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美蘇兩國曾經研究出很多黑科技武器,比如著名的裡海怪物,再比如說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水上反潛機VVA-14,前蘇聯曾經對這款飛行器寄予厚望,甚至希望在VV-14的基礎上,研究出獨屬於他們“飛行航母”,以至於美國都對這款反潛機抱有忌憚。
那麼VVA-14水上反潛機究竟有多強?前蘇聯飛行航母計劃最終又走向了何處呢?
作為前蘇聯武器射擊怪才巴爾蒂尼的代表作之一,VVA-14反潛機有三大特點,分別是造型怪異、功能奇特以及潛力巨大。
先來說說VVA-14反潛機的怪異造型,從外觀上看,VVA-14反潛機就像一隻把龜殼換成翅膀的烏龜,主體機身如列車車廂一樣短而狹小,短艙裡只能坐一個人,反倒是兩側的機翼部分有非常大的機艙,不僅拿可以拿來儲存燃油,還可以拿來放置發動機及其他電子裝置。最重要的是在機翼下方還備有充氣式浮筒滑板,可以讓這款反潛機在草地、雪地或者水面上飛行。
當然,作為一款反潛機,VVA-14難以避免的要進行作戰,因此這款戰機戰鬥力也不俗,可以掛載2枚航空魚雷和16枚特殊航彈。為了實現如此大的荷彈量,這款反潛機體型相當龐大,25.97米的整體機長、6.79米的機身高度,再搭配那寬達30米的翼展,也就難怪會被人稱之為“超級大海怪”了。
別看這款戰機的正常起飛重量都達到了驚人的35.356噸,其飛行速度可不慢,正常巡航速度可以達到640千米每小時,最大速度更是能達到760千米每小時以上,只要VVA-14反潛機起飛,敵人基本上就無所遁形。因為從升限上看,這款戰機可以達到1萬米高空,從行程上看,這款戰機又可以飛到2450多公里之外,實在是堪稱“千里眼”。
再來看看功能,作為一款優秀的水上反潛機,VVA-14和傳統反潛機有很大不同。
雖然VVA-14反潛機升限很高,但是這款反潛機一般都會選擇貼地飛行,因為可以利用地面效應來給飛機提供一個向上的支撐力,在一定限度內,負載重量越高、機翼下表面距離地面越近,那麼形成氣流堵塞後帶來的升力也就越強。這就意味著VVA-14反潛機不僅隱蔽反潛性更強,就連負載能力也相當的出類拔萃。
最後咱們再來說說VVA-14反潛機的潛力,毫不誇張的說,如果當時巴爾蒂尼關於VVA-14反潛機的一應構想都實現了,前蘇聯真的很有可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飛行航母。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地效飛行是與傳統飛行方式截然不同的一種創新,而且事實證明,這種飛行方式具有非常強大的潛力,充氣式浮筒滑板讓這款戰機擁有了在水面上漂浮航行的基礎。而地面效應帶來的強負載能力,則是給了VVA-14反潛機最大程度上擴大體積的空間,兩者相結合,擁有海空兩棲能力的“飛行航母”似乎近在咫尺。
只可惜,由於技術、經費等方面的限制,巴爾蒂尼的研究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當時,VVA-14反潛機的研究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外型、功能、組成部分基本上都已經定了下來,可偏偏發動機方面的技術始終無法攻克,剛開始的時候,人們是想要在其尾部主翼間安裝一個單臺推力能達到6800千克的D30N渦輪發動機,後來又想將其更換為兩臺RD36-35PR輪噴氣發動機,再然後又準備加裝兩臺D30M發動機。
可不管怎麼改,搭配當時那幾款發動機的VVA-14反潛機都無法發揮預期實力,以至於前蘇聯軍方對此頗為不滿,甚至不願意再等巴爾蒂尼等人將這款反潛機改為水上飛機,直接投資了另一個專案,最後研究出了一箇中規中矩的反潛機。
儘管VVA-14反潛機研究專案最終夭折,有關空中航母的研究計劃也沒能進行下去,但是有關VVA-14反潛機的研究,仍舊是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的。
首先,這款反潛機打破了傳統飛機與直升機的限制,具備了水陸兩用的能力,極大程度上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其次,有關VVA-14反潛機的研究,給科學家們帶來了許多重要的實驗資料,為後來他們打造巨型A40信天翁水陸兩用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前蘇聯在這裡面投的錢也不算是打水漂,只能說這是一次收益還不錯的投資。
更重要是,地效飛行器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眼簾,促使現代飛機往越來越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如今,莫斯科空軍博物館的院子裡還陳列著一架昔日的VVA-14反潛機用以展覽,只不過由於時間過於久遠,那架飛機已經看起來有些破敗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也歡迎大家來留言群眾積極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