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能量是我們看不見的,但這些能量在無形中被浪費掉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之前的文章咱們講過,利用人體熱量去供暖和照明的發明,今天被浪費掉的熱量是燃氣灶的餘熱。小學生看到家裡的燃氣灶白白被流失掉覺得很可惜,於是就發明了重新利用的裝置。
第一個小學生髮明的是利用燃氣灶餘熱轉換成電能,進行發電。
這個就是燃氣灶餘熱發電裝置,這個裝置是在燃氣灶上放置一個鐵框圍起來的,這個鐵框製作成八邊形,用來蓋在燃氣灶上。這個鐵框內注入了導電矽膠,矽膠有不導電和導電的,這裡使用的是導電矽膠,為了增加裝置的導電性,因為裝置安裝了4塊溫差電池,利用燃氣灶餘熱和室外空氣的溫度差轉換為電能,溫差電池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過,具體可以看之前人體熱量發電照明的文章。
這個裝置透過在這個鐵框的四周分別安裝溫差電池,全面吸收熱量,轉換電能,將轉換的電能,收集到左邊的蓄電池中,這樣我們就完成了燃氣灶餘熱的二次吸收利用。將燃氣灶餘熱轉換的電能可以用於家裡一些電器的使用,省電省錢,節能環保。
我們生活中使用燃氣灶,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但產生的熱量大,我們浪費的熱量也大,這一裝置就是小學生覺得這些熱量浪費掉太可惜的,想辦法將他們重新利用起來,節能環保的好發明。
下一個發明也是一個小學生,他的想法不是將餘熱收集去發電,而是用這些餘熱加熱熱水,這樣燒水做飯兩不誤,炒菜的時候想用熱水隨時可以使用。
這個發明是在燃氣灶上放置了銅管盤管作為加熱裝置,當自來水從進水管進入,並輸送到安裝在燃氣灶上的加熱裝置時,當燃氣灶炒菜的時候,會散發很多熱量,而這個熱量可以將銅管加熱,銅管的導熱性可以將自來水加熱,這樣就實現了燃氣的餘熱利用,同時加熱後的自來水,設定了存水裝置,熱水就可以儲存下來,在進行煮飯炒菜時,如果需要熱水,可以將熱水從存水裝置中利用設定的水泵加入到鍋具中。這樣如果需要熱水就不需要重新燒一鍋水了,可以直接使用,減少了熱量的流失,也減少了燃氣的浪費。
如果做菜的時候發現沒有燒開水,還要等待燒開水的時間,這樣的裝置就沒有這個等待時間,所以也減少了飯菜的營養流失。同時做完飯,你想喝熱水,去這個燃氣灶上設定的水泵去取水就好了,既節能又環保。
小學生的發明已經獲得國家專利,將生活中被浪費的熱量,重新利用,重新發揮這些能量的價值,節能環保,為他們點贊。