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畫廊 | 克勞德·莫奈,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信念不同的人,人生也不同。
答案各式各樣,但是大多數人都說對自己感到不是很滿意。
對自己不滿意的結果,是自卑、焦慮,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也不知道該怎樣去愛自己。
從前,我們把“自戀”當作一個貶義詞,認為只有做到什麼樣的成績、達到特定的標準,才有資格相信自己、喜歡自己。
很多人把這些成績和標準當成了自己的價值。
做得好,就自信;做不到,就自卑。
一位網友說,自己曾經是一個自我價值感很低、自卑敏感的人。學習心理學之後,他開始思考,為什麼自己會沒有自信呢?
他發現,自己是在“學習好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聰明的孩子才是有價值的人”這一觀念的灌輸下長大的。
他的父親在一家大型建築公司工作,對於父親來說,頭腦聰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算考試得了99分,那也不是滿分,毫無價值;如果拿不到班級第一名的話,也毫無意義。
在這種教育環境裡,他始終被恐懼支配著。
研究顯示,幼年時期的心理創傷和消極的人生劇本,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信念和選擇。
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情緒反應,就來自內心的信念。
所謂自我肯定感,就是類似於“我很重要” “我有存在的價值”這樣的積極心理感受。
對自己充滿信心,能夠全方位地肯定自己,無論何時、無論何事,都能夠從容應對。
要嘗試改變思維模式,去發現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執念。
寫出讓你感到苦惱的場面和狀況,比如“我是個膽小鬼,總是戰戰兢兢,沒有自信”。
然後問問自己,“真的像你寫的那樣嗎?” “你能斷言絕對是你寫的那樣嗎?”
努力讓負面的執念向正面轉化。憧憬自己想要的生活,積極樂觀、自信開朗,遊刃有餘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這樣的未來,你感覺到心情如何?理想中的自己是怎樣的?你會對未來的自己叮囑些什麼?
“你很棒,即使生活艱難,也始終是個善良、勤懇的人,要相信自己值得擁有你想要的一切……”
伴隨自我肯定感的不斷提升,你的生活也會迎來變化。
提升自我肯定感、改寫信念的關鍵,就在於重新給大腦“程式設計”。透過不斷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大腦形成積極自信的模式。
有人說:“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靠擁有權力、名譽、金錢、機會、工作和戀人等表面的有價值的事物獲得的自信,並不是真正的自信。
真正的自信,是全面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以及能夠愛自己。
很多人既渴望變好,又害怕自己不值得。
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可以做那麼多事情,而且會覺得變優秀是一件非常有壓力的事情。
你原本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當你相信自己值得世間一切美好,所有的美好都會靠近。
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強化自己珍貴的價值,活出你與生俱來自帶的豐盛與富足!
點亮“在看”,相信自己值得一切美好!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下載新華社客戶端。)
作者:洞見Autumn 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監審:於衛亞
監製:週年鈞、吳煒玲
編輯:李昂、周喆、張歡
美術設計:趙丹陽
實習生:宋書扉、張星冉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影片部
做自己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