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 微
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海飼料”)深耕特種水產飼料領域,主要從事水產飼料研發、生產及銷售,並以蝦料、海水魚料等特種水產飼料為主,旗下擁有粵海牌、粵佳牌、海佳牌、海榮牌、海軒牌等多個知名品牌。
在整個行業不斷成熟、二八效應顯現且在成功登陸A股的大背景下,粵海飼料這樣擁有豐富經驗的企業能夠憑藉自己的實力取得更大的成績。
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力
粵海飼料專注於水產飼料20多年,作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其對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應用相當看重,而這種自主創新的能力已經成為其核心競爭力。
粵海飼料採用產學研一體化的模式,持續推動配方改良以及新技術在水產飼料領域的應用。其不僅建有廣東省院士工作站、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福建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水產動物飼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水產飼料(江門粵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水產飼料(中山粵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還擁有多箇中試基地、養殖示範基地、水產動物病害檢測中心,為公司產品的技術開發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同時,粵海飼料還自建淡水、低鹽度海水以及海水養殖三種模式的小試、中試實驗系統進行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技術引數研究。透過大量動物養殖實驗,進行配方改良以及新技術的應用,研發不同水產養殖動物各生長階段的高效配合飼料,不斷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動物生長,增強免疫力,形成了一系列水產飼料高新技術產品。據瞭解,粵海飼料的技術團隊日常工作分為研發、內控和市場三部分。其每年會針對各個海特魚料品種進行了大量的研發試驗,包括小試試驗和中試試驗,透過嚴格的對比,嚴謹的分析,重複的驗證來選擇最優價效比的原料和技術方案,創新技術,最佳化配方,為養殖戶帶來最低成本和最高收益。粵海飼料目前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原料可消化營養指標資料庫,各種魚類各階段營養需求資料庫,飼料營養指標資料庫等。
除此之外,粵海飼料還與中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南海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
在人才、技術方面的投入使得粵海飼料在科研方面碩果累累。截至目前,其擁有發明專利31項,實用新型專利200項,外觀設計7項,其在技術與研發方面的優勢是在水產飼料行業保持優勢競爭地位的核心保障。
高效完善的運營體系
雄厚的研發實力以及深厚的行業經驗讓粵海飼料在產品方面表現得一專多能。在公司設立之初,粵海飼料就開始經營蝦料。後來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以及技術的革新,其從2006年開始發展海水魚料,進入海鱸魚、金鯧魚等細分品種市場,並率先推出海鱸魚專用飼料及金鯧魚專用飼料,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服務得到養殖戶的認可。截至目前,其主要產品包括以蝦料、海鱸魚料、金鯧魚料、大黃魚料、石斑魚料、黃顙魚料、烏鱧料、加州鱸魚料等為代表的特種水產飼料,以及以草魚料、羅非魚料等為代表的普通水產飼料。此外,粵海飼料還採用差異化產品策略,針對水產品持續進行飼料品種細分和創新,不斷推出系列新品,滿足終端市場的需求。
粵海飼料研發部門工作人員曾坦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其體系力,也是粵海飼料圍繞打造高性價比飼料產品,為客戶提供配套和服務的能力。他認為,“粵海飼料產品最大的特點是,質量穩定如一,為客戶帶來更低的養殖成本和更高的收益。粵海飼料突出階段性關鍵指標優勢,例如養殖過程中吃料多、長速快、規格大是主要指標,粵海要體現優勢;養殖結果要料比低、體型好、體色好,粵海要體現優勢;特定階段要求成本低、成活率高,粵海在這些階段也要體現相應優勢。”
有了價效比高且品類繁多的產品還不夠,要能夠把這些產品銷售到終端客戶才行。在營銷網路方面,粵海飼料採用“服務營銷”模式,堅持“駐港服務”和“塘頭服務”的營銷理念,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湖北、江蘇等全國重點養殖區域建立了生產基地和銷售網路佈局。同時,粵海飼料還打造專業化的技術營銷隊伍,在各大銷售區域均設立技術服務站,配備技術專員,為公司客戶和終端養殖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支援,透過高頻次實地走訪、基層養殖技術培訓會、一對一指導等形式實現技術支援的落地,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客戶和終端養殖戶服務體系。
募資擴產正當時
招股書內容顯示,2020年粵海飼料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9274.18萬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資產總額為370278.29萬元,淨資產為211046.81萬元,負債總額為159231.48萬元,其中有息負債66089.62萬元,資產負債率為43.00%,同時公司擁有尚未使用的銀行授信合計83989.63萬元,這表明公司財務狀況較好,風險較低。
同時,2020年粵海飼料水產飼料的實際產能合計1195200噸,同年公司水產飼料的產量為976734.03噸,實現銷售970896.28噸,實際產能利用率已達81.72%,這表明公司具有管理較大規模資產及投資專案的經驗和能力。
本次IPO,粵海飼料募集資金投資專案將新增水產配合飼料實際產能37萬噸/年,新增產能佔公司現有產能的比例為30.96%,募集資金投資專案和投資金額與公司的現有經營規模相適應。募集資金投資專案建成之後,公司將進一步突破現有產能瓶頸,提高生產效率,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為公司現有產品和未來新產品的上市提供可靠的生產保障。
我國的水產飼料行業在經歷了30多年高速增長後,已經進入了產業化、規模化、集團化的發展階段,行業兼併整合的速度加快,大批規模小、實力薄弱、技術落後的企業被市場淘汰,企業數量逐年減少。這種行業格局對於粵海飼料這樣的企業而言非常有利,其可以利用在規模、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分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提升自身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粵海飼料選擇在這個時候上市,也的確能夠助力其更好地發展。
未來,粵海飼料將繼續貫徹“貼近市場、輻射周邊”的生產基地佈局策略,一方面擴大現有生產基地的生產產能,鞏固公司產品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地區的優勢;另一方面積極利用募集資金投資專案及自有資金填補海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國內地區的生產基地空白;同時公司將在考慮新冠疫情影響的基礎上,根據全球經濟生活秩序恢復情況,適時在越南等國外水產養殖發達地區建立生產基地,逐步完善公司在全國的生產基地佈局並向海外拓展,擴大公司的銷售區域和品牌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