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蒂皮
在我們這邊圈子裡,可能我算玩得較早的,雖然論年齡排不上個,可是啟蒙得早,若是算工齡的話也得三十多年了。我是七零後,記事那會正值改革開放,萬物復甦,人們的思想開始活躍,各類譯製片和港臺片逐漸映入人們的眼簾,群眾的業餘生活也愈發豐富起來。那會職工間最時髦的活動莫過於集郵了。我們大院小孩多,在大人們的影響下也紛紛玩起了郵票。那會我還在上幼兒園中班,也跟著其他小孩四處蒐羅舊信封,沒有什麼能比得到一張舊郵票更讓孩子們興奮的事情了......
有天鄰居一小孩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一本舊的集郵冊,把原本存在紙盒裡的郵票拿出來夾滿了一大本子。這下把所有的孩子都羨慕死,我也回家吵吵著希望能得到一本,哪怕是舊的!可惜一直不能如願。終於有一天巷子裡有個叔叔願意把他那本自己做的集郵冊換我那一鞋盒子郵票,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到手後高興得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頭一次體驗了靠自己實現目標的巨大滿足感 .....
轉眼上小學三年級了,聽說工人文化宮裡有個職工集郵活動室,每個星期二晚上和星期天下午對外開放。我晚上出不去,於是每個星期天是我苦盼的日子。一到星期天下午,我必然泡在大人堆裡樂不思蜀。每當有人新帶出來一件東西,總會圍得水洩不通。我個子小,每次都要花很大的力氣擠進去卻總被擠出來。時間久了,大家都認識我了,叫不出名字來,管我叫“小大塊頭”(江浙話小胖子的意思)。
一開始興趣點在郵票,可沒過多久我發現其實另一樣東西更吸引我 —— 那就是古錢幣。很多集郵者收集郵票的同時也收藏古幣,於是我很快就迷上了它。大人們評這評那我愣是聽不懂,有人給我指了條道,說文物商店有一本書,叫做《歷代古錢圖說》。我去一看,頓時蔫了,標價竟然要九塊八毛錢!我一個月的零花錢也就一千塊錢!我只能一放學就在文物商店轉悠,有人來買書的話我就湊上去看個一兩眼,時間一久也就跟裡面的人混熟了,有時候恰逢他們心情好,知道我想看卻又不敢提,就拿出來讓我翻看,每次我都看得激動萬分.....
終於捱到了春節,我攢到了五塊五毛的壓歲錢,於是慫恿我發小跟我合買這本書。我發小是個很大方的人,拿出了他的壓歲錢四塊五毛幫助我買下了這本書!(剩下的兩毛錢我和他出去玩了一整天並全部花完,那天是我最快樂的日子..... ) 有了這本書,我在我們班男生中的地位得到了極大提高,經過大家研究比對,最後一致認為秦半兩屬於最牛逼的古錢,要是能弄到一枚就好了。於是我四處打探,機會很快就來了。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活動室旁的樓梯口坐著一個無錫人,擺了個錢幣小攤。我上去翻了半天終於看到有一個半兩錢,如獲至寶,問他這就是秦半兩嗎?他說這是漢朝半兩,秦朝半兩很少的,幾乎碰不到。我很失望,他從夾子裡拿出了一枚兩個字的古錢,說這叫五銖錢,是西漢的,也有兩千多年了,其歷史價值不亞於秦半兩,很適合小學生收藏。於是我拿出了身上全部的五毛錢買下了它,成為我人生中第一枚古錢幣~
到了1988年我讀初一,全國流行變形金剛,每個男孩子都夢想著能擁有一部,我也不例外。我最鐘意的是大力神的頭車,因為包裝裡邊贈送一個大力神組合的頭,超划算!可是價格也相當不菲,要價24塊人民幣!於是我賣掉了一本子錢幣才換得夢寐以求的大力神.... 進入青春期,隨著小虎隊和四大天王風靡全國,變形金剛很快淪為幼稚的象徵,隨身聽才是每個時髦青年的標配。看著身邊的夥伴個個腰裡都彆著一部隨身聽我羨慕不已,終於按耐不住把自己所有的藏品都賣掉了,花350買了一部愛華隨身聽。我的錢幣收藏暫時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