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正式更名為
梅賽德斯-賓士
日前我們獲悉,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正式更名為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Mercedes-Benz Group AG),未來,戴姆勒集團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也將同步更名,目前更名相關事宜有待審批,更名流程預計將會在2022年下半年正式完成。
在戴姆勒完成更名的同時,戴姆勒移動出行公司(Daimler Mobility AG)也將對品牌進行調整,更名為梅賽德斯-賓士移動出行公司(Mercedes-Benz Mobility AG),併為乘用車以及貨車提供融資、租賃以及保險等方面的服務,讓梅賽德斯-賓士的客戶能夠享受到更加靈活、便利的服務。
本次更名是戴姆勒公司歷史上的第三次更名,而此前的每一次更名都意味著一次重大變革,本次也不例外。1926年,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將各自公司進行合併,戴姆勒-賓士(Daimler-Benz)應運而生,其第一次改名是在1998年-2007年組建戴姆勒克萊斯勒(DaimlerChrysler);第二次是在2007年將克萊斯勒公司售予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公司,變成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
2021年12月10日,戴姆勒卡車控股公司作為一家獨立公司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隨後,梅賽德斯-賓士集團的更名彰顯了該集團將重新聚焦於汽車業務,目光鎖定在梅賽德斯-賓士、梅賽德斯-AMG、梅賽德斯-梅巴赫和梅賽德斯-EQ以及廂式貨車的未來發展方面。
高效能版
阿斯頓·馬丁DBX 707官圖釋出
2月1日,阿斯頓·馬丁DBX高效能版——DBX 707官圖正式釋出。新車搭載4.0T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707馬力,0-96km/h加速所需時間僅為3.1秒。
外觀方面,新車將沿用DBX家族式設計風格,並針對一些細節設計進行更加運動化的改動。比如,新車前格柵的尺寸相當寬大,發動機艙蓋上方擁有更具攻擊性的進氣口、全新設計的水平樣式日間行車燈以及更大的側裙等。
新車還配備一款雙五輻運動輪圈,同時,貫穿式腰線設計將會從車頭一直延伸至尾燈組附近,能夠讓車輛擁有更加流暢的視覺感受。此外,新車還在前翼子板處配備導流槽,進一步最佳化車輛的空氣動力學表現。同時,重新設計的後保險槓和雙邊共四出式排氣佈局也能夠凸顯出車輛的高效能定位。
內飾的變化並不多,但標配藍黑撞色運動座椅,並融入皮革和Alcantara材質。此外,新車的內飾還融入了碳纖維或青銅色金屬等元素。動力方面,新車搭載強大的4.0T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707馬力,最大扭矩899牛·米,0-96km/h加速所需時間僅為3.1秒,極速可達306km/h。傳動系統匹配9速自動變速箱。當然,新車還針對空氣懸架、電子助力轉向系統、電子限滑差速器進行升級。
2022年上市
法拉利SUV Purosangue諜照
我們已經有整整一年,沒有看到法拉利SUV車型Purosangue的最新訊息了,不過,眼下我們終於盼來了Purosangue的新進展,那就是它已經確認將在今年上市。
從目前拍攝到的諜照來看,Purosangue依然有著厚厚的偽裝,保密工作仍然做的非常好。這一次我們看到的測試諜照,它已經不再是使用借殼偽裝,我們能夠看到量產車的最終造型。它有著修長的前引擎艙,就好像和Roma一樣,前臉的線條也與Roma有一點相似,當然僅僅是一點點。
雖然車頭很長,但是整個車身的重心其實是在後側,這讓我感覺到好像FF再一次復活。不過,它又看上去更像是一臺空間充裕的標準SUV。我有理由相信,新車的車頭和車尾在揭開面紗時,將會是非常激進的,富有“戰鬥”氣息,這不會比任何一臺法拉利跑車遜色太多。從尾部露出的雙邊共兩出排氣,和經典的輪圈,你應該就能感受到這種力量。
Purosangue是義大利語純種馬的意思,這可能意味著它的純正法拉利血統。Purosangue被官方定義為FUV,五門四座車型,新車除了法拉利基因裡的運動效能外,將會增加行駛舒適性,並配備全新的娛樂系統。動力方面,新車將會配備一臺V12動力總成,預計其功率可達800馬力,同時還會有V8混動系統和V6混動系統可供選擇。新車的發動機將位於前軸的中後部,高度更低,而雙離合變速箱將佈置在後軸的位置,為車輛提供更好的配重比例。全新的底盤懸架設定,將可大範圍調整的離地間隙。
豐田研發自行漂移技術
近日,根據海外媒體報道,豐田研究院公佈了其最新成就,一款可以自動漂移的Supra。它是一種專門開發的車輛,旨在幫助自動駕駛技術在極端情況下控制汽車。該車並非是為參加類似D1漂移比賽,其開發宗旨是能夠在不可預見的情況下防止碰撞的自動駕駛技術。
根據公佈的資料顯示,例如車輛在雪地或結冰的道路上行駛,它會失去抓地力並打滑,針對這一極端情況,豐田的自動駕駛系統並非僅是開啟雙閃應急燈並自動剎車,而是在此情況下自動駕駛技術需要控制住車輛姿態。
目前豐田已經在與專業的漂移車手合作,並讓車手親自“教授”其自動駕駛系統學會漂移,以改善自動駕駛技術對汽車的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技術動作的累計,這些自動駕駛系統將在避障和汽車控制方面與專業駕駛員一樣出色,但在該規避動作下,始終會遵守相應的法規速度限制。
該系統的執行邏輯為,自動駕駛系統每20秒計算一次車輛即將發生的行車軌跡,以便車輛在應有的行駛軌跡上並保持相對平衡(無論是直線行駛、轉彎還是漂移姿態)。值得注意的是,該技術的原型已經被程式設計為在識別道路上的障礙物進行自主的漂移避障。該技術已被豐田描述為使用非線性模型預測控制的技術。試驗車型配備了計算機控制的轉向、離合器控制、單獨的車輪制動和計算機控制的油門。僅透過單獨的車輪制動,該系統就可以比普通駕駛員更好的控制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