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打得殲滅戰不多,因為在當時敵我裝備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志願軍無力一口吃掉敵人。但是志願軍依舊克服重重困難,打了幾個漂亮的殲滅戰,其中就有50軍以兩個步兵營殲滅英國29旅皇家重坦克營的戰鬥,志願軍以輕裝步兵殲滅英軍重坦克部隊,這場戰鬥在世界戰爭史上,都絕對是一次光輝戰例。
這次戰鬥的結果,不僅令敵人難以置信,就連志司首長也無法相信,因為這個戰績是在太 “誇張”了。50軍兩次上報戰果後,志司仍存疑,直到第三次派記者帶相機前往拍攝了照片,才確定了戰果,彭總親自予以特別表彰。
志司不相信這個戰果,是因為英29旅的皇家重坦克營,絕非是雜牌部隊,而是精銳中的精銳,從“皇家”和“重坦克”兩個字首詞,就能看出來這支部隊有多厲害。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議會與國王之間達成妥協,建立君主立憲制。為了防範英王復辟,所以英國陸軍實際上由議會掌握,因此英國陸軍沒有“皇家”字首。但是英王需要衛隊,因此有一些近衛性質的陸軍部隊,則被冠以“皇家”之名。
皇家的近衛部隊,其精銳程度就不必多言了吧。被50軍殲滅的皇家重坦克營,全稱第8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直屬中隊。皇家重坦克營裝備有百夫長巡洋坦克、丘吉爾步兵坦克和噴火坦克,不僅是英國陸軍精銳,也是“聯合國軍”的裝甲勁旅。
殲滅這支部隊的志願軍第50軍,在志願軍序列中,卻算不上是王牌部隊。50軍是起義部隊,在開赴朝鮮之前,其部隊分佈在湖北、河南地區執行農業生產、水利建設、剿匪和營房建設等任務,作戰準備十分倉促。
而且50軍的幹部嚴重缺編,尤其是軍事指揮幹部,缺額嚴重。僅團以上幹部,就缺副軍長和副政委,三個師缺2個師長、3個副政委、3個副參謀長、2個供給部長。火炮部隊更是嚴重不足,只有16門山炮、45門八二迫擊炮、10門4.2英寸化學迫擊炮,反坦克火力根本沒有。但就是這樣一支輕步兵部隊,卻在第三次戰役中,給予了敵人嚴重打擊。
1950年12月31日晚,就在聯合國軍即將歡度新年之際,志願軍向退守三八線附近的 “聯合國軍”發動了進攻,第三次戰役打響。
面對志願軍突如其來的凌厲攻勢,“聯合國軍”全線潰敗,志願軍勢如破竹,一夜之間就全線突破敵軍防線,最遠突進達15-20公里。“聯合國軍”為了順利撤退,將英軍精銳29旅皇家來復槍團和皇家重坦克營留下,擔任掩護任務。
1月2日,隨著“聯合國軍”的總退卻,志願軍轉入戰役追擊,當晚50軍149師奉命向高陽攻擊前進。並在3日凌晨2時,由446團1營配屬師偵察連,擊潰了在高陽以北碧蹄裡掩護英軍的美軍25師一個營,使英軍的側翼完全暴露在我軍面前。
之後1營繼續追擊,利用夜色掩護,擊潰高陽守敵,佔領了高陽。高陽是敵人難逃的必經之路,為了防止敵人繼續難逃,1營果斷出擊,經過30分鐘的激戰,在未傷一人的情況下,成功佔領195.3高地,將英國皇家重坦克營和英29旅主力部隊分割開來,為全殲英國皇家重坦克營創造了條件。
為防止敵人南逃,第1營1連死守195.3高地,被困英軍在遠端炮火和飛機的火力支援下,連續7次向高地發起進攻,均被1連戰士擊潰。至3日17時,支援部隊2營趕到高陽,此時1連只剩下一名副連長在指揮戰鬥,全連僅存17人。
隨著夜幕的降臨,在南至梧琴裡以東高地,北至佛彌地、下三里的大約兩平方公里的戰場上,1營和2營圍殲英國皇家重坦克營的戰鬥打響了。
前面說到了,50軍屬於輕步兵部隊,手裡沒有任何反坦克火力,面對敵人的重型坦克,只能用爆破筒、炸藥包和手榴彈這些武器攻擊。
雖然手中的武器簡陋,但50軍的戰士們沒有絲毫退卻。因為英軍是敗退之師,坦克在路上前進,卻沒有一輛坦克上有人出來觀察情況,這樣就使得英軍的視野極其有限。戰士們就利用夜色掩護,沿著水溝悄悄摸到坦克邊上,採用“掐頭去尾斬腰”的戰術,一次就擊毀了敵人三輛坦克。
面對突然的襲擊,本就驚慌逃竄的英軍頓時慌不擇路,進退不得他們駕駛坦克衝向兩旁的水溝,這又為志願軍戰士殲滅敵坦克創造了條件。
但當時志願軍還是缺乏打坦克的經驗,2營5連副班長李光祿,眼看一輛輛坦克從拉好導火索的炸藥包旁邊駛過,便不顧危險,將爆破筒的導火索截斷到只有3釐米長,一躍跑上了公路。
3釐米長的導火索,即使再快的反應也一定會被傷到,稍有操作失誤就會被炸死。但李光祿管不了這麼多了,他瞄準了一輛坦克,將爆破筒塞進了履帶,引燃導火索。還沒等李光祿滾遠,爆破筒就將坦克炸燬,李光祿也被巨大的爆炸震暈了過去。
但很快,戰士們手中的爆破筒和炸藥包用光了,只能用手裡繼續作戰。因為手雷的威力小,因此戰士們只能用最危險的一種方式擊毀坦克,那就是爬上英軍坦克,揭開坦克的蓋子,將手榴彈扔進去,直接殺傷敵人坦克兵。
在前面的幾輛坦克被炸燬後,跟在後面的英軍坦克發現了隱蔽在小河溝裡面的志願軍戰士,便調來了一輛噴火坦克開路。
敵人的噴火坦克威力巨大,射程達50米,粘稠的汽油粘在身上就無法撲滅。裡面還摻有鐵砂,在噴火的時候噼啪作響,落在身上就是一個坑,許多被燒死的戰士,遺體都因此成了蜂窩狀。
敵人噴火坦克的出現,讓志願軍戰士吃了大虧,僅1營就有15人被燒死。在危急關頭,李光祿再次衝了出來,炸燬第一輛坦克被震昏後,槍炮聲和寒冷的天氣叫醒了李光祿,他在用同樣的方式擊毀了第二輛坦克後,又瞄準了讓志願軍傷亡慘重的噴火坦克。
此時李光祿手中只剩下了兩枚手榴彈,他便拿著手榴彈埋伏在噴火坦克前進的路上,等噴火坦克透過時,迅速爬上坦克。後面的英軍坦克發現了李光祿,迅速用機槍掃射,李光祿幸運的沒有被打中。
躲過敵人掃射的李光祿,沒有絲毫停頓,直接掀開了噴火坦克的蓋子,將兩枚手榴彈扔了進去,然後翻身跳下坦克。隨著劇烈的爆炸聲,敵人的噴火坦克被炸燬,擋在志願軍面前的障礙被除掉了,志願軍又投入到了對敵人其他坦克的作戰當中。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戰鬥,午夜時分,英國皇家重坦克營被志願軍以兩個營(欠1連)的兵力全殲,英國裝甲部隊的驕傲從此不復存在。
這次殲滅戰,共炸燬敵坦克27輛、汽車3輛,繳獲坦克4輛、裝甲車3輛、汽車18輛、榴彈炮2門,擊斃英軍200餘人,俘虜少校營長柯尼斯以下227人。
正是因為50軍取得如此驚人的戰果,放在世界戰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導致志司包括彭總在內首長們,在聽到後都不敢相信。50軍將446團兩個步兵營殲滅英國皇家重坦克營的戰果,向志司彙報了兩次,得到的回覆依然是“在核實一下”。
149師師長金振鍾回憶說,當時50軍政委徐文烈給他打電話說:“老總(指彭總)發火了,說謊報軍情是要殺頭的。”
之後徐文烈派50軍軍部攝影記者胡寶玉,和時任一營教導員林家寶一起,在一個排戰士的保護下,重返戰鬥現場,對戰果進行現場拍照確認。當照片和核查過的戰果再次上報後,志司立即發來了嘉獎電並通報全軍。
皇家坦克營的覆滅,在英國上下也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反對出兵的議員批評議會“不應該讓我們計程車兵到朝鮮為美國賣命”;支援出兵的議員也連連譴責美國“光顧自己逃跑,拋棄了朋友”。
這次對英國皇家重坦克營的殲滅戰,以我軍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建制殲滅敵坦克部隊的光輝戰績,而永存史冊。
文章整理不易,歡迎關注狼君。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想讓更多人瞭解這些歷史知識和故事,請把它推薦給更多人吧。
本文章為狼君子見原創,未經授權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抄襲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