陣子,iPhone 13系列賣斷貨的訊息再次上熱搜,時至今日,起售價7999元的iPhone 13 Pro仍舊是缺貨狀態,有錢也買不到.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懷疑人生:這8000元的iPhon ...

華為小米蘋果怎麼選?手機店老闆親述:沒這些功能的手機,不能買

華為小米蘋果怎麼選?手機店老闆親述:沒這些功能的手機,不能買
開了家手機店,經常有顧客急匆匆來找我修手機,幾年下來,我發現只要選好手機,很多人這修理費都可以省下來. 手機效能差一些沒關係,咱們可以多等一下.但是,如果手機缺失了某些功能,卻會給生活平添許多煩惱.一 ...

2000價位值得買的三款手機

2000價位值得買的三款手機
第一款:真我GTNoE閃速版 8+128 價格:¥1899 處理器:天璣1200 螢幕:120Hz電競屏 充電:65w智慧閃充 相機:6400萬索尼廣角三攝 散熱:3D鋼化VC液冷散熱 第2款:紅米K ...

400塊就能買到的好手機

400塊就能買到的好手機
Redmi9相比,這款新機在螢幕,效能,快充,相機和指紋識別等方面都做了閹割.考慮到Redmi價格屠夫的稱號,Redmi 9A的售價應該是一個大驚喜,亓紀的猜測是499元或者599元起.  Redm ...

手機記憶體不夠怎麼辦?到二手平臺上換一個更好的,花不了多少錢
去年4月份,在電腦城新買了國產大品牌5G手機,用了3年的同品牌P9手機商家出價10元回收,好好的手機還能使用呢,沒捨得賣,新機花了3500多元,5G手機的功能強大: 手機更流暢,待機時間更長,截圖,錄 ...

蘋果13到底香不香?哪一款值得買?聽我分析後再買也不遲

蘋果13到底香不香?哪一款值得買?聽我分析後再買也不遲
蘋果手機大家都不陌生了,就算是沒有用過蘋果手機的朋友也都有一個認識,蘋果手機就是土豪級,用蘋果手機就是身份的象徵,記得在我初中的時候,有一位叫王剛的17歲少年為了買蘋果4S把腎都賣了,從此蘋果手機也被 ...

現在有6000預算,不在意記憶體,買13還是11pro?

現在有6000預算,不在意記憶體,買13還是11pro?
iPhone13已釋出,有很多人都準備入手蘋果iPhone13,但是也有許多人想等iPhone13系列推出後換iPhone12系列或者iPhone11系列.當然,直接選擇入手iPhone13的人,手頭 ...

100元能在宜家買到多少件商品?我買了20件,件件都很實用

100元能在宜家買到多少件商品?我買了20件,件件都很實用
哈嘍,大家好呀!今天,我來為大家做一期購物大挑戰--"100元能夠在宜家買到多少件商品?"本次挑戰的目的不在於物品的低廉,而是拒絕消費主義,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好了,廢話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