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用藥物致使出現腎損傷的案例有很多,今天給大家舉幾個常見的:
一、濫用藥物進行減肥,出現腎損傷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值青春年華的李女士同樣渴望有一個苗條的身材,也效仿很多女性朋友服用減肥藥,期待出現A4腰。
誰知個把月之後,身體不見苗條多少,卻出現了尿少、腹痛、浮腫等症狀。一檢查,被診斷為急性腎衰竭。這樣的事情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經研究發現,很多減肥藥中基本上都含有利尿成分,這些成分會直接作用在腎小管上,引發腎損傷。而且,不少減肥藥中還可能含有一些具有腎毒性的物質,經過腎臟新陳代謝時,就會對機體腎臟的腎小管、腎小球造成損傷,嚴重時就會引發急性腎衰竭。
二、痛風發作亂用止痛藥,引起腎衰
前段時間我有個患者,當時他因為痛風發作就服用了治療痛風的藥物,但當時沒有馬上緩解,緊接著又服用了止痛藥物,而且一連幾天都在服用止痛藥物。
之後身體開始出現水腫,小便不正常,頻率少,尿量也少。一檢查,方知是急性腎衰。
在止痛藥方面,比如氨基比林、舒林酸、安乃近、吲哚美辛、萘普生、保泰松等消炎鎮痛藥,中老年人服用這些藥物都有可能已發腎損傷。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要注意限制高嘌呤飲食,關鍵在於飲食習慣的調整和規範化的治療,切記不可亂用藥物啊!
三、感冒藥濫用,引發腎損傷
前段時間一名患者出現了感冒現象,就在兩天內服用了20多粒感冒藥物,緊接著就出現了胸悶、少尿、低血壓等症狀,經醫院檢查已經出現了尿毒症的早期症狀。
感冒藥中的鎮痛解熱成分,一直被視為引發腎衰竭的因素之一。因此,服用感冒藥要注意藥量和頻率的科學性,不可操之過急。
感冒藥種類繁多,主要成分相似甚至相同,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腎毒性,如果同時服用兩種或多種感冒藥,很容易引起藥物性腎損害。
那麼,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藥物會引發腎臟損害呢?
剛說到的感冒藥中,包括雙氯芬酸、對乙醯氨基酚、安乃近、阿司匹林等;還有就是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鏈黴素等)、萬古黴素等,都會引發腎損傷。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大家都認為中藥沒毒性,可以放心服用。但是近幾年的科學研究發現,中草藥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絕對安全。
在中草藥中常見的蒼耳子、關木通、廣防己、益母草、龍膽瀉肝丸、雷公藤等都含有馬兜鈴酸成分,這些藥品如果大家經常煎服的話,對人的腎功能都會有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