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濃濃的年味兒還未散盡。聽說今年水稻種植訂單簽訂工作開始啟動,前郭灌區國營紅光農場七分場職工邰炳華便坐不住了。
“去年,我承包的7公頃土地全部種了優質品種‘吉粳830’,收入了23萬元。”邰炳華滿臉笑意,56歲的他種了30多年水稻。
讓這個種田“老把式”想不到的是,10年前,松原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的落戶,改變了他們沿襲已久的種植方式,給當地農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收入提高了,訂單種植,科學管理,企業在秋收時高價收購水稻;銷售渠道更廣了,品質卓越的大米賣到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實現從“好米”到“名米”的華麗轉身……
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緊緊牽住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近年來,松糧集團始終堅持“以糧帶種、以種優糧”的發展理念,組建吉林省松糧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與省農科院開展深度合作。
吉林省松糧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會議室裡,擠滿了前來簽訂水稻種植訂單合同的農民。
“以往這個時候,大家都在觀望,我們去年和農戶簽訂的‘吉粳830’水稻品種的訂單,每公頃產量在2萬斤以上,比常規品種增收3000元。”企業負責人介紹,僅僅兩天企業就簽訂了900多公頃的訂單。
農以種為先。農民種稻積極性提高的背後,離不開新優品種的有力支撐。
為實現吉林大米品牌發展邁上新臺階,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東北中部水稻育種團隊確立了選育高產高抗“圓粒香型”優質食味粳稻品種的育種目標,經過多年攻關,最終選育出粳稻新品種“吉粳830”。
據“吉粳830”的第一育成人嚴永峰介紹,“吉粳830”綜合性狀優秀,特別是碾米品質和食味品質這兩項要素遙遙領先,榮獲吉林省第九屆優質食味水稻品種鑑評第一名; 在第八次全國優良食味粳稻品評中榮獲特等獎;在“第二屆國際米食味品鑑大會中國區總決賽”中榮獲金獎。
2020年,松糧集團以202萬元的價格買斷該品種生產經營權,2021年在全省佈局65個點開始大面積推廣。因其高產、優質、高抗、廣適等優良特性,各大稻區均表現優異。
一項成果,帶動一個產業。農業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和優勢互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推動農業提質增效,也為農民增產增收注入綿綿不絕的動力。
邰炳華穿過人群,拿起合同,心裡盤算著今年的種稻“錢景”。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