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 2月7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2022年春節假期,全省文化和旅遊市場秩序良好,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全省人民群眾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春節。春節假期,全省接待遊客104.3萬人次,同比增長32.2%;實現旅遊總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37.8%。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線上線下舉辦群眾文化活動520場次,參與人數達180餘萬人次。各類博物館線上線下服務群眾47.84萬人次。
“文旅年貨”讓這個春節不一樣
2月5日19時30分,原創生態舞劇《大河之源》拉開了“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青海文化周”的帷幕,線上觀看近50萬人。2月6日至11日,我省將陸續推出六臺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用生動的角色詮釋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集中反映當代青海的發展進步和各民族團結互助的幸福生活。“青海文化周”期間,我省策劃了《大美青海生態之旅》《山宗水源路之衝:一帶一路中的青海》等線上展演展播專案,以展覽、互動、體驗等方式向觀眾直觀地介紹青海各民族刺繡、藏毯、唐卡、銀銅器等非遺專案傳承人及其作品,通過錄制、播出微影片宣傳推介青海文化旅遊資源,詮釋冬奧文化,傳播冬奧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青海聲音。同時,在滑雪場、文化館、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地,在大紅“福”字、紅燈籠、春聯、剪紙等點綴下,藉助冬奧會這一視窗,我省在表達“一起向未來”美好願望的同時,也讓青海大地更加感知到冬奧“傳統文化”之美。
文旅惠民活動豐富精彩
按照“小型、分散、多點、線上”原則,青海省策劃開展新春文化惠民活動、新春文旅消費惠民活動和新春線上文旅活動,133項重點活動春節“不打烊”,讓全省人民賞冰樂雪迎冬奧,紅紅火火過大年。圍繞展示非遺獨特魅力,感受濃厚家鄉年味,舉辦“文化進萬家——影片直播家鄉年”“趕非遺大集 品傳統文化——新春非遺大集”活動,讓大家在雲端看非遺、品味家鄉年。圍繞“學黨史、感黨恩、惠民生”主題,大美青海文藝輕騎兵團隊深入農村牧區、城鎮社群、鄉村旅遊接待點開展文藝惠民演出,原創歌曲《青海情》登上青海春晚,黃南藏戲亮相央視春節戲曲晚會,讓大家在文藝演出中收穫新春祝福。省演藝集團線上開展“戲曲鬧新春 虎年迎吉祥”賀歲演播活動,讓廣大觀眾走近中國傳統文化,感受戲曲藝術魅力;省博物館打造沉浸式5G數字體驗區和歷史傳送門體驗區,觀眾既可以看到青海從絲綢之路走來的虛擬體驗展,還能沉浸式參觀“山宗水源路之衝——一帶一路中的青海”虛擬展;省圖書館開展過大年猜燈謎活動,佈置燈謎懸掛在活動現場,讀者猜燈謎領取讀書卡;省文化館組織開展春節和冬奧會知識競答、網路“曬福”圖片展示等活動,讓大家在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玩轉”虎年。
春節期間,為持續發揮文旅惠民消費券的帶動作用,青海文旅消費平臺發放近10萬張、價值260萬元的惠民消費券,各地推出景區門票減免、酒店系列優惠等一系列文旅惠民舉措,全方位增強群眾消費意願,激發消費潛力。全省各地紛紛推出冰雪旅遊、冰雪電音嘉年華、冰上趣味運動會、冰雪鐳射秀等冰雪娛樂活動,帶動了交通、住宿、餐飲等綜合消費,湧現出了卓扎灘等冰雪旅遊的“後起之秀”和宗家溝等冰雪旅遊的網紅打卡地,人們在酣暢嬉雪的同時,欣賞大自然的壯美風光,感受當地的風俗文化、特色美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在青海高原得到充分展現,為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增添了新動能;鄉村旅遊持續升溫,各地鄉村旅遊接待點紛紛推出以民俗文化、生態採摘、生態休閒等不同主題的休閒活動,鄉村原汁原味的年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體驗;看展觀演成為新風尚,全省各級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推出線上線下主題展覽及體驗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盡享“精神文化大餐”,到各類文化場館看展觀演成為春節假期的新選擇、新風尚;“雲端”體驗吸引更多人參與,透過公眾微訊號及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推出“大美青海冬春歡樂季”“共話青海情”等,以雲展演、雲展播和雲推廣等形式,推送文藝晚會、舞劇、戲曲、音樂、刺繡、藏毯、唐卡、景區、景點、美食等文化和旅遊資源,相關新聞報道達1100餘篇(條),線上宣傳播放量達500萬人次,“共話青海情”短影片挑戰賽播放量突破1.9億,青海文旅綜合曝光達2.4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