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黃渝祥:走向世界,走向開放

生於四川的黃渝祥教授,把四川老鄉鄧小平視為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人。

這源於上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在力主恢復高考的同時,還要求派遣一批知識分子去西方學習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冠名為“訪問學者”。這是為改革開放儲備人才,當時還是同濟大學青年教師的黃渝祥就是受益者之一。

人生的際遇有其偶然,更有其必然。大學時期一次偶然加修英語課的經歷,讓黃渝祥成了為數不多符合出國條件的人。從歷史維度看,開啟國門擁抱世界,則是不可逆的時代必然。或許,從1980年踏上波音707客機飛往加拿大的那一刻,“開放”二字就已深深嵌入他的生命軌跡中。

回國後,黃渝祥受聘擔任世界銀行的諮詢專家,將費用效益分析、可行性評價等先進技術和思想引入中國,制定了一系列指導地方進行專案建設的標準。

出生於上世紀40年代的黃渝祥,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程,讓他對經濟效益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市場規則抱有深切的尊重。在參與南浦大橋、京滬高鐵等多項重大工程的決策諮詢中,這些信念貫穿在他工作的方方面面。

記者在一棟普通的單元樓裡,見到了黃渝祥。雖已桃李滿天下,甚至不少學生已身居高位,黃教授的生活仍然十分簡樸。一幕幕往事歷歷在目,那些參與國家建設、擁抱世界的光輝歲月成了他一生珍視的財富。



人物檔案

黃渝祥:1940年生。同濟大學教授,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曾任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現為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等職,長期從事技術經濟、專案評價方面的研究和教學,主要論著有《工程經濟學》《費用效益分析》《建設專案經濟評價方法與引數》等。

老教授講課一點“疙瘩”都沒有

:當時為什麼選擇建築工業經濟與組織專業?

黃渝祥:我是1958年考入同濟大學的,剛開始報的專業是工業與民用建築,報到後,學校把我轉到建築工業經濟與組織專業。當時大部分同學都想學工科,不願意學經濟管理相關的專業,但我沒法做選擇,就這麼轉過去了。

現在回顧覺得也蠻好,建築工業經濟與組織專業的特點是建築和經濟兩面兼顧,學制五年,前三年半學習建築學和力學等課程,後一年半學經濟管理,當時的經濟管理主要是學習蘇聯的計劃經濟。

:在同濟學習期間,專業的辦學情況如何?

黃渝祥: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以後,同濟大學成為以土木建築學科為主的學校。當時我們這個大系包括建築學、規劃、建築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工業經濟與組織5個專業。我所在的專業由於是新創辦的,師資力量相對較弱,而偏重於建築造型的建築學專業,師資力量比較強。當時我們的系主任是馮紀忠,他在聖約翰大學唸書時和貝聿銘是同班同學。

:還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老師?

黃渝祥:有一位教我們數學的教授叫王福保,當時50多歲,他是同濟版《高等數學》的編者之一,全國的大部分工科院校都用這本教材。當時這些編教材的教授,學術能力很強,但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面,一心一意把教材編好,而且要適合工程類學生使用,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還在用這部教材的原因。

現在我到其他高校去看,基本上還是這些內容,幾十年沒有太大變化,說明這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還記得老師怎麼上課嗎?

黃渝祥:王福保老師上課從不帶書,也不帶講課筆記,就拿一支粉筆,他清楚記得上次講到哪裡,直接在黑板上邊寫邊講。對於重要的問題,他甚至可以講十來遍,給你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他講課一點“疙瘩”都沒有,非常流暢,推導的板書也非常清楚。

當時教我們的老先生大部分都是國外留學回來的碩博士,專業能力非常強。我記得有一位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博士教我們理論力學,有一次,他發現我的解法跟他講的思路不同,他看了好久,覺得我這樣答是錯的。但他還是按照我的思路演算了一下,發現沒錯,他謙遜地說這是另一種解法。

交卷後去江灣體育場游泳

:您當時成績怎麼樣?

黃渝祥:成績還算不錯,高等數學、力學都是很難的課程,老師也都很嚴格,僅力學就要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這三門,我本身對數理就很感興趣,基礎也比較好,所以學得比較快。

我記得當時教結構力學的是個年輕老師,他給我們出的考題都不算難,結果我第一個做完就交卷了。老師看看周圍沒人交卷,他當場就批改了,寫了個100分。

我想做完了幹啥呢,就到江灣體育場去游泳,沒想到游完泳回來他們還沒考完。前面三年主要就學這些東西,我基礎比較好,評三好學生都有我的份。

:除了專業課,還學些什麼?

黃渝祥:三年級下學期,學校從全校範圍內選拔一批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加修一門英語課。當時我們的第一外語是俄語,從高中到大學,我學的都是俄語。教我們英語的老師很厲害,我還記得他的名字,叫鄒廼之,當時英語老師很少,他教了我們一年,班上大概有20多個同學,都是來自不同專業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後來才明白,這是一件對我一生都很重要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

黃渝祥:對我來說,學英語是一個很大的轉折。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同時要選派一批像我們這樣的中青年教師到國外進修,叫作“訪問學者”,把國外先進的東西學過來,然後才可以教大學生,為改革開放做準備。

因此,1979年同濟大學宣佈了出國進修計劃,選拔的人員需符合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40歲以下,第二個條件是在“文革”前畢業,符合這兩條的已經不多了,我是1963年畢業的,那個時候是39歲,正好符合這兩個條件。

第三個條件就麻煩了,要考英語,國家出錢派你到國外去,不懂英語怎麼行?英語考試實行全國統考,筆試和口試我都過了,跟那個英語班有很大關係,可以說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要知道在上英語班之前,我只在初中學過英語,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後來我發現,透過英語考試的人,大部分都是當年我們這個英語班裡的同學。



黃渝祥參與編纂的部分圖書教材(顧傑 攝)

畢業後去建築工地做木工

:聽說您畢業後曾經去工地勞動,這是怎麼回事?

黃渝祥:1963年我畢業後就留在學校當老師。從1964年到1965年,我到工地參加勞動,因為當時教育部有規定,新的老師或者助教一定要參加專業實習勞動,所以我們那一批留校的青年教師就去了工地,當時我是去吳涇的建築工地做木工活。

:您在工地上具體做些什麼?

黃渝祥:當時要建吳涇化工廠,鋸鋸子、釘釘子,甚至搬運木料等體力活我們都得做。不過我才20來歲,這些體力活都能對付得了。

後期就和專業結合了,在我們這些學生去工地之前,設計院的圖紙一般的木工是看不懂的,只有退下來的高階木工讀得懂。但我們學過建築製圖的課程,所以能讀懂圖紙成了我們的優勢。師傅就讓我專門幹這活,由我負責把一項項任務分配下去,後來我相當於成了木工隊的隊長。我在工地幹了一年,這一年對我幫助還是挺大的,那是正兒八經在第一線勞動。

:您和工地的工人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黃渝祥:我們是正經拜師的,真正把工人當老師看待。師傅們人也挺好,手把手教我們,平時吃住都在一起,晚上睡在工地的臨時工棚裡,還經常跟他們聊天。他們對我們這些大學生也很尊重,雖然有些師傅不識字,但人都很聰明,經驗也很豐富,大部分都是祖傳的手藝活,腦子很靈。

:當時和工人師傅之間有什麼難忘的故事嗎?

黃渝祥:有一次,我把某個方案給木工師傅做,我去檢查的時候,發現有個老師傅沒有按照我的要求做,少做了一根梁。剛開始那位老師傅還不服氣,我就把圖紙拿出來給他看,他看後發現果然是自己錯了,於是一句話沒說連忙拆了重新做。

我們和師傅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誼,臨別時,他們還把自己祖傳的全套工具都送給了我,有刨子、錘子、斧頭、鋸子。後來我用這套工具在家裡做了很多木工,有小板凳、椅子、沙發等。

出國在大衣領子寫上名字

:講講您的出國經歷吧。

黃渝祥:剛開始我還不當回事,因為覺得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夠根紅苗正,還有點海外關係,出國應該輪不上我。

後來人事處來通知時,我說你別開玩笑,對方說這怎麼能開玩笑,確實派你去。當時同濟大學大概有二三十個人去,後來因為去的人實在太少,條件放寬了一些,年齡大的也能去了。

:出國前需要作哪些準備?

黃渝祥:出國前參加了幾次紀律教育方面的培訓,那時候我們收入比較低,沒有像樣的衣服,怎麼代表國家出去?於是給每個人800元制裝費,當時我一個月工資只有65塊,但這個錢不能亂花,只能到規定商店去定做。雖然料子都很好,但每個人的式樣都一樣,包括襯衫、兩套西裝,還有很厚的呢子大衣和皮鞋等。

:怎麼出發的還記得嗎?

黃渝祥:1980年2月,我們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隊伍裡不只有同濟的,全國各地學校的人都有。我們去加拿大的組成一個小隊,大概有20多人,有一個年紀比我們稍大的團長,給每個人發1美元在路上用,其實連買瓶水都不夠,這些美元都集中歸團長保管。

我記得乘坐的飛機是波音707,當時我們只有一條航線到加拿大,得先到卡拉奇,然後轉到巴黎,在戴高樂機場待了十幾個小時,再飛蒙特利爾。

:下飛機後是什麼感覺?

黃渝祥:眼前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太不一樣了,比我們先進很多。其實當時我們下飛機後還覺得挺自豪的,因為穿的是呢子大衣,沒想到我聽到旁邊幾個加拿大小女孩在輕聲嘀咕,我記得很清楚,她們說這幫人可能是越南難民。

我們聽了當然很生氣,後來我們發現自己確實跟加拿大當地人不一樣。他們穿的衣服沒一件是一樣的,我們的式樣和料子都一模一樣,身高也差不多,自己也搞不清哪件大衣是誰的。為了不拿錯,我們在領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您去的是加拿大哪所學校?

黃渝祥:加拿大有很多學校,有人留在蒙特利爾,我一個人去了多倫多大學。當時已經有一些像我這樣的中國訪問學者在那裡,他們是之前被派去的。當時出國進修的人裡面醫生比較多,很多是醫學院和大醫院的骨幹,他們英語比較好,此外還有科學院系統派出去的理工專業學者。



1980年在多倫多大學工學院

在加拿大研究費用效益分析

:在加拿大您學的是什麼專業?

黃渝祥:同濟教師去多倫多大學的就我一個,當時有點尷尬的是,我出國前在同濟是教結構力學的,不是經濟管理,所以我在加拿大繼續學土木工程還是學經濟管理,這是一個問題。當時我也是40歲的人了,如果再學經濟管理,起點等於零。

剛開始,我還到多倫多大學的工學院去看了看,發現他們的專業裝置還不如同濟,顯然不是強項,所以最後我選了工程經濟方向,主要是費用效益分析。工程經濟的好處是既有工程方面的內容,又有經濟方面的內容。這個專業當時在國內叫技術經濟,實際上研究的物件差不多,也就是研究工程技術的經濟方面。工程技術是為社會經濟服務的,現在我們的5G、人工智慧、導彈等都是技術,無論技術為社會服務還是為國防服務,經濟賬總要算。

:當時選擇這個專業,和您的老師有關係嗎?

黃渝祥:有關係。我們經濟管理的老前輩叫翟立林,他就是研究工程經濟的,也是同濟大學管理工程學科的奠基人。出國前他就勸我還是要回到經濟管理領域來,因為我們國家需要,儘管這專業沒有很深的學術內涵,但是比較實用。我也覺得,工程經濟對百廢待興的國家來說是馬上就能用的。

:當時研究學習的內容中,有什麼令你印象深刻?

黃渝祥:費用效益分析給我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這是關於公共專案或者基礎設施專案的經濟分析。和一般的投資回報不一樣,公共專案是要考慮社會經濟效益的。比如我們修高鐵、水利、博物館、醫院、學校等,不能都按照商業模式來建,因為有些專案沒辦法量化為錢,而且私人老闆也不願意投資,所以要用另外一種公共支出的模型來分析,這就是費用效益分析。

:可以舉例談談嗎?

黃渝祥:當時多倫多大學正在研究紙張的重複再利用問題,其實加拿大的木材很多,紙張不成問題,但他們說不行,要節省木材,教授帶頭去垃圾桶裡把廢紙拿出來繼續用,這對我觸動很大。

到中南海起草重要檔案

:您是什麼時候回國的?

黃渝祥:1982年,我按照國家規定回國,當時我已經結婚,妻子孩子都在上海。我想,國家花了那麼多錢讓你出去學習了兩年,應該趕快回國幹活,為國家發展做貢獻,所以我一天也沒拖就回來了。回來以後我們這批人就被學校當成寶貝,整個國家都把我們當寶貝。

:您當時做了哪些事?

黃渝祥:從1982年到1986年,整個國家的形勢是對外開放。世界銀行、聯合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大量的貸款專案都過來了,按照規定,這些專案都要進行經濟評價,也就是要做可行性研究。其實投資一個專案,甚至制定一個政策,都要做一個決策前的研究,概括地說就是這個專案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在經濟上是否合理,我當時主要做這方面的工作。

:當時國家缺少這方面的人才嗎?

黃渝祥:當時從國家一直到基層的政府工作人員,對這套東西都不是很熟悉,因為在過去計劃經濟時期,往往是立項設計結束後就施工,甚至有些決策是“拍腦袋”的。當時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很歡迎很支援的,因為他們資本多、勞動力少,而我們勞動力多、資本少,投資者很願意到中國來,所以國內要有人來幫著做這些溝通的事。

:做這些工作有什麼要求?

黃渝祥:首先英語要過關,當時世界銀行來了很多專家教授,但很多專案專業上的名字和術語,一般外語學院的老師翻譯不了,所以我在回國後被派去接待專家,同時還做了很多翻譯方面的工作。

1985年左右,我一邊做翻譯,一邊做可行性研究,當時有個單位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地點就在中南海,他們把我找去,參與起草制定了第一版《建設專案經濟評價的方法與引數》,並以國家計委檔案的名義釋出。這是一份指導性檔案,從上到下建設專案都要參照這份檔案。



參加《方法與引數》研究的部分人員,約1987年攝於北京上園飯店(前排左一為黃渝祥)

兩座大橋的決策幕後

:您曾參與南浦大橋的專案決策諮詢,這個專案有何背景?

黃渝祥:當時上海很多人住在浦東,需要坐輪渡跨過黃浦江到浦西上班,也有人從浦西到浦東上班。但當時浦東還沒開發,人們的交通工具仍然以腳踏車和輪渡為主。鑑於這種情況,上海決定在市區建造黃浦江通道,選址就在南碼頭的位置。

:您參與了哪些工作?

黃渝祥:當時可行性研究已經得到推廣,按照規定,專案建設一定要請專家進行可行性研究的評估,請專家出具評審意見後再報到國家計委審批,這個流程是不能少的。市裡面請我做專案經濟組的組長,還請了橋樑方面的專家,我們主要是開會並審查相關的報告,具體的設計則由設計院負責。

:您還參與了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決策諮詢,能否談談這個過程?

黃渝祥:對於遠洋航運來說,大噸位的船隻更顯示其經濟性,但當時上海長江口的航道只能透過兩萬噸的船。按理說長江是一個很好的航道,但長江口有“攔門沙”,這個地方水深只有7米多,兩萬噸載重的貨船要潮漲的時候才能開進來。

因此要想辦法開出航道來,所以就有了長江口航道疏浚工程,但這項工程很艱鉅,動用了很多工程院院士做了很大的實驗室模型,但由於颱風和水流的變化,航道整治後並不穩定。

當時,從港口和自然條件來說,寧波比上海優越,但經濟基礎不如上海。上世紀90年代末,寧波提出籌建杭州灣大橋,延伸寧波港的腹地,以港興市。我負責承擔經濟分析的部分,我當時帶的幾位學生也參加了這項工作。

:當時提出的方案是怎樣的?

黃渝祥:杭州灣很寬,大部分是淺灣,航道要求不高,所以投資不太大。原先南北兩岸交通要繞行杭州,建橋後上海到寧波的行駛距離可以縮短100多公里,節約的行駛費、過路費和時間很可觀,即使收較高的過橋費還是有很高的交通量,效益是很好的。原來的方案是橋北岸接上海的金山衛,橋長一些,但繞行距離更短,後來,橋北段移到嘉興的平湖附近,也就是現在的杭州灣跨海大橋。



1985年和翟立林先生考察揚州港口

汶川地震後赴都江堰考察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您曾去都江堰考察,當時為什麼會做這個決定?

黃渝祥:當時上海對口援建都江堰,有些當地的規劃主要是同濟大學來做,那時上海援建都江堰的一位領導是我曾經的學生,因為他知道我是搞工程經濟的,所以他和同濟大學聯絡,希望把我請過去。雖然我2005年已經退休了,但其實還一直在做相關的研究。

:到達都江堰後看到怎樣一個場面?

黃渝祥:我們是5月20號出發的,一起去的有上海市的有關領導,還有一些研究規劃重建和土木工程的教授,以及上海市的對口單位負責人,大概有20人左右。

都江堰的情況其實還好,我是研究工程經濟的,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工程就是都江堰。雖然看上去一點都不起眼,但是花很小的代價實現了很大的效益。我到當地一看,發現這個工程幾乎沒損壞,還在發揮著作用。

:您提出了什麼建議嗎?

黃渝祥:都江堰的領導召集我們開座談會,我只提了一個建議,就是應該儘可能保留古老的工程設施,不要統統拆除。既然還能用就應該保留,現在哪個工程能夠維持幾千年呢?只要稍微維修更新一下,就能保留原始的操作辦法,為後代留住古代的文明。其實,這也符合工程經濟的原理。

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

:您曾參與同濟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方面的工作,這件事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黃渝祥:早在1987年,我們就開始與歐洲學校交流學生,最早的交流生來自位於德國的商學院,是一個很小的私立學校,就在萊茵河邊上。他們的院長來中國訪問時與我們談好,可以考慮學生交流,互免學費,他們還可以為中國學生提供食宿。

學院就讓我負責此事,我就一個人去了德國那所學校。那天正值假日,一個學生把學校的大門鑰匙交給我就走了,當晚整個學校就我一個人。第二天,我和學校討論了交流名額等事項,這件事就算定了。



2019年為留學生講課

:交流還順利嗎?

黃渝祥:私立學校辦事比較快,大約在1987到1988年交流了兩批,每批7-8人,對方來的是學生,我們派出的是年輕教師。他們的學生英語水平很高,對工商管理的知識已達到相當水準,而我們在這方面相對較弱,安排他們的學習可費勁了。

我給他們講了中國的專案經濟評價和影子價格,翟立林先生用德語教他們中國文化,例如“床前明月光”之類的。我還請一些官員為他們介紹中國的國情和中國經濟政策,我做翻譯。德國學生覺得很解渴,提了很多問題,對我來說收穫也不少。

:您覺得國際交流給學生帶來了什麼?

黃渝祥:這對學生來說當然有很多好處,我覺得了解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我們自己又是怎麼做的,能夠促進文化之間的交流,至少能開闊眼界,沒什麼壞處。我一直主張要走向世界,走向開放,要多接觸,這不僅有利於豐富自己的知識,也能夠學習很多國外的長處。

欄目主編:陳抒怡 文字編輯:陳抒怡 題圖來源:採訪物件提供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顧傑

分類: 國際
時間: 2022-02-07

相關文章

享譽歐洲的俄羅斯畫家K·戈爾巴托夫二戰勝利後兩週在柏林離世

享譽歐洲的俄羅斯畫家K·戈爾巴托夫二戰勝利後兩週在柏林離世
頭條朋友們好!今天我將向您介紹俄羅斯二十世紀初風景畫大師康斯坦丁•伊萬諾維奇•戈爾巴托夫(Константин Иванович Горбатов),並展示他那令人驚歎的明亮乾淨的畫作.我知道你們大多 ...

法國鬱悶死了!剛被美英搶走澳洲潛艇訂單,又丟掉東歐護衛艦合同

法國鬱悶死了!剛被美英搶走澳洲潛艇訂單,又丟掉東歐護衛艦合同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法國運氣可謂不是一般的差.前不久,在美英的聯合攻勢下,澳大利亞背信棄義,取消了與法國簽訂的訂購12艘潛艇的世紀大單,轉而向美英尋求核潛艇. 9月22日,羅馬尼亞又跳出來,宣佈取 ...

明明戈薇才是《犬夜叉》的女主,為什麼很多人偏偏只愛桔梗?

明明戈薇才是《犬夜叉》的女主,為什麼很多人偏偏只愛桔梗?
一提到那些陪伴了不少人一起長大的童年動漫,相信大家都會想到<遊戲王>.<名偵探柯南>,以及很受大家歡迎的<犬夜叉>!<犬夜叉>在許多80後90後更是有著 ...

16/17賽季以來,瓦爾迪是英超單場自擺烏龍並梅開二度的第二人

16/17賽季以來,瓦爾迪是英超單場自擺烏龍並梅開二度的第二人
直播吧9月25日訊 在英超第6輪的比賽中,萊斯特與伯恩利2-2戰平,瓦爾迪在打進烏龍球之後上演梅開二度,完成"另類帽子戲法". 據資料網站Squawka統計,瓦爾迪是自16/17賽 ...

兩國曾有“世代深仇”,波蘭總統在俄羅斯墜機,是意外還是陰謀?

兩國曾有“世代深仇”,波蘭總統在俄羅斯墜機,是意外還是陰謀?
2010年4月10日,俄羅斯聯邦境內發生了一起不同尋常的空難,這場空難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光是因為機上96名乘客全部遇難,還由於機上乘客的身份,非同尋常. 喪生的乘客,除了波蘭總統卡欽斯基和夫人,還有多 ...

蘇聯最後一位元帥去世前給普京的諫言曝光:俄羅斯應該走中國道路

蘇聯最後一位元帥去世前給普京的諫言曝光:俄羅斯應該走中國道路
德米特里·亞佐夫元帥 作者蘭臺 2020年2月25日,蘇聯最後一位元帥德米特里·亞佐夫去世,享年95歲. 亞佐夫是最後一位被授予蘇聯元帥稱號的軍事長官,他因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功勳獲頒紅星勳章.自201 ...

俄羅斯《新報》總編輯穆拉托夫獲諾貝爾和平獎
來源:人民網-俄羅斯頻道 人民網莫斯科10月8日電(李明琪)據俄商業資訊網8日報道,俄羅斯<新報>總編輯穆拉托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訊息稱,穆拉托夫是近11年來俄羅斯首位諾獎得主,也是繼戈 ...

1992年,鄧小平說“給廣東20年時間,趕上四小龍”廣東實現了嗎?

1992年,鄧小平說“給廣東20年時間,趕上四小龍”廣東實現了嗎?
2021年年初,各省2020年GDP資料陸續揭曉,其中前十位的省份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和上海.其中,2020年廣東省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10760.94億元,同比增 ...

蘇聯解體後,90年代中國有一段“糟糕”的歲月,為何不會垮掉?

蘇聯解體後,90年代中國有一段“糟糕”的歲月,為何不會垮掉?
在當今世界上,有兩種主流的意識形態,那就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由而衍生出來了兩種國家的體制,那就是資本主義國家體制和社會主義國家體制.這兩種意識形態及其衍生出來的國家體制,一直就是處於鬥爭之中的.在運 ...

襲擊外國人、毆打警察,俄羅斯“納粹”為什麼無法無天?

襲擊外國人、毆打警察,俄羅斯“納粹”為什麼無法無天?
王光之/一個有腔調的人文類解讀頭條號 俄羅斯,"光頭納粹" 俄羅斯光頭黨,出現於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是一種在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情緒醞釀下出現的暴力組織 在俄羅斯,有這樣一群&qu ...

4個世界老二被打垮,美國有什麼高招?中國又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4個世界老二被打垮,美國有什麼高招?中國又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作為一個立國至今僅有200多年,卻有100多年都立於世界之巔的國家,美國一直是國際話題上繞不開的關鍵詞.在這100多年裡,有四個國家先後挑戰過它,卻都被它順利地打壓了下去,有如此"輝煌&qu ...

深度 | 蒙古國,是怎麼越混越慘的?

深度 | 蒙古國,是怎麼越混越慘的?
第一部分:滿腦子都是斯大林,蒙古鐵了心離開中國 第二部分:蒙古,除了名字是自己的,其他都是蘇聯的 第三部分:蘇聯散了,蒙古癱了,學誰不好非學休克療法 第四部分:偽裝成礦場的蒙古,是如何破產的? 第五部 ...

拳打烏克蘭、腳踢土耳其,俄羅斯憑什麼吃定黑海?

拳打烏克蘭、腳踢土耳其,俄羅斯憑什麼吃定黑海?
王光之/一個有腔調的人文類解讀頭條號 黑海亂不亂,俄國說了算 娜塔莉亞,1980年出生,原克里米亞檢察官,2014年入俄後,加入了俄羅斯國家杜馬,少將軍銜 在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喬治亞 ...

1991年蘇聯解體,全世界都在等中國崩潰,鄧公是如何力挽狂瀾的?

1991年蘇聯解體,全世界都在等中國崩潰,鄧公是如何力挽狂瀾的?
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的解體給不少社會主義國家帶來了沉痛打擊,在他解體後的幾年內,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改變了旗幟的顏色,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這時的世界各國,都在等著看中國的笑話,等著看中國是 ...

俄羅斯人民為何都愛普京,因為從政期間,他走對了每一步

俄羅斯人民為何都愛普京,因為從政期間,他走對了每一步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葉利欽突然宣佈辭職,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統.之後二十幾年,普京一直穩坐俄羅斯的權力巔峰.普京在權力的頂峰期間角色有所變化,從總理到民選總統,再到總理,然後重回總統寶座. 今年俄羅 ...

紅衣主教是何人?教皇、神父、主教、大主教、紅衣主教,誰厲害?

紅衣主教是何人?教皇、神父、主教、大主教、紅衣主教,誰厲害?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時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這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 在所有宗教中,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信徒人數最多,被許多國家列為國教,因此是世界三大宗教. 在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信徒人 ...

東德要獨立,西德要挽留,德國統一卻突如其來

東德要獨立,西德要挽留,德國統一卻突如其來
本來是同一國家,但分裂成兩個政權的兩部分,都要面對這兩個問題:一.對方是什麼?二.其他國家把我們當成什麼? 二戰後分裂為東西兩部分的德國,自然也不例外. 直到1990年統一,整部德國的分裂史,隨著兩德 ...

美國使館間諜案:海軍陸戰隊倒在克格勃裙下,破壞性是歷史上最大

美國使館間諜案:海軍陸戰隊倒在克格勃裙下,破壞性是歷史上最大
1987年3月3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登訊息:美國務院宣佈,美派駐莫斯科大使館擔任警衛任務的全部海軍陸戰隊士兵(28名)將奉召回國:美國將全面調查據稱因其中兩名士兵造成的 ...

李慎明:蘇共的蛻化變質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

李慎明:蘇共的蛻化變質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
編者按: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是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候,必須高度重視把馬克思主義這一活的靈魂融鑄到我們黨.國家和每個共產黨人的血肉和骨髓之中. 今年是我 ...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1號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1號
2008年 哈爾濱六警察打死人事件 2001年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成立 1995年 中國銀行決定發行澳門元鈔票 1992年 新中國第一次國際拍賣會開槌 92北京國際拍賣會現場 1992年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