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活不規律和飲食不恰當,春節期間成為肛腸疾病的高發期。
痔瘡、肛裂、肛周膿腫、便秘等都是肛腸科的常見病,它們的發生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絡。春節期間的餐桌上菜品種類、肉食類佔比會增加,這種飲食結構的突然改變,許多人會因此而出現便秘的情況,而平時腸道功能比較弱的人,則容易出現腹瀉,大便的改變會導致或加重肛門疾病。羊肉、辛辣食物等在中醫上都屬於熱性的,大量的熱性食物的攝入,也會誘導肛門疾病的發生。
大量飲酒可促使痔瘡、肛周膿腫等的發生或誘發肛腸疾病急性發作,尤其是既往有痔瘡、肛周膿腫、腸炎、腸易激綜合徵等病史的朋友們,一定要控制飲酒量。
春節期間,作息不規律,通宵打麻將、打撲克、聊天、遠途駕車等,久坐肛門區域性受壓,引起靜脈迴流不暢、血液淤積而引起痔瘡發作。
有的患者由於忌諱節日看病,長假結束後才來就診,導致病情拖延,造成因便血引發的貧血,或肛周膿腫等誤診為痔瘡而延誤治療造成膿毒血癥等危及生命的情況。
專家建議:如果你在節日期間出現了便秘、便血、肛門疼痛等症狀,一定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及時治療。(來源:當代健康報)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